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纤维乳腺导管内窥镜在治疗乳腺导管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乳腺导管占位性病变患者,术中均经乳腺导管内窥镜辅助定位,并将术前经乳腺导管内窥镜检查的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对患者随访24个月。结果42例患者中术前经乳腺导管内窥镜诊断为24例乳腺导管乳头状瘤,17例乳腺导管乳头状瘤病,1例乳腺导管癌,无炎性病变者,术后与病理结果比较显示诊断总符合率为90.48%(38/42)。患者均在纤维乳腺导管内窥镜下行手术治疗,病灶切除准确。患者出院后随访24个月,均未复发及乳头溢液发生。结论纤维乳腺导管内窥镜诊治乳腺导管占位性病变,可使病变部位在直视下确定,能较为准确的判断病变性质,辅助手术定位准确,提高手术疗效。
简介:目的:探讨对比超声与钼靶摄影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妇科收治的已经病理学证实的乳腺导管内癌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与钼靶摄影检查诊断,观察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超声检查显示:边界与周边组织界限不明确及存在不规则实性肿块17例,边界清晰且肿块呈规则形状患者13例,囊性肿块7例,无超声表现患者28例,分别占比26.2%、20.0%、10.8%、43.1%;钼靶摄影检查显示:边界不规则且存在高度密影患者22例,出现丛样微小钙化点患者27例,无表现患者16例,分别占比33.8%、41.5%、24.6%;超声检查、钼靶摄影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6.9%、75.4%,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钼靶摄影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应用价值要高于超声检查,但是当对结果存在疑问时,可联合超声检查进行核实,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诊PCI联合抽吸导管内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急诊PCI治疗的35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术中是否应用抽吸导管及是否导管内给药治疗分为抽吸导管给药组、抽吸导管静脉给药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术后hs-CRP、NT-proBNP、心脏彩超(EF、LVEDd)指标,术中采集TIMI血流分级指标,随访统计心脏不良事件,采用SPSS11.0进行各组间比较分析。结果术中应用抽吸导管两组TIMI血流分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hs-CRP、NT-proBNP、心脏彩超(EF、LVEDd)指标以及心脏不良事件各组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抽吸导管内给药组各项指标优于应用抽吸导管静脉给药组。结论应用抽吸导管并且通过抽吸导管给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明显优于应用抽吸导管静脉给药治疗,显著优于单纯急诊PCI治疗。
简介:目的探讨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恶性病变与常见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声像特征差异.方法选取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乳头状癌34例,乳腺黏液癌39例,同期诊断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00例,对3组患者的术前超声声像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乳腺乳头状癌、乳腺黏液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像特征差异.结果乳腺乳头状癌的病灶直径≥2cm(76.47%)、边界清晰(52.94%)、边缘无毛刺(73.53%)、后方回声不衰减或增强(82.35%)、病灶内部等回声(35.29%)、无微小钙化灶(55.88%)的比例均高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黏液癌的病灶边缘无强回声晕(79.49%)、后方回声不衰减或增强(84.62%)、病灶内部混杂回声(64.10%)、病灶内部等回声(25.64%)、无微小钙化灶(74.36%)的比例均高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乳头状癌、乳腺黏液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像特征存在差异,可以作为术前鉴别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穴位按摩配合通乳方治疗产后急性乳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120例足月产后急性乳胀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B、C、D四组,A组产妇采取穴位按摩配合通乳方治疗,B组给予通乳方治疗,C组通过实施穴位按摩诊治,D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观察四组患者的开始泌乳时间、泌乳量以及乳房肿胀程度,分析比较四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A组产妇的开始泌乳时间为(25.5±3.0)h,较B、C、D三组产妇的开始泌乳时间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产妇的泌乳量较其他三组产妇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的0级乳房肿胀程度的例数为19例,较B、C、D三组产妇的例数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分别较B、C、D三组产妇的总有效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通乳方治疗产后急性乳胀,能够缩短开始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显著缓解乳房肿胀程度,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换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unneledcuffedcatheters,TCC)时,采用原位换管方式的可行性,并对两种换管方式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在泰兴市人民医院使用TCC作为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患者,因故不能使用原TCC须行TCC更换,共更换TCC24例次,其中常规原位换管组10例,改良原位换管组14例;比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征,术后感染发生例数。结果原位换管二组24例均成功,常规组术中见1例心律失常,两组未见空气栓塞、血气胸及血肿形成并发症,改良原位换管组出血量,手术用时小于常规原位换管组。结论改良的原位更换TCC操作简单、安全、可避免新的血管损伤,延长TCC的使用,同时出血少,手术用时短,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发生导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植入中心静脉导管病人112例,收集病人一般资料,对比有无导管并发症发生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情况,有差异项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发生导管并发症影响因素,讨论护理要点。结果所有研究对象中发生导管并发症病人78例,占69.64%。有无导管并发症发生研究对象在导管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破损和血栓情况均有差异,P<0.05。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导管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破损和出现血栓情况均是出现导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论引发导管并发症影响因素较多,进行针对性导管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