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遗传性抗凝血缺陷症患者及其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应用PCR扩增抗凝血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分析,寻找基因变异位点并排除基因多态性。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utation taster)预测变异的致病概率。结果先证者与其父亲各凝血指标正常,而抗凝血活性及抗原含量明显下降,分别是34%、48%和12.97 mg/dL、15.60 mg/dL;母亲均正常。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及父亲AT基因存在g.2736dupT杂合变异。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该变异为致病性变异。结论该家系先证者及其父亲是AT g.2736dupT变异所致的Ⅰ型遗传性抗凝血缺陷症,该变异为尚未报道过的新变异。

  • 标签: 抗凝血酶 AT基因 基因变异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凝血Ⅲ活性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生存情况、发生出血和血栓的相关性,探讨抗凝血Ⅲ活性对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1日于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的130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入院时肝功能指标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观察患者90 d生存情况。监测入院时和入院后2、4、8周的抗凝血Ⅲ活性值,记录患者粪便隐血和股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情况的风险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入院后观察90 d,130例患者中死亡56例,20例(15.38%)出现粪便隐血阳性,15例(11.54%)有股静脉血栓。死亡组患者的基线抗凝血Ⅲ活性为(17.89±13.68)%,低于生存组的(36.03±1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45,P<0.01)。粪便隐血阳性患者和粪便隐血阴性患者的基线抗凝血Ⅲ活性分别为(18.26±11.52)%和(25.06±10.97)%;有股静脉血栓患者和无血栓形成患者的基线抗凝血Ⅲ活性分别为(17.55±10.33)%和(32.48±11.8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46、8.090,均P<0.01)。动态监测患者抗凝血Ⅲ活性发现,死亡组患者抗凝血Ⅲ活性呈下降趋势,生存组患者呈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82、0.401,均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INR[比值比(odds ratio,OR)=1.364, 95%CI 1.078~1.726,P=0.010]和基线抗凝血Ⅲ活性(OR=0.930, 95%CI 0.906~0.954,P<0.01)是影响ACLF患者90 d生存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抗凝血Ⅲ活性预测患者90 d生存结局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6(95%CI 0.773~0.952,P<0.01),临界值为25%。抗凝血Ⅲ活性≥25%的患者累积生存率高于抗凝血Ⅲ活性<25%的患者(χ2=58.20,P<0.01)。结论抗凝血Ⅲ活性可能与患者发生粪便隐血阳性和股静脉血栓有关。抗凝血Ⅲ活性是预测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当抗凝血Ⅲ活性<25%时,患者病死率较高。

  • 标签: 抗凝血酶Ⅲ,活性 肝功能衰竭,慢加急性 预后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凝血Ⅲ(AT-Ⅲ)水平与评估非瓣膜性房颤人群血栓栓塞风险的CHA2DS2-VASc评分间的关系,探讨AT-Ⅲ在非瓣膜性房颤人群血栓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诊断为非瓣膜性房颤人群(观察组)和同期住院非房颤人群(对照组)的抗凝血Ⅲ (AT-Ⅲ)、蛋白S、蛋白C及血脂[包括脂蛋白(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根据CHA2DS2-VASc评分将非瓣膜性房颤人群分为2分以下的低中危组与2分及以上的高危组。用ROC分析AT-Ⅲ的诊断性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CHA2DS2-VASc评分的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206例,其中女性54例(26%),年龄(59.9±11.1)岁,对照组76例,女性19例(25%),年龄(59.3±9.8)岁,两组性别(χ²=0.043,P=0.836)、年龄(t=0.352,P=0.725)相匹配。观察组AT-Ⅲ活性[(98.68±11.37)%]明显低于对照组[(110.87±1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1,P<0.001)。非瓣膜性房颤人群中CHA2DS2-VASc评分高危组102例(49.5%),低中危组104例(50.5%),高危组AT-Ⅲ活性[(93.67±9.92)%]低于低中危组[(103.60±1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3,P<0.001)。高危组蛋白C[(94.34±26.61)%比(102.63±22.74)%]、TC[(4.09±1.02)mmol/L比(4.69±0.97)mmol/L]和LDL-C[(2.18±0.83)mmol/L比(2.74±0.88)mmol/L]水平均低于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瓣膜性房颤人群血栓风险筛查的AT-Ⅲ预警界值为96.5%,ROC曲线下面积为0.746(95%CI:0.681~0.81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44.339,95%CI:15.207~129.276)越大,AT-Ⅲ(OR=7.282,95%CI:3.098~17.117)、TC(OR=4.349,95%CI:1.739~10.875)水平越低,非瓣膜性房颤人群CHA2DS2-VASc评分越高,P均<0.05。结论高龄、低AT-Ⅲ活性水平、低TC水平与CHA2DS2-VASc评分正相关,对评估非瓣膜性房颤者血栓发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房颤 抗凝血酶 CHA2DS2-VASc评分 血栓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个遗传性抗凝血(AT)与凝血因子Ⅶ(FⅦ)联合缺陷症家系进行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分析,探讨AT基因和F7基因突变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家系调查。收集2018年11月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液和临床资料(共3代16人),检测凝血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活性(AT:A)、抗凝血抗原(AT:Ag)、蛋白C活性(PC:A)、蛋白S活性(PS:A)、FⅦ活性(FⅦ:C)及FⅦ抗原(FⅦ:Ag)等指标以明确诊断。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用DNA直接测序法分析AT基因和F7基因全部外显子、侧翼及5′、3′非编码区,寻找基因异常位点,并通过克隆测序及反向测序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Ⅱ6)AT:A和AT:Ag明显下降,分别为46%和135 mg/L(参考范围为250~360 mg/L);其家庭部分成员(父亲Ⅰ2、小姑Ⅰ4、堂姐Ⅱ1、表姐Ⅱ3、小弟弟Ⅱ8、侄子Ⅲ3)AT:A和AT:Ag均降低至正常人的50%左右;其父亲(Ⅰ2)、小姑(Ⅰ4)、大弟弟(Ⅱ7)、小弟弟(Ⅱ8)、侄子(Ⅲ3)FⅦ:C分别为45%、50%、48%、47%和48%,而FⅦ:Ag正常。基因分析显示先证者(Ⅱ6)及其家庭部分成员(父亲Ⅰ2、小姑Ⅰ4、堂姐Ⅱ1、表姐Ⅱ3、小弟弟Ⅱ7、侄子Ⅲ3)AT基因5′非编码区存在rs3138521多态性;其父亲(Ⅰ2)、小姑(Ⅰ4)、大弟弟(Ⅱ7)、小弟弟(Ⅱ8)、侄子(Ⅲ3)均存在F7基因8号外显子c.1091G>A杂合错义突变,导致p.Arg304Gln。结论抗凝血凝血因子Ⅶ分别存在rs3138521多态性和c.1091G>A杂合错义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成员AT与FⅦ联合缺陷的分子机制。

  • 标签: 抗凝血酶缺陷症 凝血因子Ⅶ缺陷症 基因突变 临床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和非血栓疾病患者的抗凝血Ⅲ(ATⅢ)活性差异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52例及非血栓性疾病患者212例,收集各组的临床资料,测量所有患者的ATⅢ活性,比较两组间ATⅢ活性的差异。结果深静脉血栓组ATⅢ活性(IU/dL)为85.16±15.58,非血栓疾病组为87.92±19.09,两组AT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研究未发现深静脉血栓组及非血栓组ATⅢ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深静脉血栓患者测量ATⅢ活性可对抗凝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抗凝血酶Ⅲ 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血清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抗凝血-Ⅲ(AT-Ⅲ)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腹主动脉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54只,分为3组,(1)健康对照组:6只,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l,3 h后再次注射生理盐水5 ml。(2)脓毒症模型组:24只,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l,3 h后腹腔注射脂多糖2.5 mg制作脓毒症模型。(3)辛伐他汀干预组:24只,大鼠腹腔注射辛伐他汀5 ml,3 h后腹腔注射脂多糖2.5 mg制作脓毒症模型。3组大鼠于1 h、3 h、6 h、12 h时取血测vWF、TM、PAF、AT-Ⅲ。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大鼠腹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形态及凋亡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脓毒症模型组1 h、3 h、6 h、12 h大鼠血清vWF[1 h:(68.3±4.8)ng/ml;3 h:(59.2±5.1)ng/ml;6 h:(74.2±20.1)ng/ml;12 h:(53.5±4.0)ng/ml]、TM[1 h:(1.4±0.3)ng/ml;3 h:(1.6±0.4)ng/ml;6 h:(2.8±0.9)ng/ml;12 h:(1.4±0.5)ng/ml]、PAF[(29.1±6.5)pg/ml;3 h:(28.6±1.5)pg/ml;6 h:(28.7±2.7)pg/ml;12 h:(18.2±4.1)pg/ml]、AT-Ⅲ[(262.2±38.1)mg/L;3 h:(233.0±70.4)μg/ml;6 h:(218.7±54.7)μg/ml;12 h:(162.2±37.2)μg/ml]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同时间点的脓毒症模型组比,辛伐他汀干预组1 h、3 h、6 h、12 h的PAF水平[1 h:(15.6±2.5)pg/ml;3 h:(10.4±5.3)pg/ml;6 h:(9.3±1.4)pg/ml;12 h:(11.0±2.7)pg/ml],6 h的TM水平[(1.6±0.9)ng/ml],1 h、6 h、12 h的AT-III水平[1 h:(190.3±29.2)μg/ml;6 h:(104.4±33.6)μg/ml;12 h:(73.6±39.0)μg/ml]均明显降低(P<0.05)。电镜下可见脓毒症模型组大鼠腹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细胞内空泡化,细胞膜模糊甚至破裂、微绒毛化,核染色质边聚。辛伐他汀干预组大鼠腹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明显减轻,细胞膜清晰,细胞器空泡化减少,少量细胞器。结论脓毒症时毒素及过度激活的炎性因子损伤血管内皮,大量vWF、TM、PAF、AT-Ⅲ释放入血进而引起早期的高凝状态;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明显降低脓毒症时血vWF、TM、PAF、AT-Ⅲ水平,可改善脓毒症的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功能紊乱。

  • 标签: 脓毒症 辛伐他汀 内皮,血管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肺动脉假性动脉瘤(PAP)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通常与感染、介入性手术、肺部肿瘤、胸部创伤等有关。PAP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咯血和气促,也可能伴有窒息和低血容量性休克。肺部增强CT和肺血管造影有助于明确诊断。尽管治疗方法囊括从观察等待到栓塞和手术干预,由于缺乏对照研究,PAP没有金标准的治疗手段。本文介绍经皮注射凝血治疗肺假性动脉瘤1例,患者术后11个月生活状态良好。

  • 标签: 动脉瘤,假性 超声检查 凝血酶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将奥曲肽与凝血联合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2020年 8月期间我院就诊的 4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分组法,随机分成 20例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接受奥曲肽治疗,联合组接受奥曲肽联合凝血治疗。比较治疗期间,两组输血量及止血所需时长。 结果 单一组与联合组相比,输血量更多,止血所需时长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采用奥曲肽、凝血联合治疗能有效减少输血量,缩短止血时长,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凝血酶 奥曲肽 疗效
  • 简介:[摘要 ] 目的:通过 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其临床效果,探究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特点。 方法: 从来我 黄陂区血吸虫病防治所诊治的 2018 年 2 月— 2020 年 3月的肝硬化患病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 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40例:进行奥曲肽治疗,观察组 40例:进行奥曲肽 +凝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 结果: 观察组输血量为﹙ 211.33±34.21﹚mL低于对照组( t=68.342, P<0.05),静脉曲张消失率为 67.50%高于对照组( χ2=21.464, P<0.05),止血时间为﹙ 17.22±1.28﹚h低于对照组( t=23.042, P<0.05),住院时间为﹙ 4.46±1.14﹚d低于对照组( t=6.532, P<0.05),再出血率为 5.00%低于对照组( χ2=13.657, 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00%,高于对照组( 75.00%)( χ2=15.755, P<0.05)。 结论: 奥曲肽联合凝血可有效降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输血量、住院时间和止血时间,提高静脉曲张消失率,减少再出血事件,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是一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案。

  • 标签: [ ] 奥曲肽 凝血酶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曲肽联合凝血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60名从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在我院 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30)与对照组 (n=30)。对照组采用传统 的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凝血进行治疗,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消化道止血时间、输血量和临床有效率进行对比。 结果: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可知,试验组患者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消化道止血时间均短于对 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奥曲肽联合凝血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运用凝血联合奥曲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 7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抽取时间段介于 2019年 2月到 2019年 7月期间,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将患者按照 1:1比例分为观察组( n=39例)与对照组( n=39例),对照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运用单一奥曲肽治疗,观察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凝血联合奥曲肽治疗,两组患者观察指标为治疗有效率、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症状改善时间。 结果:观察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凝血联合奥曲肽治疗后输血量为(228.3±53.1)ml、止血时间 (19.8±3.6)h,对照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单一奥曲肽治疗及输血量为 (406.3±47.6)ml、止血时间 (30.4±4.2)h,观察组患者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 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凝血联合奥曲肽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缩短出血时间,对疾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凝血酶联合奥曲肽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行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71例。根据假性动脉瘤瘤颈形态分成两组:其中瘘管型55例,裂隙型16例。分别测量并记录瘤腔最大径线、瘤颈直径。两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根据瘤颈形态采用不同注药方法),首次治疗及复发后二次治疗均采用常规注药方法,对于2例裂隙型二次复发患者,第三次注药时采用交叉注射、向瘤颈逐渐推进的方法,并在瘤腔内血流信号消失后适当延长加压时间。术后24 h、1周复查超声,观察瘤腔内血流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55例瘘管型假性动脉瘤患者中54例一次注药成功,1例术后24 h复查超声发现复发,第二次注药成功;16例裂隙型假性动脉瘤患者中10例一次注药成功,6例术后24 h复查超声发现复发,4例第二次注药成功,2例第三次注药成功。瘘管型假性动脉瘤的复发与瘤颈直径大小无相关性(rs=0.103,P=0.455),而裂隙型假性动脉瘤的复发与瘤颈直径大小密切相关(rs=0.870,P<0.001)。最终所有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治愈率100%。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临床疗效显著,但术前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瘤颈形态、测量瘤颈直径,以便采用合理有效的注药方法,提高首次治疗成功率,减少复发。

  • 标签: 超声引导 假性动脉瘤 凝血酶 瘤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病人应用奥曲肽联合凝血方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 2018.9月 -2019年 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8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42)、研究组( n=42)。对照组给予单独奥曲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联合凝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止血效果以及止血 48小时内再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止血有效率、止血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再出血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消化道出血病人应用奥曲肽联合凝血治疗可改善出血症状,提高止血有效率,值得临床推荐和使用。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奥曲肽 凝血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凝血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以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血吸虫性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34~62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 43)和观察组(n = 43)。两组患者均静滴20 U垂体后叶素(滴速为0.4 U/min),治疗24 h后改为半量维持,控制出血后24 h停止静滴;0.1 mg奥曲肽静脉推注,以25 μ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控制出血后继续泵入2~3 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10 U/ml凝血胃管灌注,间隔4 h实施1次,持续3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止血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比较治疗3 d后两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40/43)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33/43,P < 0.05),止血时间、输血量及再出血率[(19.25 ± 3.28)h、(214.58 ± 42.45)ml、6.98%(3/43)]显著低于对照组[(27.47 ± 3.93)h、(394.66 ± 67.52)ml、27.91%(12/43),P均< 0.05]。治疗3 d后,观察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276.68 ± 54.36)、(552.49 ± 67.83)ml/min]显著低于对照组[(307.52 ± 59.67)、(598.53 ± 73.28)ml/min,P均< 0.05];血清TBil、AST及ALT水平[(42.96 ± 8.44)μmol/L,(36.47 ± 6.53)、(31.74 ± 6.39)U/L]显著低于对照组[(73.36 ± 9.67)μmol/L,(54.25 ± 8.74)、(50.28 ± 9.26)U/L,P均<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28%,7/43)显著低于对照组(37.21%,16/43,P < 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凝血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出血,改善患者门静脉、脾静脉血流情况和肝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奥曲肽 凝血酶 血吸虫性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泮托拉唑联合内镜喷洒凝血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接收治疗的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 68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 34例,对照组采取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采取泮托拉唑联合内镜喷洒凝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疼痛情况、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疼痛情况较对照组轻,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泮托拉唑联合内镜喷洒凝血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存在广泛推广价值。

  • 标签: 泮托拉唑 内镜喷洒凝血酶 上消化道溃疡出血 治疗效果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奥曲肽联合凝血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间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对比,一组命名为对照组,接受奥曲肽进行治疗,另一组命名为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凝血进行治疗,并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带来的不同效果。结果 从输血量、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对比,结果均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从治疗后的血液指标(白细胞计数除外)以及肝脏指标(谷丙转氨酶除外)上看,对比结果(p

  • 标签: 奥曲肽 凝血酶 联合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艾司奥美拉唑与奥曲肽联合凝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5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间: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展开分组,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均包含26例患者,对照组:应用艾司奥美拉唑,观察组:应用艾司奥美拉唑与奥曲肽联合凝血。比较两个小组止血效果、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止血效果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个小组存在差异(P<0.05);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比观察组差,两个小组存在差异(P<0.05);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比较优异,(P<0.05)。结论: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艾司奥美拉唑与奥曲肽联合凝血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 标签: 艾司奥美拉唑 奥曲肽 凝血酶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