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研 究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患者应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序贯治疗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 8月至 2019年 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患者 7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n=37)和实验组( n=39)。对照组患者应用人工月经周期联合肌肉注射尿促性腺激素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序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指标没有明显差别, 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都改善更加良好,且成功妊娠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组间差异明显且都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患者应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序贯治疗,可以良好的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并提高成功妊娠率,值得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本院就诊的87例低促性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安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4例,实行常规治疗,实验组43例,实行尿促性腺激素加以人绒膜促性激素和人工周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成功妊娠率、卵泡成熟率和激素水平。结果实验组成功妊娠率和卵泡成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激素水平均低于实验组,组间数据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低促性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给予人绒膜促性激素与尿促性腺激素联合再加以人工周期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激素水平,提高妊娠率及卵泡成熟率。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76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照单双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8例患者,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试验组选择综合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子宫体积、优势卵泡、内膜厚度、卵巢体积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成功妊娠率相比,对照组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绒膜促性腺激素、尿促性素、人工周期联合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借鉴和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1年7月于我院妇科收治的10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50例。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比较组间子宫内膜治疗指标。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参照组子宫内膜治疗指标经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子宫内膜治疗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在基础治疗上实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拮抗剂方案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重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r-hCG)双扳机在改善卵巢正常反应但低卵母细胞成熟率患者临床结局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进行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实施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366例卵巢正常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3组:A组为卵巢正常反应患者在周期单独使用r-hCG扳机后卵母细胞成熟率低并且助孕失败者(n=123);B组为A组患者再次COH助孕采用拮抗剂方案并且使用r-hCG(250 μg)联合GnRH-a(0.2 mg)扳机的周期(n=123);C组为B组患者同期的卵巢正常反应患者使用拮抗剂方案并单独使用r-hCG扳机的COH周期(n=120)。结果患者一般情况、基础激素水平、促性腺激素(Gn)使用总量及使用时间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的ICSI受精率(90.4% 比 83.8%,P<0.001)、MII卵率(77.6%比44.7%,P<0.001)、优质胚胎数[(1.6±0.6)枚比(0.3±0.3)枚,P=0.01]、移植胚胎数[(1.8±0.8)枚比(0.6±0.4)枚,P=0.02]、新鲜周期的临床妊娠率(35.5%比0%,P<0.001)及活产率(31.8%比0%,P<0.001)、解冻周期的临床妊娠率(32.1%比0%,P<0.001)及活产率(28.0%比0%,P<0.001)均显著升高,并且其周期取消率明显降低(10.6%比27.6%,P<0.001)。B组与C组相比,其获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原核(2PN)胚胎数[(5.0±2.8)枚比(6.3±3.8)枚,P=0.03]、优质胚胎数[(1.6±0.6)枚比(4.0±2.6)枚,P=0.02]、新鲜周期的临床妊娠率(35.5%比58.0%,P<0.001)及活产率(31.8%比46.8%,P=0.02)、解冻周期的临床妊娠率(32.1% 比 51.3%,P=0.01)及活产率(28.0%比44.4%,P=0.03)均显著降低。结论对于卵巢正常反应但低卵母细胞成熟率患者使用拮抗剂方案同时使用GnRH-a联合r-hCG双扳机可提高卵母细胞质量及胚胎质量,增加优质胚胎数、胚胎移植数及临床妊娠率,改善临床妊娠结局。
简介:摘要为探讨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HH)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回顾性分析23例IHH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全外显子测序(WES)结合Sanger方法进行基因分析,SIFT和Polyphen 2种生物信息学平台对突变位点进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在23例IHH患者中,9例患者存在前激动素2(PROKR2)基因突变,其中4种错义突变(p.W178S、p.Y113H、p.A103V、p.R164Q),1种移码突变(p.D42delinsDED),功能预测显示以上突变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基因,余14例阴性。IHH患者无论PROKR2基因突变有无,其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睾酮、雌二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OKR2基因突变与IHH疾病可能相关,其突变丰富基因致病谱。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枸橼酸氯米芬(CC)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大连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80例PCOS不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nRHa组和HCG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C联合HMG促排卵方案,当优势卵泡平均直径为18~20 mm时,GnRHa组采用GnRHa 0.1 mg诱导卵泡成熟,HCG组采用HCG 10 000 U诱导卵泡成熟。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率、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率。分析GnRHa、HCG在CC联合HMG促排卵治疗PCOS不孕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排卵率、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LUFS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Ha组OHSS率低于HCG组[0比15.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联合HMG促排卵治疗PCOS不孕症时,GnRHa诱导卵泡成熟OHSS发生率较HCG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克罗米芬联合人绝经促性腺激素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0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药组与联合组,每组75例。单药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联合组采用克罗米芬联合人绝经促性腺激素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排卵率、妊娠率、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如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LH)、孕酮(P)、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89.33%)、排卵率(92.00%)和妊娠率(80.00%)高于单药组(72.00、77.33%、65.33%),P<0.05;治疗前,两组FSH、LH、E2、P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H、LH、E2、P水平较本组治疗前上升(P<0.05),联合组FSH、LH、E2、P水平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药联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且不良反应少。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58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组均为2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不孕不育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激素注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各项激素水平、子宫、卵巢等生殖系统情况和妊娠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卵泡成熟发育率、妊娠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卵泡成熟但未成功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SH、LH、P、PRL、E2及等激素水平进行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卵巢体积、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个数均明显少于治疗组,组间出现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激素注射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效果良好,可有效促进妊娠,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