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卧位曲大腿蹬足体位对产妇分娩第二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且无严重合并症的初产16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取半卧位曲大腿蹬足体位,对照组取仰卧位。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半卧位曲大腿蹬足体位可缩短产妇第二产程时间,降低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

  • 标签: 分娩 体位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产程中应用自由体位,对照组应用常规体位,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降低。结论产程中应用自由体位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明显加速产程进展,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产程进展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产程早期体位干预对初产妇自我效能、分娩控制感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168例足月妊娠胎先露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孕妇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前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产前给予早期体位干预。干预前后应用自我效能量表、分娩控制感量表对两组孕妇自我效能及分娩控制感进行评价,观察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及分娩控制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阿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产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程早期体位干预能有效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及分娩控制感,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缩短产程,减少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早期体位干预 初产妇 自我效能 分娩控制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妇产科产程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妇产科分娩的孕妇2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由导乐师音乐全程陪伴,同时分娩时根据孕妇不同需求采用自由体位;与此对比对照组没有导乐陪伴,分娩时主要采用平躺体位。比较两组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的时间,以及产程中用药和剖宫产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100例患者中有10例采用剖宫产,对照组中有18例采用剖宫产。实验组自然分娩的产妇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所用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另外用药也明显比对照组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导乐陪伴和自由体位的联合运用在妇产科孕妇分娩过程中对于减少剖宫产的发生率以及缩短分娩时间和减少用药量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导乐陪伴 自由体位 剖宫产 分娩
  • 简介:摘要探讨初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对分娩效果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产妇产程及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4年1—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应随机数字为偶数者为观察组,奇数者为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产妇给予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分娩方式。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和分娩结局,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分别为(332.49±105.46)min、(39.91±19.32)min、(12.57±5.32)min,与对照组相比,各产程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例数为41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剖宫产例数9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可以缓解产痛,提高产妇的分娩控制感,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分娩球 自由体位 产程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跃早期人工破膜对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200例初产妇,其中活跃早期人工破膜产妇100例,未进行人工破膜产妇100例,把人工破膜产妇命名为观察组,未经人工破膜产妇命名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变化和母婴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活跃期时间和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自然生产产妇多于对照组,剖宫产和产钳助产妇产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生产后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活跃早期进行人工破膜,对新生儿和产妇无不良影响,可缩短活跃期,加快产程,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活跃期 产程 人工破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娩体位在第二产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于本院怀孕40-43周经阴道头位分娩的初孕妇8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产妇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仰卧式膀胱截石位进行分娩;观察组当在第二产程以后,分娩体位采用适时半卧位结合膀胱截石位。结果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疗效,得出观察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5%),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今后的科技医疗研究中,应该在第二产程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选择适合产妇的体位。尽可能在分娩过程中让产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第二产程 分娩体位 应用效果 观察
  • 简介:目的分析体位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产妇第二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足月产妇、U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分娩干预,观察组接受体位干预联合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69.49%明显高于对照组50.85%,阴道助产率6.78%明显低于对照组15.25%(P〈0.05);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69%vs13.56%,3.39%vs15.25%)(P〈0.05)。结论:体位干预联合心理护理有助于缩短产妇的第二产程,增加顺产率,保障母婴分娩安全。

  • 标签: 第二产程 体位干预 心理护理 分娩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活跃早期人工破膜对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2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2例。对照组产妇未给予人工破膜干预,研究组在活跃早期时行人工破膜干预。观察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95.10%,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活跃期至胎儿娩出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0.98%,略低于对照组的5.88%(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跃早期人工破膜利于医务人员掌握羊水性状,继而间接掌握胎儿的宫内情况,加快产程进展,保证自然分娩结局。

  • 标签: 活跃早期 人工破膜 产程 分娩结局
  • 简介:目的评价体位摆放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体位摆放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摆放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体位摆放护理 脑卒中 偏瘫 早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产妇第二产程采用不同体位下自主用力分娩对母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足月初产妇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实施自由体位自主用力分娩,对照组48例实施平卧位自主用力分娩,对比评价两种分娩方式对母婴的临床效果。结果在第二产程时间、产妇自主用力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出血量,观察组则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会阴侧切1例(2.08%)、无宫颈水肿发生、会阴I度35例(72.92%)、会阴II度3例(6.25%)、会阴完整10例(20.83%)。对照组中,会阴侧切5例(10.42%)、宫颈水肿2例(4.17%)、会阴1度29例(60.41%)、会阴II度8例(16.67%)会阴完整4例(8.33%)。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宫颈水肿率、会阴裂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会阴I度率、会阴完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第二产程实施自由体位自主用力分娩效果显著,有助于分娩质量的提升;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产妇 第二产程 自由体位 自主用力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体位摆放及关节锻炼在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资料为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脑卒中导致偏瘫患者,共68例,将全部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治疗,包括对患者采取良肢体摆放以及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和FMA指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Barthel指数和FMA指数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中,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恢复期,对其采取相应的体位摆放和关节锻炼,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恢复情况,同时可以将并发症减少,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体位摆放 关节锻炼 脑卒中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采取随机实验法,将我院收治的1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体位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干预施。结果经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体位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体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正确舒适的手术体位是保证手术成功与患者康复的关键。提高手术成功率是安置手术体位的目的。然而,一些术中体位的危险因素会导致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所以,术中体位护理干预在手术过程中预防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术中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与术中的体位护理进行综述。

  • 标签: 术中体位 并发症 危险因素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