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干预配合手法复位对枕后位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持续性枕后位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分娩期常规进行护理,产妇根据自己意愿选择体位。观察组在产程不同阶段给予体位干预或手法复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第一、第二产程时间上占优势,自然分娩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产程中给予体位干预并配合手法复位有助于纠正胎儿枕后位,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枕后位 体位干预 手法复位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体位中舒适护理的作用。方法我院自2016年初开展临床舒适护理工作的开展,对2016年实施后筛选105例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对2016年前未实施舒适护理的患者筛选11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心理状态的改变,采用SAS、SDS量表评分。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达到95.24%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3%的愈合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体位中舒适护理的实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加快患者的预后以及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股骨颈骨折闭合 复位内固定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舒适护理用于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体位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6月于我院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分组,每组25例。两组的护理模式不同,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体位中实施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因此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 体位 舒适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伸性体位复位与非复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重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单节段Kü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68~82岁[(75.7±5.7)岁]。两组患者均行PKP治疗。19例术前未采取过伸性体位复位(常规组),23例术前采取过伸性体位复位(复位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年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及伤椎矢状面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4个月[(13.2±1.3)个月]。复位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显著缩短[(31.7±2.2)min ∶(43.5±2.4)min](P<0.01)。常规组出现骨水泥椎前渗漏2例(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肺栓塞及过敏性休克等并发症。常规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VAS分别为(8.3±1.1)分、(2.7±0.8)分、(2.0±0.5)分;复位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VAS分别为(8.2±1.1)分、(2.6±0.8)分、(1.8±0.5)分。两组术后VAS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分别为(69.9±3.4)%、(60.7±3.8)%、(62.9±3.6)%;复位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分别为(71.8±3.1)%、(51.7±3.3)%、(53.6±3.3)%。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两个时相点组间比较,复位组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19.2±1.9)°、(14.9±1.7)°、(15.4±1.7)°;复位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24.4±1.9)°、(11.3±1.5)°、(12.4±1.6)°。两组术后伤椎矢状面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术后两个时相点组间比较,复位组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单节段Kümmell病患者,过伸性体位复位较非复位PKP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渗漏率、提高椎体的高度恢复率及Cobb角改善率。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Kümmell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被动体位的依从性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采用被动体位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依从性。结果A组与B组依从性比较,B组显著高于A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被动体位患者中,可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效果,值得临床选择和深度普及。

  • 标签: 护理方法 被动体位依从性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不同手术体位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收的36例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法分组各18例。对照组接受仰卧体位护理,研究组施行沙滩椅体位护理,比较两组的不同手术体位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中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滩椅体位护理可提高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疗法的安全可靠性。

  • 标签: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体位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体位复位后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骨折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4月-2020年10月行体位复位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32例。术中先予以体位复位,然后再行椎体成形术。比较术前、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傷椎后凸角,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伤椎后凸角均低于术前,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发生穿刺部位血肿,5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体位复位后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伤椎高度,改善后凸畸形,且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体位复位 椎体成形术 胸椎骨折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行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患者采用体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 2019年 01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 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 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体位护理),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行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临床应用体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体位护理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性良性眩晕护理中手法复位联合体位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阵发性良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手法复位联合体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眩晕症状和平衡能力改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眩晕症状评分(21.59±6.04)分低于对照组的(28.37±7.91)分(P<0.05);观察组的平衡能力评分(49.67±3.39)分高于对照组的(44.51±3.82)分(P<0.05)。结论:在阵发性良性眩晕护理中应用手法复位联合体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提高平衡能力。

  • 标签: 手法复位 体位训练 阵发性良性眩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位复位联合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的15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75)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n=75)实施体位复位联合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术前、术后ODI评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比较(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ODI评分比较(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通过体位复位联合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提升临床效果,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体位复位 单侧入路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快速体位复位联合经皮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中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实施快速体位复位,然后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椎体前缘压缩率,疼痛感评分(VAS评分)、JOA评分,症状和体征计分,以及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为47.5~105.0min,平均为(55.5±3.6)min;术中出血量为(48.0±19.3)ml,平均为36.6ml;经过随访,患者的椎体前缘压缩率由治疗前的(0.425±0.134)降低为(0.103±0.028),VAS评分由(6.35±1.35)降低为(0.21±0.12);JOA评分由(14.25±1.73)增加为(27.85±0.97),症状和体征计分由(17.58±1.25)减少到(2.15±0.32)。结论对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快速体位复位联合经皮内固定治疗,恢复和维持椎体高度的效果显著,减轻疼痛感,提升患者预后,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快速体位复位 经皮内固定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疼痛感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体位过伸复位结合后路短节段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采用术前体位过伸复位结合后路短节段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43例。外伤至手术时间1~10天,平均3天。骨折分型(AO分型):A型24例,Bt型10例.B2型6侧,C型3例。男31例,女12例。年龄22~67岁,平均38岁。比较术前体位过伸复位前、体位过伸复位后及术后Cobb角、伤椎前、中缘高度丢失率及椎管占位情况,并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手术前后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43例患者中未出现切口感染,无医源性脊髓损伤及大血管损伤.未出现术后神经损伤加重,无内固定失败,平均随访时间12.3个月。结果显示过伸体位复位后伤椎前、中缘高度较复位前明显恢复,Cobb角度明显减小,椎管占位情况明显缓解。而术后较体位过伸复位前及复位后伤椎前、中缘高度明显增加,Cobb角明显减小,椎管占位百分比情况减小。结论过伸复位可有效恢复伤椎高度,改善椎体畸形程度,结合后路短节段伤椎置钉治疗可显著提高伤椎前中柱高度,纠正后凸畸形角度。具有损伤小、疗效好的优点。

  • 标签: 过伸复位 胸腰椎骨折 伤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体位在肱骨近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中的护理当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行全麻下肱骨近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中采用沙滩椅斜行45°,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沙滩椅位。比较两组患者影像结果重影次数、透视机移动次数及体位摆放完成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沙滩椅斜行45°手术体位更加安全可靠,以患者为中心,此方法方便术中无菌区域的管理,避免了反复透视所造成的手术过程的间隔使得护理人员的手术配合的自我感觉舒适度提高,使患者满意、医师满意、护理人员满意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 标签: 沙滩椅位 肱骨近端骨折 体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在体位复位辅助下后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的临床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使用的疗效。方法使用适当手法复位伤椎,复位后,在体表放置交叉钢针,确定伤椎椎弓根的位置,局部麻醉后进行手术,利用穿刺针在椎体中争取较大空间,把调好的骨水泥填充于伤椎内。结果45例皆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在随访中伤椎处稳定,短期疗效比较乐观。在统计学分析中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椎体成形术结合体位复位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经过大量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分析,证明这种治疗方式手术后不但止痛效果显著,还可以矫正畸形脊柱。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体位复位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中应用牵引床结合半截石体位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60例、2021年1月~2022年5月接收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观察组(抽取对象30例,牵引床结合半截石体位)与对照组(抽取对象30例,牵引床结合仰卧位),对比2组疗效。结果:同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c臂机的透视次数及显性失血量、术后健侧疼痛不适发生率均较少,且术后 3、6个月Harris评分较高(P<0.05)。 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来说,牵引床结合半截石体位可提升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及病情预后效果。

  • 标签: 牵引床结合半截石体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闭合复位 PFNA内固定
  • 简介:背景:国内有研究报道过伸复位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胸腰椎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目的:分析采用过伸复位法配合单侧穿刺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老年Kümmell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2例老年Kümmell病患者,其中男8例,女14例,年龄59-84岁,涉及T(11)椎体2个,T(12)椎体8个,L1椎体7个,L2椎体4个,L3椎体2个,L4椎体2个,L5椎体1个,均在过伸复位下进行单侧穿刺骨水泥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检测治疗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后凸Cobb角及伤椎椎体前缘、中缘与后缘高度的变化。结果与结论:(1)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4h内疼痛缓解或消失,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骨水泥渗漏1例,未引起明显临床症状;随访期间2例发生非相邻椎体骨折;(2)患者治疗后1d、末次随访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3)患者治疗后1d、末次随访的伤椎椎体前缘、中缘及后缘高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伤椎后凸Cobb角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4)结果表明,过伸复位配合单侧穿刺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老年Kümmell病,可有效改善腰背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减小后凸畸形,改善功能障碍。

  • 标签: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椎体成形 骨水泥注射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不愈合 Kümmell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过伸体位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67例76个椎体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术前及术中手法复位,使压缩椎体形态改善后在过伸体位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观察手术前后椎体形态的变化和疼痛缓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椎体内骨水泥注射量3.5~6.0mL,术前骨折椎体前平均高度为原椎体高度的(60.2±14.3)%,术后明显改善恢复至(81.23±13.5)%,骨折脊柱后凸也得到了明显的矫正;术后一周的治疗有效率100%,椎体成形术镇痛和稳定脊柱的有效率,症状缓解与成形术前后椎体形态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依存关系。

  • 标签: 老年人 压缩性骨折 手法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