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潮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在行肺大泡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通气模式的不同,将20例行手术治疗肺大泡患者分为研究组(14例)和对照组(6例),研究组采用低潮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单肺通气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气分析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及麻醉过程均顺利,未发生严重炎性反应和肺损伤病例,对照组患中有2例发生炎性反应,1例肺损伤;血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通气后血液动力学平稳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更为平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行肺大泡手术麻醉中应用低潮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氧合功能,避免发生肺损伤,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肺大泡 低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通气 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采用低潮、低频率机械通气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例,对照组12例。两组均采取新型排毒及解毒等抢救治疗方法后,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中间综合征前期症状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呼吸机通气。治疗组行呼吸机通气给予低潮7ml/kg/次、低呼吸频率12次/分;对照组行呼吸机通气给予传统潮气12ml/kg/次、呼吸频率16次/分;呼吸机型及其他通气参数相同。结果治疗组病人呼吸机的并发症明显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治愈好转率明显提高,死亡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低潮低频率机械通气能满足有效通气,能降低并发症,特别是脏器缺血而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

  • 标签: 通气 低潮气量低频率 有机磷中毒 中间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择期手术患者机械通气潮气(TV)准确设置的方法。方法择期手术患者133例,年龄20~77岁,体重指数(BMI)16~37 kg/m2,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入室后患者仰卧位呼气结束时,在脐水平测量腹围,在剑突水平测量胸围,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腹围及胸围等基本体征。诱导气管插管(内径7.5 mm)后行机械通气(以8 ml/kg实际体重设置初始潮气),呼吸频率为12次/min,吸呼比1∶2。机械通气后30 min取动脉血2 ml行血气分析,当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 mmHg或<35 mmHg时增加或减小潮气(每次增加或减少潮气为25 ml),30 min后再次行动脉血气分析,根据PaCO2调整潮气25 ml。以此类推,直至连续两次PaCO2均在35~45 mmHg之间,记录此时设置的潮气(1 mmHg=0.133 kPa)。采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及逐步回归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有100例患者完成研究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潮气设置与年龄、身高、体重、腹围、胸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198、0.664、0.865、0.639、0.750,其均呈明显相关(P<0.05)。逐步回归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身高和胸围在逐步进入中被剔除(P>0.05),而体重和腹围作为潮气设置的关键决定因素被纳入回归方程(P<0.01),其回归系数(b)分别为5.717和-2.798,回归方程为,Y=312+5.717X1-2.798X2(Y,潮气需求;X1,体重;X2,腹围)。回归方程的调整R2为0.813。结论在择期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期间,根据体重和腹围能准确预测患者所需潮气,其回归方程为:Y=312+5.717X1-2.798X2(Y,潮气需求;X1,体重;X2,腹围)。

  • 标签: 潮气量 机械通气 体重 腹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其技术的统一规范对患者的管理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小潮气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前提,预测体重是临床机械通气设置潮气的重要参考。虽然目前使用Devine公式计算预测体重最具普适性,但其在临床应用上仍存在局限性。了解Devine公式的使用历史、理论依据和局限性,以及不同预测体重公式计算结果的差异,能加深对机械通气的认识,规范临床预测体重公式的使用。

  • 标签: Devine公式 预测体重 潮气量 通气机,机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潮气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NICU 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机械通气SIMV模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采取SIMV模式上加小潮气设定进行治疗。在治疗24小时后对治疗前和治疗24h后的各项血气分析和氧合指标、并发症以及死亡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h的各项血气分析和氧合指标方面:治疗前各项血气分析和氧合指标进行对比,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的各项血气分析和氧合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在并发症和死亡率方面:实验组的并发症和死亡率都低于对照组,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小潮气机械通气对新生儿呼吸衰竭进行治疗,具有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各项血气和氧合指标,可以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等,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衰竭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危重病人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呼吸衰竭。其有效的治疗主要集中在肺通气策略及容量管理方面。严重低氧血症的病人可早期应用神经肌肉阻断剂,俯卧位通气或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其他如吸入一氧化氮、应用β2受体激动剂以及晚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方面均存在争议并应予以避免。尽管有上述许多治疗措施,ARDS仍占全球ICU住院患者的10%以上,住院患者病死率仍高达30%以上。不适当的机械通气既是ARDS的危险因素,又是加重病情的因素。国内对ARDS 患者的通气策略研究仍有争议,通过探讨不同小潮气通气联合肺复张对ARDS 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为ARDS 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
  • 作者: 孙悦霖 刘成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0年第04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400014
  • 简介:摘要随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避免肺泡过度扩张及剪切力损伤、且维持肺泡开放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已成为业界公认,其中小潮气通气是ARDS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就小潮气通气对儿童ARDS预后的影响、临床实施等方面作一述评。

  • 标签: 小潮气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潮气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 01月至 2024年1月收治的50例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对照组开展小潮气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开展大潮气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样本术后并发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气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结论: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病症,特别是大潮气机械通气方式,可明显缩短患儿康复时间。

  • 标签: 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 重症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中推行小潮气机械通气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接收的老年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共33例,作治疗组,本组实施小潮气机械通气方案治疗;同期选取老年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共33例作对照组,本组实施传统潮气机械通气方案治疗,对所有入选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进行评定,并在2组内进行客观比对。结果研究中,治疗组入选患者有效率90.91%,对照组60.61%,且治疗组入选患者气道平台压值比对照组低,呼吸系统组织的静态顺应性比对照组高,2组综合对比后有差距(P<0.05)。结论在老年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中推行小潮气机械通气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水平,建议推广。

  • 标签: 老年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小潮气量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依据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0635.4-2009)和国家标准(GB9706.29-2006),使用Ventest800型气体流量分析仪对医院10台在用的麻醉机参数进行检测,分析麻醉机潮气质量控制数据。通过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解决麻醉机在使用过程中潮气误差过大的问题,将潮气允许误差由±10%降低至±5%,使麻醉机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准确和有效。

  • 标签: 麻醉机 潮气量 准确性 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潮气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在胸腔镜房间隔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房间隔缺损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呼气末正压通气,观察组实施小潮气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统计两组围麻醉期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小时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心律失常、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术后肺不张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房间隔手术使用小潮气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引流量、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 标签: 小潮气量快频率 间歇正压通气 胸腔镜 房间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肺复张策略联合小潮气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8例ALI新生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每组1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复张治疗,对照组不接受复张治疗,仅接受小潮气通气。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和呼吸力学影响情况。分析LRM对于观察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情况。结果诊治前两组Cst,PIP,PaO2,PaCO2以及PaO2/FiO2值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患儿均有所改善,就改善程度来看,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血气分析和呼吸力学值更接近标准,P<0.05.观察组患儿在实施完毕肺复张术后,血压以及心率存在波动。在治疗后5min时,变化幅度为5.1%以及4.9%。但直至15min后,以上两项指标均恢复复张前水平。在此之后各个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和复张前无显著差异,P>0.05.在整个治疗期间内,无显著不耐受者。结论对于急性肺损伤新生儿患者,使用肺复张策略联合小潮气通气法开展临床治疗,能够全面提升患儿肺部顺应性以及氧合能力,减少气道压力。该方式为肺保护性策略的重要补充形式,操作简单,患儿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急性肺损伤 肺复张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回顾性收集2016年11月至2019年1月本院胸科手术患者资料。记录双肺通气前末次的潮气和驱动压。根据驱动压分为驱动压升高(>15 cmH2O)组和驱动压正常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肺功能指标、左肺通气和保护性通气策略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驱动压升高的危险因素。理想体重和用力肺活量与肺总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潮气/校正用力肺活量比值预测驱动压升高的准确性。最终纳入62例患者。体重指数、左肺通气潮气/校正用力肺活量比值是驱动压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理想体重与肺总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6,P<0.01),用力肺活量与肺总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P<0.01),相关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潮气/校正用力肺活量比值预测驱动压升高的曲线下面积为0.846(95%可信区间0.749~0.943)(P<0.01),诊断阈值为0.312,该阈值敏感度为0.800,特异度为0.781,潮气界值为用力肺活量×0.149(左侧)或×0.163(右侧)。综上所述,潮气/校正用力肺活量比值对单肺通气时驱动压升高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潮气计算可参考用力肺活量。

  • 标签: 单肺通气 潮气量 肺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