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复杂多变、病程长、易复发。笔者通过收集20例狼疮患者的病情资料,以及对3例居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边的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及护理,总结了在病情观察方面应以体温、肾病症状为重点,护理方面应重视用药观察及全面系统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并做好出院指导,以防疾病复发。SLE是一种全身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急性暴发性和隐匿性,病情复杂多变,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全面系统护理极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简介:系统性红斑锒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991以来笔者共收治4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中男4例,女36例,男女比例为1:9;最小年龄为12y,最大年龄61y,平均31.8±10.34y(20y以下者7例,21~30y11例,31~40y16例,大于41y者6例;12~40y共34例占85%,40y以上者6例占15%);病程最短者1个mo,最长者20a。2临床表现发热32例(占80%),乏力20例(占50%),颜面红斑15例(占38%),脱发14例(占35%),皮疹27例(占68%),关节痛34例(占85%),雷诺现象16例(占40%),光过敏7例(占18%),贫血24例
简介:目的:加深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对30例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特点及初诊误诊原因.结果:SLE形式多样,急缓轻重不一,非典型病例多见.30例中初诊误诊为急性肾炎1例,急进性肾炎2例,慢性肾炎4例,肾病综合征(NS)8例,隐匿性肾炎1例,风湿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各2例,结核性胸膜炎、溶血性贫血、急性白血病、乙肝相关性肾炎、甲状腺炎、偏头痛各1例.结论:临床医生应对本病有足够的认识,详询病史,仔细体检,科学地进行临床思维.对NS、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难以解释的神经精神症状、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等,要注意排除本病.对可疑病例应及时作免疫学等有关检查.对未达诊断标准的轻症、非典型患者,应密切观察,定期复查.
简介:我们收集了近15年在我院及外院住院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例113例,从发病、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几方面对小儿SLE做一全面的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女性多见,男:女=1∶4.13。年龄5~14岁,以10岁以上多见(占81%)。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者12年。患儿起病急,首发症状各异,可以表现为发热(42.5%)、皮疹(13.3%)、淋巴结肿大(6.2%)、关节痛(15.9%)等全身症状,也可在病初即出现器官受累的症状.如头痛、抽搐(3.5%),尿少、浮肿(11.5%),腹痛、腹泻(4.4%)及出血点,瘀斑(2.7%)。临床
简介: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临床分型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实验室检查,归纳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分型.结果心肾不交型多见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降低,尿蛋白增高,左房增大,心动过速;热毒炽盛型多见白细胞增多,血红蛋白、血小板降低,心动过速;阴虚火旺型多见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降低,尿蛋白增高,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心脾两虚型多见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降低,尿蛋白增高,肝脾肿大,心动过缓,心率不齐;心火亢盛灼肺侮脾型多见白细胞增多,尿蛋白增高,血尿,心动过速,左房增大,心包积液,胸透胸片可见两肺纹理阴影增高;脾肾阳虚水寒射肺型多见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增多,尿蛋白增高、红细胞+,肝肿大,肺部感染;寒邪困脾伤肺型多见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降低,白细胞增多,尿蛋白增高、红细胞+,肝脾肿大,腹水,少量胸腔积液.结论采用西医理论可以解释中医分型,并能高效治疗并发症.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结核病的发生率、临床特征以及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研究分析了1995至2004年期间在我院随诊的915例SLE者中的42例并发结核病的患者,结核病的诊断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微生物学及组织学检查,并记录其受累器官、治疗药物以及疗效.结果42例患者中33例女性,9例男性,年龄16~52岁(平均28岁),病程2月至6年(平均26月),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42例)、咳嗽(25例)、骨关节痛(15例)、淋巴结肿大(8例)和头痛(4例).受累器官包括肺32例(76.2%),肺外结核者18例(42.9%),其中结核性脑膜炎6例、骨关节结核4例、结核性腹膜炎2例和淋巴结结核6例.单器官受累者34例,其中一例经经验性治疗后好转,多器官受累者8例.仅4例患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其阳性率9.5%.全部患者在诊断结核病前均经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治疗.41例患者经联合抗痨治疗(INH+Rif+Eth或+Pyra),仅1例经INH+Rif+Eth治疗1月后改左氧氟沙星治疗2年,39例抗痨治疗后痊愈.结论SLE患者结核病以及肺外结核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强的松使用可能与结核病的发生相关.早期诊断较困难,抗痨治疗有效.
简介:摘要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横贯性脊髓炎。患者女,25岁。面部皮疹1月余,突然出现上胸部痛觉过敏、双下肢失控、谵妄状态、小便失禁。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环磷酰胺等治疗有效。
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累及是SLE的两个主要临床特征.SLE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评估SLE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已日益成为共识.因羟氯喹有抗光敏及稳定溶酶体膜的作用而用于SLE治疗,其不仅对SLE皮损及关节症状有效,还能提高整体疗效,减少皮质激素用量,并可在SLE病情控制,激素减量或停用时作维持用药[1].羟氯喹治疗儿童SLE报道甚少,现将我院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期间泼尼松联合羟氯喹治疗7例轻型儿童SLE情况报告如下.
简介:1资料与方法本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0例均为住院病例,均为用过西药或中成药治疗,效果不佳者。男4例,女16例。平均年龄28岁(18~54)岁,病程4个月~8年。中医辨证分型:肺部郁热证:4例。面颊弥漫红斑,发热、咳嗽,小关节酸痛,口干喜饮,厌食,脉细数,舌质红,苔少或薄黄。脾肾阳虚证:9例。面色皖白少华,周身浮肿,以双下肢按之凹陷不容易复起,食少,腹胀,肢冷,小便短少;脉沉迟,舌质淡红,苔薄白。肝肾阴虚证:4例。肝区隐痛,口眼干燥,头晕目眩,烦热,失眠;舌质红嫩,苔少或光剥;脉细数或虚弱。阴血亏虚证:3例。低热颧潮红,头痛,乏力,失眠,皮肤暗紫,关节酸痛,口腔粘膜炎;舌质红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