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主动瘤破裂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心病的0.31%~3.56%,本病发病率东方高于西方,早期诊断并手术治疗可治愈。目的讨论主动瘤破裂患者临床诊疗。方法根据患者病史与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原则为瘤破裂一旦确诊,应积极手术。本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诊断明确后,应及早在体循环直视下作破裂口修补术。

  • 标签: 主动脉窦瘤破裂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主动瘤破裂在临床并不常见,但其预后凶险不易控制,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通过手术封堵缺口,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因此积累该病的诊断经验以提高诊断准确率、缩短确诊时长、为尽早手术争取时间意义重大。另外术前准备护理及术中引导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术后长期护理情况、评估预后的康复过程也十分重要。本文将从主动瘤破裂的概述、治疗方式及护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主动脉窦 主动脉疾病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主动瘤破裂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因是否合并室缺而具有较大区别。因此护理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根据患者不同特点实施护理,以提高手术后的护理质量。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脉窦瘤破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根部修复术在累及主动的急性A型主动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因夹层累及主动主动根部直径小于45 mm而行主动根部修复术的ATAAD患者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分为夹层累及≤1个主动(A)和累及>1个主动(B)两组。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前基线情况、影像学特征和术后结果的比较,分析主动根部修复方法在部累及的ATAAD中的有效性。结果经过筛选,155例患ATAAD患者纳入研究,其中A组100例,B组55例。两组患者的术前基线情况、住院30天内死亡比例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随访(49.1±14.6)个月,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92.0%对89.5%,P=0.61)。两组患者主动根部直径与术前相比无明显进行性扩张,A组(38.1±3.6)mm对(37.9±3.5)mm,P=0.92;B组(38.4±4.1)mm对(38.3±3.6)mm,P=0.74。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主动瓣反流均无明显加重,具有较好的疗效。结论主动根部修复技术可尝试用于夹层累及1个以上主动的ATAAD患者,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根部修复 主动脉窦
  • 简介:【摘要】目的 报告1例主动成形+CABG术后患者并发脑梗死患者术后为误吸高危患者的护理过程,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患者具体的临床表现及具体情况,针对评估的临床表现及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前提是在不违背大血管与搭桥患者术后护理的整体方向上,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护理过程中注意在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皮肤、营养状况的基础上,针对患者误吸高危状态,实施个性化护理,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通过给予1例主动成形+CABG术后患者并发脑梗死患者术后为误吸高危患者的个体化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加速了患者康复,护理效果明显。

  • 标签: 大血管术 搭桥术 误吸高危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主动瘤破裂的手术护理配合。28例主动瘤破裂患者均予以手术治疗,达到闭合瘤,除去囊袋,避免损伤周围的重要组织结构,矫治伴发畸形的目的。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病情,加强和医生的沟通,了解手术步骤,准备好手术中所有需要一切物品。术中洗手护士密切关注手术进程和方式,严格无菌操作,灵活、主动配合。巡回护士积极配合麻醉和手术医生,精确监测鼻咽温、肛温,调控室温及温控垫同步复温,有效缩小了组织温差,使均匀升温,缩短了转机和手术时间。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心脏自动复跳率100%。做好手术全过程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主动脉窦瘤 手术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4例合并中、重度主动瓣关闭不全,14例合并中-重度主动瓣关闭不全,(6)术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血压、尿量的变化

  • 标签: 主动脉窦 例主动脉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用带主动人工血管行DavidⅠ术治疗主动根部瘤方法及疗效.方法6例主动根部瘤病人用带主动人工血管行DavidⅠ术,同期手术包括二尖瓣置换术、成形术和降主动腔内覆膜支架各1例.结果体外循环时间158~299min,平均(237.7±19.7)min,主动阻断时间136~250min,平均(179.3±16.7)min.深低温停循环1例,时间15min.全组无住院死亡,术后并发症包括渗血3例,均经再次开胸缝合止血,其中1例并发纵隔炎,用抗生素治愈.本组随访时间9~27月,平均(17.5±3.0)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无与心脏相关并发症和再手术.结论用带主动人工血管行DavidⅠ术早期结果满意,其安全性和耐久性需更长期研究.

  • 标签: 主动脉瘤 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再植术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简介:摘要为了总结管交界(STJ)成形术治疗继发于升主动瘤或扩张所致主动瓣关闭不全(AR)的技术和疗效,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我们于2008年1月至2019年6月对68例继发于升主动瘤或扩张所致AR的患者施行了STJ成形术,术前中度AR 46例,重度AR 22例,瓣环直径(23.6±1.4)mm,部直径(36.3±3.6)mm,升主动直径(53.6±10.2)mm,65例升主动置换人工血管直径为22~28 mm,其中24 mm、26 mm占54例,升主动成形术3例。同期手术包括全弓置换7例、二尖瓣和/或三尖瓣手术9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5例。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纠正AR效果,术后随访3~116个月,平均(36.7±18.3)个月。全组手术死亡2例,术毕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AR轻度以下47例,无中度AR。51例在术后3~6个月随访期间超声心动图显示中度AR 5例,轻度或以下46例。随访超声心动图3年的42例患者中,中度AR 3例,轻度或以下AR 39例。STJ成形术对于继发于升主动瘤或扩张所致的AR有优良的早、中期效果,轻度反流的主要原因是瓣叶小体的局部增厚对合欠佳所致。判断AR是由单纯STJ扩张所致、选择合适的STJ缩小直径、以及均匀缩小STJ的直径是重要的手术技术和影响疗效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我院收治的先天性主动瘤25例,手术22例,病死率4.54%,非手术3例,病死率33.3%。认为出现心衰和合并亚急性心内膜炎者应急诊手术以减少病死率,左心减压引流有利于心肌保护,保证修补无遗漏,中度以上主动关闭不全者须行主动替换或成形术。瘤较大或合并室缺提倡补片修复。

  • 标签: 主动脉窦瘤破裂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主动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8例患者,年龄17~44岁.其中5例为主动右冠状动脉瘤破裂入右心室,破口直径2.5~13mm;2例为主动右冠状动脉瘤破裂入右心房,破口直径4~8mm;1例为主动无冠状动脉瘤破裂入右心室,破口直径6mm.7例为先天性,1例为获得性(医源性).通过建立股动脉-主动瘤破口-右心室(或右心房)-右心房-股静脉的轨道,透视下经股静脉置入合适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所选择的封堵器直径较破口大(2~5mm).结果5例患者封堵成功,无并发症发生.随访2~4年,5例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消失,超声证实封堵器形态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栓塞、细菌性心内膜炎、主动瓣反流等发生.1例封堵后1周封堵器脱落,脱入右下肺动脉,转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同时行主动瘤修补.1例因破口大置入封堵器后影响右冠状动脉开口,放弃介入治疗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置入封堵器后因主动瓣反流,放弃封堵治疗继续观察.结论术前选择合适的患者,经导管主动瘤破口封堵术为一种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远期疗效良好,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 标签: 动脉瘤 VALSALVA窦 封堵
  • 简介:[摘 要] 目的 总结我院采用Ozaki主动瓣膜成形术治疗主动瓣疾病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5例主动瓣病变患者, 均于全身麻醉下接受Ozaki主动瓣膜成形手术。手术室器械护士术前熟知手术方案及步骤,提前准备Ozaki瓣膜修复器械,配合自体心包或牛心包瓣叶制作及缝合等手术步骤。巡回护士准备好心包固定液,准确记录戊二醛浸泡和冲洗时间。结果 6例主动瓣病变患者均手术修复成功取得满意效果,无围术期死亡、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复查超声心动图,主动瓣血液动力学纠正效果满意。 结论 手术室护士熟知并掌握 Ozaki主动瓣膜成形术的方法及技术特点,护理配合应注意心包瓣叶制作的关键步骤,以及戊二醛溶液的配制及术中妥善管理,协助外科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 标签: [] Ozaki主动脉瓣膜成形术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手术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主动瘤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或介入治疗证实为主动瘤破裂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声像图表现。结果20例主动瘤破裂患者中,右冠瘤破入右室流出道9例、右冠瘤破入右室3例、右冠瘤破入右房1例、无冠瘤破入右房7例。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11例,主动瓣关闭不全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三尖瓣关闭不全4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超声心动图均清楚显示20例主动瘤破裂患者破口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及破入部位。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瘤破裂的特异性强,且简便、准确,可作为诊断主动瘤破裂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窦瘤 破裂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皮球囊主动成形术(PBAV)治疗儿童先天性主动瓣狭窄(CAS)的疗效及远期预后,初步探讨术后明显的主动瓣反流(AR)及再干预的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选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儿科接受PBAV术的CAS患儿(年龄≤18岁)。收集纳入患儿的人口学、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及PBAV手术资料。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后1、6、12个月及此后每隔1年对患儿进行随访,终点事件包括明显的AR和再干预。其中,再干预定义为因各种原因需对瓣膜进行任何一种干预,包括再次PBAV、外科瓣膜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明显的AR定义为TTE测得AR≥3级。收集研究结束前的最后一次TTE检查结果。绘制纳入患儿的远期无明显的AR和无再干预生存率的Kaplan-Meier曲线,并采用Cox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CAS患儿PBAV术后明显的AR和再干预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最终纳入55例CAS患儿,年龄4.6(1.6,6.5)岁,男童37例(67.3%)。术后即刻跨主动瓣压力阶差低于术前[(38.5±18.5)mmHg(1 mmHg=0.133 kPa)比(80.3±30.6)mmHg,P<0.001]。手术成功率为89%(49/55)。18例患儿术后即刻出现AR,其中AR≥3级者3例。6例患儿于院内出现并发症(死亡2例、一过性心律失常2例、股动脉栓塞2例)。最终50例完成远期随访,随访时间为6.2(3.4,8.5)年。随访期间20例患儿发生明显的AR,术后5年和10年无明显的AR生存率分别为53%和19%。11例患儿接受再干预(瓣膜成形术4例,瓣膜置换术7例),术后5年和10年无再干预生存率分别为87%和6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即刻AR(HR=2.398,95%CI 1.007~5.712,P=0.048)是远期明显的AR的危险因素;术后残余压力阶差≥35 mmHg(HR=4.747,95%CI 1.116~19.329,P=0.030)和术后即刻AR(HR=5.104,95%CI 1.083~24.065,P=0.039)是远期再干预的危险因素。结论PBAV治疗儿童CAS安全、有效,但需留意远期明显的AR的发生。术后即刻AR是远期再干预和明显的AR的危险因素,较高的术后残余压力阶差是远期再干预的危险因素。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儿童 预后
  • 简介:对于钙化性主动瓣狭窄的研究支持其为一种活动性病变过程,但是前瞻性随机试验尚未揭示药物治疗能够预防疾病的进展在主动瓣狭窄和高血压成年患者中,药物治疗应该从小剂量开始,必要时逐渐增加剂量在慢性重度主动瓣关闭不全患者中降低后负荷的一项随机试验未能显示出治疗的有益作用。针对该病变而采用降低后负荷的治疗仍然存有争议

  • 标签: 主动脉瓣疾病 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 前瞻性随机试验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药物治疗 病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