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门诊的高危孕产妇高危主要原因。方法搜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孕产妇2530例,有47例为高危的孕产妇,占比为1.86%,对高危孕产妇高危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各种高危因素中,年龄因素的孕产妇占比较大,与其他因素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对本次的47例高危孕产妇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以后,同时对高危孕产妇的分娩结果进行追踪,有27例孕产妇行剖宫产术分娩,占比为57.45%;18例孕产妇顺产,占比为38.30%;1例孕产妇中新生儿出现窒息,占比为2.12%;1例围产儿死亡,占比为2.12%。结论年龄、身高、体重等属于常见高危因素,为了保证孕产妇安全,需要医务人员对各种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并分析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5年9月~2016年9月出现的32例护理缺陷情况,并对32例护理缺陷情况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错注、多注、漏注有12例,占37.5%,核对医嘱4例,占12.5%,发错口服药3例,占9.38%,责任心不强致褥疮发生4例,占12.5%备皮不合要求,致手术不能按时进行3例,占9.38%,输液渗漏,局部肿胀面积大于4cm×4cm3例,占9.38%,孕妇胎位没有查清楚,影响处理3例,占9.38%。结论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加强质量管理,合理排班,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培养,保持相对稳定的护理队伍,减少护理缺陷。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发生窒息的产科原因,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病原因,并探究治疗体会。结果脐带因素、产程异常、羊水异常、妊娠合并症、早产、胎膜早破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发生原因。对35例患儿予以及时抢救治疗,34例患儿治疗有效,恢复正常呼吸,治疗有效率为97.14%,1例患儿治疗无效后死亡。结论孕产妇要定期接受产检,查看脐带、羊水、妊娠合并症的发生情况,对于有新生儿窒息发生危险的高危产妇予以针对性处理,并做好抢救准备,对于产后发生窒息的新生儿立即展开抢救,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病情对患儿造成的损害,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产后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选择在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我院产科内收治的出血性休克患者中的30名,并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病史和治疗情况。进一步分析诱发患者出血性休克的原因,结合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治疗过程中疗效和患者评价进行详细记录。结果30例患者中产后子宫收缩乏力造成出血性休克的有12例,生殖道裂伤8例,胎盘因素7例,凝血功能障碍3例。治疗后29例抢救成功,1例患者应家属要求转至上级医院治疗。结论首先临床产科医生应详细了解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以针对临床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以实现快速有效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科阴道分娩后出血原因与护理措施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35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阴道分娩组,并选取同期进行剖宫产的350例产妇为剖宫产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阴道分娩后的出血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导致阴道分娩后出血的原因包括25例宫缩乏力,所占比例54.35%;胎盘因素12例,所占比例26.09%;软产道损伤6例,所占比例13.04%;凝血功能障碍2例,所占比例4.35%;其他1例,所占比例2.17%;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患者产后出血率的对比,(13.14%VS12%),(P>0.05)。结论产科阴道分娩后出血的原因包括宫缩乏力与胎盘因素等,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以及相应治疗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31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产科患者出现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并总结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结果产后子宫收缩乏力、生殖道裂伤、胎盘因素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是引起产科患者发生出血性休克的主要临床原因。经过有效治疗后,29例患者抢救成功(93.55%),有2例患者家属要求患者转至上级医院接受治疗。结论医院产科临床医师要对患者发生出血性休克问题的临床原因做到全面掌握,加强对患者的防治工作,在掌握临床原因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治疗,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护理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对应的干预控制策略。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在2015年到2016年间收治的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并制定对应的解决措施。结果通过对2015年院内发生感染的妇产科患者进行统计发现,其发生感染的几率为4.06%,患者中的主要感染症状为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此外还有手术切口感染等。根据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制定干预控制对策,在2016年,我院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妇产科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感染几率大大降低,且两组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患者的院内感染,其属于可控可防的情况,通过制定无菌制度和加强对病区内进行消毒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患者的感染几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妇进行分娩时的出血情况进行因素上的研究,对子宫出血点的位置进行病理上的分析,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对产科的因素进行理论上的检验,让产妇分娩时的生命危险系数得到降低。方法在某医院选取50例患者,进行实验上的研究调查,这些患者的基本症状都是分娩的过程中子宫出血,解决出血问题的对策是将患者的子宫进行切除处理。本次医学实验采用的方法是回顾性分析法,在实验的过程中将患者的资料进行数据上的回顾分析。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将子宫出血的位置与原因进行查找,结果在子宫出血病理中,宫缩乏力9例,胎盘因素26例,子宫切口感染6例及其他9例,且出血量在500~1500mL的有2例,占4.0%,1500~2500mL的有9例,占18%,2500~3000mL的有17例子,占34%,>3500mL的有22例,占44%。在子宫切除主要指征中,胎盘因素为主要因素,占52%。结论对产科子宫出血的病理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排查与明确,可以有针对性的将问题的根源进行查找,让孕妇的发病率得到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科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8月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195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1950例孕产妇中出现产后出血的孕产妇59例,发生率为3.03%,产后出血的孕产妇59例中实施子宫切除术的患者3例,发生率为5.08%。3例实施子宫切除术的孕产妇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出现,3例孕产妇共孕育5名胎儿,存活4例,存活率为80%;死亡1例,死亡率为20%。阴道分娩分娩产妇与剖宫产孕产妇的子宫切除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产妇与初产妇的子宫切除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胎妊娠孕产妇与单胎妊娠孕产妇的子宫切除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后大出血孕产妇在实施各种常规治疗手段仍无法有效止血的情况下,行子宫切除术虽然能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但预后大幅度降低了孕产妇的生活质量,应加强围生期的宣教工作,有效减少子宫切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