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血清β一内啡肽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酒依赖患者β一内啡肽浓度并与3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酒依赖患者治疗前的β一内啡肽水平显著升高(P<0.001),治疗后24小时β一内啡肽水平明显下降(P<0.001)。结论长期饮酒导致β一内啡肽释放处于较高水平。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对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43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于诱导后,应用微量输液泵持续恒速静注芬太尼,直到手术完毕后停用。43例按不同芬太尼剂量分为3组:A组2.5μg/(kg·h),n=15;B组5μg/(kg·h),n-15,C组7.5μg/(kg·h),n=13。分别于诱导前,气管插管后、切皮后70min、术终4个时点各抽取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EP。用SPSS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与诱导前比较,A组β--EP于手术70min及术终有显著性升高(P<0.05)。与诱导前比较,B组β-EP于手术70min有显著性升高(P<0.05);术终有所回落,与诱导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组β-EP于手术70min及术终无显著性变化。三组β-EP于插管后均较诱导前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芬太尼7.5μg/(kg·h)组的血浆β-EP水平无显著性变化,提示能有效阻抑机体态激反应;芬太尼5μg/(kg·h)组术中β-EP水平升高,提示未能完全阻抑较强手术刺激所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但对一般性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仍产生阻抑作用;2.5μg/(kg·h)组的β-EP水平变化显著,提示不能有效阻抑机体应激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痴呆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老年痴呆患者,研究总例数100例,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0日-2016年5月10日之间,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实施免疫治疗)、对照组50例(进行空白对照),将两组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老年痴呆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浓度指标(360.31±96.21)ng/L和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老年痴呆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浓度指标(175.21±40.11)ng/L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降低老年痴呆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浓度,能显著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病情,从而保障老年患者健康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对癌痛患者β-内啡肽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40例癌痛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和疼痛药物组,疼痛药物组患者予以三阶梯止痛治疗,中医综合治疗组患者在疼痛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温阳化癥膏及针刺疗法,并比较两组患者β内啡肽水平和疼痛评分减少程度。结果中医综合组患者β内啡肽水平以及疼痛评分减少程度明显优于疼痛药物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痛患者在三阶梯止痛治疗基础上予以温阳化徵膏和针灸等中医综合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其可能机制为通过抑制升高β内啡肽含量来减轻癌痛。
简介:目的探讨纳洛酮对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血β-内啡肽(β-erdorphin,β-EP)和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影响。方法对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的100例患者按手术次序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例术后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加用纳洛酮。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血β-EP和ET。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即刻血βEP、ET值均较术前有所上升,两组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血β-EP、ET均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快,术后第二天即接近术前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早期大剂量应用纳洛酮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血β-EP、ET的值,从而减轻了由于内源性阿片肽及ET异常升高所致的继发性脑损害。
简介:目的观察β内啡肽和μ型-阿片受体(MOR)在深Ⅱ度烫伤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烫伤组(30只)。烫伤组大鼠被造成5%TBSA深Ⅱ度烫伤,对照组仅模拟烫伤。于伤后即刻及伤后3、7、14、21d取创面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B内啡肽和MOR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大鼠皮肤组织内β内啡肽和MOR主要分布于表皮、真皮交界的周围神经纤维、表皮的角质形成细胞、真皮的成纤维细胞中,强度较弱。伤后3d,烫伤组B内啡肽表达达峰值(196±16,P<0.01),在皮肤全层均有表达;MOR集中表达在基底层和基底上的角质形成细胞。伤后7、14d烫伤组B内啡肽仍大量表达。伤后7d,烫伤组MOR的表达进一步增强,胶原排列紊乱;14d时部分创面再上皮化,MOR表达达高峰(306±23,P<0.01)。伤后21d,烫伤组创面完全再上皮化,周围神经末梢接近并抵达表皮、真皮交界,胶原排列较整齐,β内啡肽的表达(31±24)与对照组(30±18)接近;但MOR的表达(56±16)仍然高于对照组(28±15)。结论烫伤后β内啡肽和MOR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这种变化可能影响了创面愈合。
简介:目的探究枸橼酸咖啡因在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126例早产呼吸暂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枸橼酸咖啡因组(简称枸橼酸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儿行氨茶碱和纳洛酮治疗,枸橼酸组行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结果枸橼酸组有效率为73.02%,对照组为66.67%,枸橼酸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枸橼酸组药物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且其呼吸暂停次数和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aO_2)、血氧分压(Pa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枸橼酸组β-内啡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枸橼酸组总体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治疗,枸橼酸咖啡因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联合达菲林治疗对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ADM)患者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选取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08例A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54)与单用组(n=54)。单用组患者予以LNG-IUS治疗,联合组患者予以LNG-IUS联合达菲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联合组与单用组比较,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明显更小,月经量明显更少,痛经评分、血清PGF2α水平及不良反应率明显更低,血清PGE2、β-EP水平明显更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