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中心估计。2012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约为78.2万例.中国占50%。2015年我国肝癌的新发患者数估计为46万人.死亡人数为42万。二者均在所有肿瘤中排第三位[2]。局部区域治疗失败是肝癌患者的常见死因。因此局部区域治疗技术的改进.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生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早期的肿瘤可以用可治愈的方法治疗,局部晚期肿瘤主要治疗目的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延长生存率。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放射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 肝癌患者 局部区域治疗 晚期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细胞肝癌和肝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鉴别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1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无诱因乏力、腹胀、右上腹隐痛不适或黄疸,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肝细胞肝癌患者超声诊断率显著高于肝胆管细胞癌患者,肝细胞肝癌单发与多发差异并不明显,而胆管细胞癌主要以单发为主;肝细胞肝癌组合并甲胎蛋白升高、肝硬化以及HBsAg升高显著高于肝胆管细胞癌组,而肝胆管细胞癌组的化脓性感染与合并结石明显高于肝细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72%和77.78%。结论肝细胞肝癌和肝胆管细胞癌的超声诊断准确率高,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肝癌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肝胆管细胞癌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和饮食作息的变化,原发性肝癌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医疗领域当中,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自身的寿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为此,通过应用有效的诊断技术,可以对患者的肝细胞癌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对医疗工作提供较多的参考和指导。文章针对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肝细胞癌中的应用展开讨论,现做如下综述。

  • 标签: 磁共振 成像技术 肝细胞癌 应用
  • 简介: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唾液酸化LewisX(SLeX)和纤黏连蛋白(FN)表达及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染色EliVision~(TM)plus二步法对HCC组织140例、癌旁肝组织30例、正常肝组织10例进行SLeX和FN蛋白表达检测,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SLeX在HCC组织中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低分化、有转移和5年死亡患者阳性率显著高于高分化、无转移和5年生存患者;FN在HCC组织中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低分化、有转移和5年死亡患者阳性率显著低于高分化、无转移和5年生存患者。SLeX与FN表达呈显著负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HC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 标签: 肝细胞癌 SLEX FN 浸润 转移
  • 简介: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恶性肿瘤.CT灌注扫描和MR弥散成像是两种最常见的刻画肝细胞癌结构功能特征的成像方式.CT灌注扫描能够有效提供肝内肿块的血供特征,判定肝动脉和门脉系统供血的比例,反映肿块的良恶性.MR弥散成像通过对肿块内水分子弥散特征的刻画,反映肿块内细胞组织结构的紊乱程度,从而提示肿块的良恶性.通过对既往的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回顾发现,CT灌注扫描和MR弥散成像对肝细胞癌的发现、定性及治疗响应的评估均有重要价值.这些多参数成像方法对诊断和评估预后提供了更多信息.

  • 标签: 肝细胞癌 CT灌注成像 MR弥散成像 微结构 血供特征
  • 简介: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程短、进展快、病死率高,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失去了手术时机。介入治疗因具有微创、定位准确、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各种介入疗法因原理的差别而各有不足,因此多种介入疗法的综合运用将有助于发挥各种治疗方法的最大疗效,并提高肝癌患者的总体疗效。本文就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无水酒精注射这4种介入疗法及序贯综合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肝肿癌 微创介入治疗 序贯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肝癌患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份至2014年3月份我院122例行根治性手术的肝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数据,并进行定期回访。根据ROC曲线以NLR=2.84、PLR=138.9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LR≥2.84),高PLR组(PLR≥138.9),低NLR组(NLR<2.84),低PLR(PLR<138.9)组,高NLR+PLR组(NLR≥2.84、PLR≥138.9),低NLR+PLR组(NLR<2.84、PLR<138.9)和高NLR+低PLR组(NLR≥2.84,PLR<138.9),低NLR+高PLR组(NLR<2.84、PLR≥138.9)。Logrank单因素分析八组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与无瘤生存期的关系,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导入Cox回归模型行风险分析。结果122例患者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10.2%。高NLR+PLR组55例,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3.5%。低NLR+低PLR组20例,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22.9%。两组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NLR≥2.84、PLR≥138.9、肿瘤>5cm、血管侵犯、AFP≥200ng/ml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这六个因素为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肝细胞癌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Pim-2基因异位过表达与肝细胞性肝癌的关系。方法:将转染Pim-2基因质粒(转染组)、对照空质粒(空质粒组)转染张氏肝细胞,并设未转染组,通过MTT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Millicell小室细胞迁移实验、RT-PCR、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及裸鼠体内接种成瘤等方法检测肝细胞在体内外增殖的变化,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细胞形态。结果:(1)转染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接种48、72、96、120h的平均OD值、细胞凋亡率、细胞迁移的平均细胞数与空质粒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质粒组与未转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转染组细胞Pim-2mRNA表达明显高于空质粒组、未转染组;转染组细胞胞质、胞核均有Pim-2蛋白表达,空质粒组、未转染组表达转弱;(3)3组细胞接种裸鼠后,成瘤组织光学显微镜及TEM均见明确肿瘤细胞形态改变。结论:Pim-2基因能够诱导张氏肝细胞恶性转变,造成细胞在形态、生长、增殖、凋亡及迁移能力的改变。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PIM-2 张氏肝细胞 裸鼠
  • 简介:目的探讨替吉奥辅助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64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及观察组(n=36)。对照组患者给予索拉非尼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替吉奥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患者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28.6%,疾病控制率为46.4%,均低于观察组的58.3%及72.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及疾病平均进展时间为(8.7±2.4)个月及(6.5±1.7)个月,短于观察组的(12.8±2.2)个月及(10.6±1.4)个月,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同类型毒性反应Ⅰ级及Ⅱ级毒性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辅助索拉非尼治疗肝功能Child-PughA级HCC患者疗效较好,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控制病情发展情况,且不会显著增加患者药物毒性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替吉奥 索拉非尼 肝癌 肝功能Child-Pugh A分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血清GP73和AFP检测对肝细胞癌(HCC)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56例HCC、36例肝硬化、50例慢性肝炎和60健康人血清AFP水平,同时用ELISA法测定他们血清中GP73水平。结果HCC患者血清GP73和AFP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慢性肝炎和健康人群(P<0.05)。血清GP73对HCC的灵敏度(SEN)、特异性(SPE)和准确度分别为75.0%、82.9%和80.7%。血清AFP对HCC的SEN、SPE和准确度分别为58.9%、85.6%和78.2%。血清GP73+AFP联合并联试验对HCC的SEN、SPE和准确度分别为85.7%、80.8%和82.2%。GP73和AF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和0.826。结论血清GP73对HCC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准确性。GP73和AFP联合并联试验可提高对HCC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性。

  • 标签: 肝细胞癌 高尔基体蛋白73 甲胎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肝细胞癌的诊断中血浆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肝细胞癌患者,设其为研究组;择取同期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与酒精性肝炎患者,设其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进行PIVKA-Ⅱ与甲胎蛋白(AFP)检测并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PIVKA-Ⅱ阳性率与AF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了AFP,PIVKA-Ⅱ也可以用于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其临床价值非常显著。

  • 标签: 肝细胞癌 血浆异常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胆汁瘤发病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入院行TACE手术治疗的原发性HCC48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TACE术后胆汁瘤的发病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84.0%胆汁瘤发生时间为TACE术后28—90d,有28.0%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黄疸、恶心、寒战、肝区疼痛。出现临床症状者瘤体直径大于无临床症状者(P〈0.05)。胆道扩张、有TACE治疗前肝切除史、非超选择性插管以及使用PVA颗粒为TACE术后胆汁瘤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胆汁瘤出现临床症状时,需积极对症治疗,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给予合理预防措施。

  • 标签: 肝细胞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术后胆汁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烟雾病患者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3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22例烟雾病患者和同期体检中心30例健康体检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烟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烟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空腹血清HGF的表达。结果烟雾病组患者血清HGF浓度为(1108.320±290.811)pg/mL,健康对照组血清HGF浓度为(720.496±112.579)pg/mL,烟雾病组HGF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5,P<0.05)。结论HGF可能作为一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在烟雾病的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肝细胞生长因子 烟雾病
  • 简介:[目的]探讨脂肝方对NASH肝细胞自噬、线粒体及其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8w正常组、8w模型组、12w正常对照组、12w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脂肝方低剂量组、脂肝方中剂量组、脂肝方高剂量组,8w正常组及8w模型组在8w末处死,其余组大鼠均于12w末处死。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给药组给药4周后取血用HLPC检测血清AMP/ATP比值,ELISA法检测血清AMPK含量,取肝脏组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肝细胞自噬及线粒体微结构改变。[结果]与12w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对照组、脂肝方高剂量组、脂肝方中剂量组的AMP/ATP比值降低(P〈0.05),而AMPK含量升高(P〈0.05);用药组中,脂肝方高剂量组的AMP/ATP比值最低(P〈0.05),AMPK含量最高(P〈0.05)。透射电镜观察发现12w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较8w模型组严重,线粒体自噬体较8w模型组增多;而用药组肝细胞线粒体结构受损程度较12w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且自噬体较12w模型对照组减少,以脂肝方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脂肝方能改善肝细胞能量代谢,防止线粒体损伤,激活AMPK,可能促进了线粒体自噬降解的快速完成,以减缓或阻止肝细胞炎症坏死的发生和加重,脂肝方对NASH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标签: 脂肝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自噬 线粒体微结构
  • 简介:目的总结MRI评估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的研究进展。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以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磁共振成像为关键词,检索1990年1月-2016年3月有关HCC患者TACE术后疗效评估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MRI技术种类丰富,可进行平扫、增强扫描和各种功能成像,通过监测水扩散、血供、代谢和血氧水平等多种形式,评估HCC患者TACE术后疗效。但各种MR成像序列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结论MRI在评价HCC患者TACE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多种成像序列联合使用效果会大大增加。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技术的进步,MRI在评估HCC患者TACE术后疗效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肝细胞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磁共振成像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患者癌组织中survivin、PTEN、EGFR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行外科手术切除的HCC患者50例(手术病理组织实验证实)为观察组,同时取其中35例被病理组织实验证实无癌细胞浸润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survivin、PTEN、EGFR表达水平。结果survivin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阳性率分为72.0%、5.7%;PTEN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阳性率分别为52.0%、94.2%;EGFR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阳性率分别为74.0%、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urvivin阳性情况与TNM分期存在联系(P〈0.05);EGFR阳性情况和手术后2年内复发情况、临床分期和病理分期存在联系(P〈0.05);PTEN阳性情况和手术前病灶转移、手术后2年内复发情况和TNM分期存在联系(P〈0.05)。COX多因素分析中检测结果表示TNM分期、EGFR和survivin表达是HCC的预后因子。结论survivin、PTEN和EGFR在HCC患者人体内呈现为高表达,EGFR和survivin可作为HCC的预后因子。

  • 标签: 肝细胞癌 免疫组化染色 SURVIVIN PTEN EGF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规则性肝切除术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0)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根除术,观察组(n=20)接受腹腔镜规则性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术后肝功能变化和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d肝功能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规则性肝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肝功能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是治疗肝细胞癌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肝细胞癌 规则性 肝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功率高频电刀在肝细胞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HCC患者共1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9)和对照组(n=79)。对照组采用钳夹法结合超声刀进行肝切除,观察组采用大功率高频电刀(120W)进行肝切除。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及术后红细胞输注率,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及肝功能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期间均无心电异常等情况发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红细胞输注率、并发症发生率、肝功能损害等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功率高频电刀在HCC肝切除术中具有快速、止血效果好等优势,临床使用安全可行。

  • 标签: 大功率 高频电刀 肝切除 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