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在临床上护士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迅速而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
情 ,并采集生命体征信息 ,以为医疗团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血压 、脉搏、呼 吸和体温等生命体征信息的准确采集对于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制定紧急治 疗方案以及提供关键的抢救措施至关重要。在本文中,将从护士的角度,详细介 绍如何准确有效地采集生命体征信息 ,并为患者提供及时 、安全的护理。
一、血压的测量
护士需要快速进行血压测量 ,以下是核心步骤:
1.1确保设备准备就绪
检查血压计的袖带和充气球是否完好无损,并确保其准确性。验证血压计的 正常运作。
1.2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
通知患者进行血压测量的目的,并要求他们尽可能舒适地坐下或躺下,保持 放松。
1.3 确定袖带位置
将袖带正确固定在患者的上臂中部 ,袖带底缘与肘窝相距约 2 .5 厘米。 1.4快速充气与放气
使用手动或自动血压计 , 迅速充气袖带至高于患者平时收缩压水平的约 20-30 毫米汞柱 。然后缓慢放气 ,每秒下降 2-3 毫米汞柱。
1.5监测信号
同时留意听觉和触觉信号,第一次听到搏动声为收缩压,最后一次听到搏动 声为舒张压。
1.6记录结果
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并注意有无不规则心律、心音异常等异常情况。 1.7注意事项
尽量避免测量前患者活动、进食或兴奋,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临时性的血 压升高。如果患者服用血压药物 ,了解是否已经服药,并在解读结果时考虑其影 响。
二、脉搏的观察和测量
2.1 脉搏观察
护士需要迅速观察患者的脉搏情况,以获取重要的生命体征信息。观察脉搏 的位置 、频率 、节律和强度是关键。
2.2 进行脉搏测量的步骤
① 将患者放置在安静的环境中 ,让其舒适地坐下或平躺。
② 选择适当的脉搏触摸部位 。常用的脉搏触摸部位包括颈动脉 、桡动脉、 肱动脉 、股动脉和足背动脉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部位。
③ 使用指尖或手腕部位 ,轻柔地触摸患者的动脉 ,并用适度的压力感知脉 搏的搏动。
④ 计算脉搏的频率 。通常以每分钟搏动次数 (BPM) 表示 。可以使用计时 器或手表来计数患者的脉搏 ,并记录结果。
2.3注意事项
① 观察脉搏的位置和特征 ,例如是否规律 、强度是否一致等 。不规则的脉 搏可能提示心律失常或其他心血管问题。
② 注意观察脉搏的节律和强度的变化 ,以及有无跳跃性脉搏 、弱脉搏或强 脉搏等异常情况 。这些可能是患者循环系统异常的体征。
③ 如果无法触摸到明显的脉搏 ,应尝试其他部位或使用辅助工具 (例如多 普勒仪器) 进行脉搏测量。
三、呼吸的观察和计数
3.1 观察呼吸
护士需要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来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 深度、节律和呼吸困难等情况。
3.2 计数呼吸
① 让患者保持安静 ,坐姿或平躺位。
② 注意观察患者胸廓或腹部的起伏,并用手指轻轻触摸患者的鼻孔或口腔, 以感知患者的呼吸运动。
③ 计数患者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3.3注意事项
在观察和计数呼吸时 ,护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 确保测量呼吸频率时持续观察足够的时间 ,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通常计 数一分钟的呼吸次数最为准确 ,但如果患者呼吸速度明显加快或呼吸不规则,可 以选择计数 15 秒或 30 秒的呼吸次数后乘以适当的倍数来估算每分钟呼吸次数。
② 对于意识状态不稳定或疼痛的患者 ,可能需要使用触诊或观察方法来判 断呼吸情况 ,如观察胸廓或腹部的起伏 、听取呼吸声音等。
四、体温的测量
护士需要迅速而准确地测量患者的体温。以下是护士进行体温测量的关键步 骤:
4.1准备好准确的体温计
确保有可靠的体温计可用 ,最好是数字体温计或耳温计。
4.2选择适合的体温测量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条件,选择最合适的体温测量方法 。口腔、腋窝和额头是 常用的选择 。耳温计也是一种快速且准确的方法 ,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适用, 如耳道感染或手术后。
4.3正确使用体温计进行测量
根据所选的体温测量方法,按照体温计的使用说明正确操作。例如,在口腔 测量中 ,要确保患者闭嘴 ,舌头放在体温计下 ,直到听到信号 。 4.4保持测量部位干燥和清洁
确保与患者接触的部位干燥和清洁 ,以获得准确的体温测量结果。 4.5记录测得的体温数值
及时记录测得的体温数值,并注意是否存在异常的高热或低体温情况。这对 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非常重要。
五、其他生命体征的观察
除以上四大生命体征 ,护士还需要观察和记录其他重要的生命体征信息,如 皮肤颜色、湿度和温度,瞳孔的大小和反应,意识状态和疼痛程度等。这些观察 可以提供有关患者整体状况和病情的重要线索。
六、结论
在临床上护士采集生命体征信息是评估患者病情和决策治疗的重要步骤。准
确有效地采集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等生命体征信息可以帮助护士了解患者的 整体状况 ,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