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时会阴侧切对其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医院产科住院并分娩的产妇256例,其中经阴道分娩时行会阴侧切术的128例产妇为观察组,另128例同期行非侧切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于产后42d时对产妇的临床症状及盆底功能进行检测评估,对比2种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产后42d时,2组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性功能障碍和会阴疼痛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力正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会阴侧切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损伤较重,临床上应严格规范会阴侧切的手术指征,避免滥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妇女分娩后盆底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行阴道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共有50例,分娩后单以Kegel训练进行干预;观察组包含50例,分娩后早期给予盆底康复治疗。详细记录干预前、后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盆底肌力0级、Ⅰ级率显著低于参照组,Ⅳ级、Ⅳ级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产妇分娩后的盆底肌功能,值得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针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2014年6月~2016年9月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106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盆底康复治疗仪;观察组53例,盆底康复治疗仪+针灸,记录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治疗的总有效率、症状状况等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106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针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症状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针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能够使治疗的有效率显著提高,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尿急、夜尿等症状,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得到改善,临床价值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结构功能及压力性尿失禁(PF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70例,根据分娩方式将所有产妇分为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各35例。对比两组盆底功能评分、肌力受损情况及PFD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肌力受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剖宫产组盆底功能评分在产后6周、12周时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显著(P<0.05),但24周时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组PFD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均可对产妇盆底结构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且阴道分娩发生PFD的风险更大,产后应尽早行盆底肌肉锻炼,恢复盆底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像学特点,并对全盆底重建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6年7月43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并对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3例患者中,MRI影像学检查表明,横断面、冠状面图像均未出现明显肛提肌薄弱,部分患者存在局限性盆腔器官膨出现象;本组患者中,全盆底重建手术(n=20)术中出血量较阴式全子宫切除术(n=23)少,且排尿症状改善优于全子宫切除术(P<0.05),但是全盆底重建手术费用较高。结论MRI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病变情况,对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意义重大。全盆底重建手术具有临床使用优势,但是费用较高,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实际经济状况加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