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CD2评分在有短暂神经体征的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withTransientsigns,CITS)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初诊为TIA并于病后24小时后行头磁共振的病例198例,其中行头磁共振后证实已发生CITS的64例(32.32%)。对198例病例进行ABCD2评分,将ABCD2评分与CITS发生率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ITS多发生于ABCD2评分高者,ABCD2评分越高CITS的发生率越大。结论在初诊为TIA的病例中随着ABCD2评分的增高发生CITS比例增高,两者呈正相关性。ABCD2评分有助于CITS的早期诊断,减少CITS的延诊、漏诊和误诊。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声带息肉患者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评分、反流体征量表(RFS)评分、食管动力检测及其与咽喉反流的相关性,为临床研究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江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带息肉患者100例声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应用RSI、RFS评分初步诊断咽喉反流情况,监测食管动力分段特点及上下括约肌压力,分析患者RSI、RFS评分、食管动力检测及其与咽喉反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35.00%患者RSI评分>13分,30.00%患者RFS评分>7分。观察组RSI评分[(24.17±1.14)分]和RFS评分[(17.59±1.5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28±0.12)分、(4.28±0.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7.344、86.742,均P<0.05)。观察组上括约肌松弛恢复时间和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食团内压明显大于对照组,下括约肌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73、4.660、2.186、4.977,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RSI评分与咽喉异物感、持续清嗓、鼻涕倒流或痰多呈正相关(r=0.640、0.649、0.507,均P<0.05),RFS评分与喉室消失、后连合增生、声带水肿呈正相关(r=0.742、0.516、0.547,均P<0.05)。结论声带息肉患者RSI、RFS评分与咽喉反流呈正相关,且部分声带息肉患者食管上下括约功能、结构存在一定障碍,存在咽喉反流情况,因此可将三者联合应用于诊断咽喉反流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针对白内障术后CED患者的干眼症状进行治疗时,将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应用于其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内资料,登记有效并符合实验要求的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患者的60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出现干眼症状,由医务人员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治疗。据患者的不同治疗药物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共30眼)与实验组(n=30,共30眼)。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时,选择自体血清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选择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在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病情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体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针对白内障术后CED患者的干眼症状进行治疗时,滴眼液用药是保障患者康复的关键,选择白内障术后CED作为治疗药物,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干眼症状体征评分,临床可应用价值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对其体征评分的临床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n=40)基于对照组加用苏黄止咳胶囊,比较两组体征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体征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4.81±0.5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CP急性发作期患者效果优良,可明显减少体征评分,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