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碱性磷酸(ALP)活性水平在死胎孕妇中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法测定100例正常孕妇晚孕血清中ALP活性水平和100例妊娠至晚孕死胎孕妇血清中ALP活性水平。结果正常孕妇组血清中ALP明显高于死胎孕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LP是孕期妇女很好监测指标,检测血清ALP在正常孕妇中活性水平,可以为妇女和胎儿优生优育起到积极临床作用,也是动态监测胎儿宫内发育情况良好指标。

  • 标签: 孕妇 碱性磷酸酶 死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孕妇妊娠晚期(37周-39周)血清碱性磷酸(ALP)增高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正常晚期妊娠孕妇(37周-39周),对照组为未孕女性(血糖、血脂、肝功能等生化指标均正常,无既往肝肾疾病、无高血压及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碱性磷酸检测采用动力学比色法。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采用SPSSV19.0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正常孕妇组(168.93±51.423U/L)血清ALP明显高于对照组(73.42±16.485U/L),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孕妇妊娠晚期(37周-39周)血清碱性磷酸(ALP)明显升高,并高于正常参考范围(35-100U/L);检测并确定不同周期孕妇参考区间,为规避医疗风险,尤其对优生优育起到良好临床意义。

  • 标签: 孕妇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骨型碱性磷酸(BALP)在人体生理功用主要是在成骨过程中水解磷酸酯,为羟磷灰石沉积提供必需磷酸,同时水解焦磷酸盐,解除它对骨盐形成抑制作用,有利于成骨过程。其与临床多种疾病有着密切联系,尤其可作为骨代谢异常标志物,故对其进行检测有着越来越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骨型碱性磷酸酶 骨代谢
  • 简介:本研究以山丹新麦草为材料,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种子、胚芽、二倍植株幼苗染色加倍研究,探讨了不同诱变材料适宜处理浓度和时间,从而比较出最适宜染色加倍方法。结果显示:最好加倍方法是用0.1%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幼苗24h诱变率最高,为62.5%。

  • 标签: 山丹新麦草 秋水仙素 染色体加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羊水细胞染色检查在临床产前诊断中实用性和在染色疾病诊断中意义。方法对孕中期有穿刺指征孕妇羊水细胞培养并进行染色分析,检出异常核型及类型并统计。结果在成功培养474例羊水中,检出异常核型22例,其中常染色数目异常15例,性染色数目异常1例,染色结构异常6例,异常检出率为4.64%,染色多态性核型22例。结论孕中期对染色高危孕妇进行羊水染色检查是产前诊断重要手段。

  • 标签: 产前诊断 羊水细胞 染色体 唐氏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碱性磷酸在佝偻病患儿诊断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对2012年1月至12月来我院就诊163例临床初筛发现夜惊、多汗等症状0岁~6岁患儿标本进行检测。分别以BALP≥250U/L和BALP≥300为诊断界限值,与简易诊断进行比较。结果163例中,BALP<200μ/L有3,占总受检人数1.8%;BALP250~300μ/L19,占受检人数11.7%;200~250μ/L有141,占受检人数86.5%,BALP>300μ/L0。结论提高了诊断质量,有利于佝偻病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可作为诊断和治疗小儿佝偻病灵敏指标。

  • 标签: 佝偻病 骨碱性磷酸酶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婴幼儿期发病率较高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之一,本病常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易引起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发生骨骼畸形。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预防佝偻病发生对我国儿童保健事业具有重大意义。方法本研究对105例可疑佝偻病患儿进行骨碱性磷酸(BALP)及钙、磷、碱性磷酸测定。BALP测定采用全血干化学免疫浓缩法测定,结果判定>200—250U/L为维生素D缺乏状态,>250<300U/L为佝偻病初期,>300U/L为佝偻病激期,同时进行钙、磷、碱性磷酸测定及腕部X线检查。结果105例中BALP>200—250U/L即维生素D缺乏状态患儿30例,>250<300U/L即佝偻病初期患儿为50例,>300U/L即佝偻病激期为患儿25例。结论血BALP改变先于血钙、磷、ALP及X线改变,也先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变,因此可以认为血BALP是诊断小儿佝偻病最敏感最特异指标,尤其适用于处于维生素D缺乏状态而无临床症状及体征患儿,使这一群早期治疗成为可能。

  • 标签: 骨碱性磷酸酶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骨质疏松和减少者与骨质正常孕妇之间成人骨碱性磷酸(ABAP)水平差异,及时发现ABAP水平增高孕妇,以对症地预防和改善孕妇骨质疏松情况,做好优生优育。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CUBA干式超声跟骨骨密度分析仪检查孕妇跟骨处骨密度(BMD)声速,根据仪器正常值分为正常、减少、骨质疏松3种,收集三种骨密度孕妇组成67组,每组均为孕周相同骨质正常、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孕妇血清,应用成人ABAP试剂对其进行半定量检测分析,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质减少组与骨质正常组ABAP水平差异不明显p值为0.370(P>0.05),但ABAP水平有所升高,其升高往往发生在骨质疏松之前,骨质疏松组与骨质正常组ABAP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为0.013(P<0.05),孕妇检测ABAP很有必要,尤其对于改善和纠正骨质疏松孕妇骨密度水平和预防胎儿佝偻病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孕妇 骨质疏松 骨密度 成人骨碱性磷酸酶
  • 简介:目的研究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DNA改变在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作用以及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之间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方法检测bcl-2/IgH基因重排;选取14染色上2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采用聚合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检测37例B细胞淋巴瘤中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结果37例B细胞淋巴瘤中,bcl-2/IgH基因重排频率为24.3%(9/37);微卫星不稳定发生率为48.6%(18/37),杂合性缺失发生率为40.5%(15/37),其中D14S65位点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频率较高,分别为29.7%(11/37)和27%(10/37).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D14S65位点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不稳定有关(P<0.05),与杂合性缺失无关(P>0.05);但D14S45位点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无关(P>0.05).结论D14S65是B细胞淋巴瘤中敏感检测位点,bcl-2/IgH基因重排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可能共同导致B细胞淋巴瘤发生.

  • 标签: 淋巴瘤 B细胞 基因 BCL-2 微卫星不稳定性 杂合子丢失 基因重排
  • 简介:目的:研究遗传咨询患者中罗伯逊易位发生率及其对优生优育影响,探讨罗伯逊易位与物种进化关系。方法:回顾2011年送检913例外周血标本,通过染色培养技术,G显带,显微镜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913例遗传咨询患者,就诊原因主要为胎儿畸形、体格或智力发育迟缓及不良孕产史等,共检出罗伯逊易位17例,检出率为1.86%(17/913),并发现罗伯逊易位家系1例,申报世界首报核型1例。结论:罗伯逊易位是导致胎儿畸形、智力低下、不良孕产史等疾病重要原因之一,检出罗伯逊易位携带者并对他们进行生育指导是十分必要;同时,罗伯逊易位也可为物种进化提供选择材料。

  • 标签: 遗传咨询 染色体 罗伯逊易位 双罗伯逊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房室间隔缺损与染色异常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胎儿房室间隔缺损超声资料及其染色核型分析资料。结果经超声诊断9例房室间隔缺损胎儿,有3例是21-三,1例是18-三,余5例未见核型异常。结论胎儿房室间隔缺损与染色异常密切相关。

  • 标签: 胎儿 房室间隔缺损 染色体核型分析 超声诊断 21-三体 18-三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标本制备方法.提高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标本制备成功率。方法正常羊水4-8ML不离心直接接种,37℃,5%CO2培养,换液后标本不再另加培养基直接37℃,5%CO2培养,6天后观察,根据细胞生长情况及时收获。染色标本制备用消化法。结果培养成功率99%(130/131),最小孕周14+6周,最大孕周32周.染色分裂相较多,且带纹多而清楚。结论减化了接种步骤,减少了污染机会,同时避免离心对细胞破坏,提高了培养成功率。

  • 标签: 羊水 细胞培养 染色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活性在血液病鉴别中临床应用价值,总结鉴别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某院住院部收治血液科患者180例,再选取同期体检合格者40例,分别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活性检验,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正常者男性NAP阳性百分率、积分分别为34.80、(47.10±23.75)分,女性则为30.15%、(48.80±20.58)分,差异不显著(P>0.05);AML、CML、PNH、MDS-RA其NAP积分均低于正常者,差异显著(P<0.05),骨髓增殖性疾病、AA、CLL均高于正常者,差异显著(P<0.05),缺铁性贫血与正常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活性在血液病鉴别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受个体病情、治疗情况影响较大,可作为初步诊断与疗效评价指标。

  • 标签: 中性细胞碱性磷酸酶 活性 血液病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骨源性碱性磷酸与血钙测定结果,分析骨源性碱性磷酸检验价值,以提高临床对缺钙患者诊治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10月我院进行体检婴幼儿15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被检者均给予骨源性碱性磷酸和血钙测定。对比观察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指标对钙离子缺乏检测意义。结果150例婴幼儿中,骨源性碱性磷酸异常者37例,血钙异常15例,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源性碱性磷酸与血钙均可以反应婴幼儿钙缺乏,其中骨源性碱性磷酸异常检出率更高,更有助于反应患者钙营养情况,需要医生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血钙 钙营养 婴幼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B超联合FISH实验室诊断技术分析胎儿稽留流产与染色非整倍体关系并对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采用FISH技术对广西267例B超诊断为稽留流产孕妇胎儿绒毛组织行13,16,18,21,22,X,Y染色数目检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采用SPSS13.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7例稽留流产胎儿绒毛组织中,染色数目异常95例,异常率35.6%,数目异常以三最常见,其次为四,少见部分单体;异常病例样本中存在多种染色混合嵌合体现象,如混合嵌合三(2n+1/2n),混合嵌合四(2n+2/2n),混合嵌合单倍体、三、四(2n-1/2n+l/2n+2/2n)等;稽留流产与患者年龄、流产史、孕周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染色数目异常与染色混合嵌合均是稽留流产重要原因,同时稽留流产发生与患者高龄、多次流产史、早期妊娠密切关系。

  • 标签: 稽留流产 FISH技术 染色体非整倍体 高龄孕妇 流产史 早期流产
  • 简介:本文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山丹新麦草幼苗进行染色加倍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处理浓度和时间是0.10%秋水仙素处理24h四倍诱变率最高,达62.5%。

  • 标签: 山丹新麦草 幼苗 秋水仙素 染色体加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妊娠早期颈项透明层(nuchaltranscency,NT)增厚与染色异常相关性,评价NT增厚胎儿围产结局。方法以相同头臀径胎儿95百分位数作为NT增厚标准,收集从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到云南省第二民医院超声科进行早孕期(11-136周)筛查8712例孕妇中NT增厚回顾性随访,随访内容主要包括产前检查情况及新生儿出生后情况,新生儿随访至出生后6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分析不同NT值与胎儿围产结局关系。结果200例NT增厚病例中2例自然流产,5例染色异常,2例重型地中海贫血,3例心脏结构异常,10例其他结构异常。胎儿异常率为11%,胎儿染色异常率为2.5%。结论NT增厚与染色异常及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胎儿NT越厚,胎儿异常明显增加,不良妊娠结局显著增加。

  • 标签: 颈项透明层 染色体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孕不育患者表型与染色核型异常关系,分析染色畸变频率分布和类型。方法选自2009年3月-2011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840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对核型异常染色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40例患者经分析出现106例核型异常染色,检出率为12.62%,其中常染色异常51例,占48.11%,性染色异常55例,占51.89%。临床表现多为性生殖器发育不良、原发或继发闭经、自然流产、胚胎停育、无精、少精等症状。结论染色核型异常是导致不孕不育重要原因,患者若久治不愈,可检查染色核型,以尽早发现不孕原因,对症治疗。

  • 标签: 不孕不育 染色体 核型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郑州地区1-3岁釉质发育不全儿童骨源性碱性磷酸检测分析。方法利用骨源性碱性磷酸试剂盒对郑州及周边地区前来本院就诊1-3岁213名临床初筛发现有不同程度釉质发育不全症状者,进行儿童骨源性碱性磷酸检测。结果213名受检儿童中骨源性碱性磷酸≤200u/L者仅13例,占6.10%;200u/L—250u/L者84例,占39.44%;250u/L—300u/L者112例,占52.58%;≥300u/L者4例,仅占1.88%。结论儿童骨源性碱性磷酸检测可作为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儿童釉质发育不全监测指标之一。

  • 标签: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釉质发育不全 儿童 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