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乡土伦理”是在乡土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和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基础上,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关系时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随着时代变迁,传统“乡土伦理”逐步向现代转型,期间凸显的农村基层行政伦理建设中主体素质较低、权力腐化和利益失衡、权力与责任双弱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基于“乡土伦理”束缚下农村基层行政人员道德自主性的沉沦、“人情主义”的过度增长以及制度设计的缺失等原因提出了完善农村基层行政伦理建设的相关对策,以促进农村基层行政伦理建设的平稳发展。

  • 标签: 乡土伦理 农村基层 行政伦理 现代转型
  • 简介:我国传统行政伦理的特点在于强调为政以德、以民为本、礼法并用、修身正己、致公无私、内圣外王、举贤任能等。我国传统行政伦理的问题与困境表现为: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解不开的人伦文化情结,等级身份行政伦理体系,忽视伦理制度的构建,忽视法律制度的建设,强调个人道德。忽视社会公德的建立,强调主观责任,忽视客观伦理要求,怀有大同理想,忽略社会发展要求,缺少民主自治观念,注重血缘关系,缺乏民众监督意识。我国传统行政伦理启示我们应重视对官员的道德教化。引导官员加强自我修养,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赋予伦理教化一定强制力,建立有效的监督考察机制。注重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加强行政伦理制度建设,转变权力本位思想,树立平等观念。

  • 标签: 伦理 行政伦理 传统行政伦理 道德
  • 简介:行政伦理失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克服行政伦理失范的唯一选择就是行政伦理本身的制度化,而行政道德立法是行政伦理制度化的核心内容,其重点是行政组织层面的伦理立法.

  • 标签: 行政伦理失范 行政伦理制度化 行政道德立法
  • 简介:行政程序与行政伦理具有终极意义上的共通性.评价法律程序正当性的主要标准是它使人的尊严获得维护的程度.行政伦理从内在道德机制上保证行政行为的"善",行政程序则依赖外在的法律强制行政行为"合法律性".在行政程序中建立起尊重与信任、沟通与参与、监督与责任机制,是行政伦理制度化的保障.

  • 标签: 行政程序 行政伦理 共通性
  • 简介:中国传统行政伦理,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论解读。一是,中国传统行政伦理借以展开的核心范畴呈现出一个同心圆的结构,即"德治"为核心,"仁政"与"礼治"为中间层,"忠勤廉诚"为外围的三维结构。二是,中国古代先贤从"内倾"与"外倾"两个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行政伦理规范的学理基础,即"君权天授"与"本心良知"。三是,中国传统行政伦理规范走向现实,必须表现出可操作性的路径,即礼制、教育与理想人格三个环节的引导。

  • 标签: 中国传统行政伦理 核心范畴 学理基础 落实路径
  • 简介:行政伦理学如果希望不断积累知识,就必须在其研究领域形成公认的理论范式。范式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在基本的问题上获得共识并形成坚定的信念;以共同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行政伦理学以行政人员的道德行为为研究对象,而道德行为归根结底是遵守伦理规范的行为。规范既是一种制度,又是一种观念。前者是制度分析的对象;后者是知识社会学分析的对象。行政伦理的制度分析和知识社会学分析是理解行政伦理的必要途径。

  • 标签: 行政伦理 范式 制度 知识社会学
  • 简介:行政的道德底线是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所应遵守的最基本的行政道德规范。行政道德底线受行政伦理的层次性特点影响,是扬弃传统官德的需要以及行政环境和行政法制建设中内在契约的要求。设计或者评定行政伦理的底线不同于社会的一般伦理底线,过高不行,低亦不可。行政人员在行政领域活动的公共性特点,决定廉洁自律与公平正义是行政伦理底线中最为基本的两个方面,由此构成行政道德化供给的根本保证和依据。

  • 标签: 行政 底线伦理 生成 设定
  • 简介:行政责任在伦理意义上是指行政主体应当履行的由伦理法典确定的责任以及基于自由意志而承担的行政义务;行政责任实质上是行政主体作为人民公仆应履行的角色规约责任,并具有习惯道德法的意义;行政责任作为道德责任,它是客观责任与主观责任、消极责任与积极责任、他律责任与自律责任的统一。

  • 标签: 行政 行政责任 行政道德责任
  • 简介:行政刑法备受法学界的争议,将其归入广义的刑法之中更具合理性、科学性。而刑法与道德伦理作为社会调整的两种不同手段,均具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刑法是基于文化而发展的,伦理则是刑法的道义底线,行政刑法与伦理性二者是相互对立统一的,虽然总体上认为行政刑法只有较弱的伦理性,但并不能因为其作用微弱而否定行政刑法的伦理性。

  • 标签: 行政刑法 伦理 道德 伦理性
  • 简介:马克思主义认为,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生活诸要素或已然达到融洽互动与协调发展的社会或社会发展状态。它不仅包含对社会外在生活整体的规范秩序的“良序化”(罗尔斯语)的严格政治要求,而且也包括对社会内在生活品质的精神秩序的“和谐化”的高度伦理理想。因此,“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社会条件不仅是社会政治制度的公正安排,还需要社会制度运作过程与结果的持续正义。

  • 标签: 构建和谐社会 行政伦理 社会政治制度 社会生活 马克思主义 社会发展
  • 简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的社会本体论提出:人类社会是两大类现象交融存在的领域,即事实或事态现象与规范或制度(价值)现象交融存在的领域。在认识论上对前者的陈述是认知问题,关乎真假性;对后者的陈述是实践问题,涉及有效性。事态的陈述与规范的陈述不能截然分离,它们是相合相融的:事实或事态规定了规范或制度;规范或制度存在于历史的时空中,其普遍有效性是历时的定域的。

  • 标签: 事态 契约责任 实践问题 事实 制度 领域
  • 简介:底线伦理是一种强调基本义务的普遍主义伦理,不同于精英主义的传统伦理,它基于人性的有限性对全体社会成员提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从而在行为要求、价值目标、人的本质预设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改变。现代社会重提底线伦理既有历史的审视,更有现实的关照。一方面传统伦理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转型期出现的社会问题更加凸显加强传统伦理现代性转化的必要性。而实现这一转化有赖于为己之学向人人之学、私德向公德、圣人人格向公民人格的转变。

  • 标签: 底线伦理 传统伦理 转化 公民人格
  • 简介:行政人”如何忠于民主政治及其基本价值,而不以自己的职业资源破坏民主政治的运行,是现代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及其所生发的全部规范的基础。长期以来反腐倡廉工作的内在逻辑是以思想教育方式构建官员的行政伦理基础,但反腐倡廉实际效果告诉我们,思想教育方式对于行政官员行政伦理修养的提升缺乏经验案例的证实,其实际效果非常有限。反腐倡廉工作要取得成效,关键是在注重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加强外部控制机制的建设。

  • 标签: 行政伦理 反腐倡廉 控制机制 价值观
  • 简介:这是一种与传统伦理文化中对,传统伦理文化的创化开新,传统伦理文化的再生奈件传统伦理文化遭遇市场经济

  • 标签: 中国传统 传统伦理 伦理文化
  • 简介:行政伦理具有正义、公平、民主的价值意义,行政伦理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行政伦理建设能使和谐、生态的发展观念深入到土地行政主体的内心,并使其内化为自觉的约束力量,从而真正保护和使用好宝贵的土地资源.

  • 标签: 行政伦理 土地 土地行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公共责任与行政伦理是紧密联系、内在统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责任是行政伦理的具体化.行政伦理的失范会导致公共责任的缺失,行政行为的失控,有害于政府的形象和人民的利益。任何政府为了实现其统治职能,都必须具有为之服务的公共责任制度,公共责任在现代公共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标签: 行政伦理 公共责任 行政责任
  • 简介:经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离不开可持续利用的土地资源。我国政府多年来努力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国策。然而,随着政府角色的转变,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自利性日益膨胀,驱使其在土地行政中违法违规。这些不合乎伦理的土地行政行为对我国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性影响,也损害了我国政府形象,甚至恶化了与公众的关系。因此,政府在土地行政时,必须通过法律和伦理的双约束,真正保护和控制好宝贵的土地资源,进而处理好人地的矛盾。

  • 标签: 土地伦理 土地行政伦理 自利性 经济人
  • 简介:大约100年前,中国的佛教改革家太虚和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相继注意到了佛教和基督教两者与社会经济之间的亲疏关系,并对此予以了研究,但由于条件所限,研究工作均未能深入。之后近百年,东西方许多有识之士对造成佛教、佛教徒和佛教国家在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方式方面长期落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这种探讨在现代社会尤其受人关注。本文通过对佛教和基督教信仰模式的对比,对形成二教经济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分析。

  • 标签: 佛教伦理 新教伦理 佛教经济 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