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12只为基础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其余大鼠饲以高脂饲料,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高脂对照组和注射低、中、高(10,20,40mg·kg-1·d-1)剂量丹参素溶液(溶解于生理盐水)的试验组,2个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腹腔注射1次,连续30d。检测血清TG,TC,HDL-C及LDL-C含量及肝脏ACC1,FAS,HMGR,CPT-I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注射丹参素后,大鼠血清中TG,TC,LDL-C含量降低,肝脏FAS和HMGR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丹参素通过降低TC含量,抑制LDL-C水平,及时清扫多余的胆固醇,有效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通过降低FASmRNA表达减少脂肪酸的合成,抑制HMGRmRNA表达来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
简介:目的观察清脂汤治疗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20例脂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以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TLC)加口服清脂汤。对照组单纯以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TLC),3个月为1个疗程。干预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44%,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C、TG及LDL-C含量降低,HDL-C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肝肾功能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清脂汤能有效改善脂代谢异常痰湿阻络证的症状和血脂指标,且临床使用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膳食纤维(dietaryfiber,DF)对脂代谢紊乱小鼠的作用。方法48只雄性C57BL/6J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燕麦DF组和全小麦DF组,以相应饲料连续喂养24周,测定各组小鼠体重、摄食量、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以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等指标,同时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燕麦DF和全小麦DF降低了脂代谢紊乱小鼠的体重、血清TC、FFAs和TNFα水平以及肝匀浆TG水平,燕麦DF降低了血糖水平。两组干预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结论DF对高脂高胆固醇饲料诱导的脂代谢紊乱小鼠的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燕麦DF对总胆固醇和血糖的作用优与全小麦DF,全小麦DF对甘油三酯的作用优于燕麦DF。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亢病人血糖、血脂的变化对甲亢疾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以来初诊为甲亢的病人60例作为实验组,60名体检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血糖、血脂的监测比较。结果甲亢组较对照组血糖值升高,甲亢组较正常组可引起血脂指标(TC、TG、HDL-C、LDL-C)降低,两组间进行比较,几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甲亢患者的血糖、血脂对病情观察,判断预后以及临床调整用药方案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以及各证型与冠心病预测因子血清ADPN、ASP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00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学调查及血清ADPN、ASP的检测,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0例患者中,痰湿阻遏、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血瘀脉络、脾肾阳虚和其他证型的病例数分别为105、84、34、39、12、16,血瘀脉络型患者ADPN最低(P<0.05,或P<0.01),血瘀脉络型、痰湿遏阻型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患者ASP最高(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以痰湿阻遏和气阴两虚证型最为常见,血瘀脉络型、痰湿阻遏型患者发展为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到我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服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疗程3个月。对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血压、血糖、空腹胰岛素、TG、TC、LDL-C等指标的降低效果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具有较好的降压、降糖效果,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脂代谢紊乱状态。
简介:目的研究孕前体重状况与孕期体重增长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以上海2家医院健康产妇为研究对象。采集产妇指标(年龄、身高、孕前BMI、文化程度、既往疾病史、分娩前体重、血三酰甘油)和新生儿指标(性别、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孕周)。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以孕前BMI分组,将新生儿是否为巨大儿作为因变量,孕期增重作为检验变量,对孕前营养不良、正常和超重(肥胖)组分别使用ROC曲线计算界值,得出孕期合理体重增长的上限值。结果共纳入1286例产妇,平均年龄(28.8±3.7)岁。孕前营养不良、正常和超重(肥胖)组分别为239例(18.6%)、872例(67.8%)和175例(13.6%)。孕期平均增重(15.4±4.7)kg,其中孕期体重增长过少206例(16.0%)、正常488例(37.9%)、过多592例(46.0%)。新生儿出生体重(3380±384)g,巨大儿发生率6.0%(77/1286)。孕前营养不良、正常和超重(肥胖)组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2.9%(7/239)、5.6%(49/872)和12.0%(21/175)。巨大儿产妇孕周、孕前BMI、孕期增重、高三酰甘油血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产妇。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孕前超重、孕周增加、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和高三酰甘油血症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孕前营养不良、正常和超重(肥胖)组孕期体重增重界值分别为20.8、14.8和15.3kg。结论孕前超重、孕周增加、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和高三酰甘油血症与巨大儿发生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且产后糖耐量减低(IGT)患者采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后糖代谢和体重控制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有妊娠期糖尿病并在产后第6-8周诊断为糖耐量减低(IGT)的60例产妇进行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而对照组仅按诊疗常规进行处理。对比产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糖代谢及体重控制情况和满意率。结果产后12个月时,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较对照组的OGTT空腹血糖及服糖后2小时血糖、HbA1c、体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满意率更高,干预组满意率为93.3%,对照组满意率为8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且产后IGT患者的糖代谢和体重控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