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护理。方法以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动脉瓣环与主动脉瓣环比值(GA比值),探讨GA比值在预测法洛四联症(TOF)患儿根治术中是否需要跨环补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诊断TOF并行根治术的355例患儿,其中男182例,女173例。将其分为跨环补片组与非跨环补片组,收集2组肺动脉瓣环和主动脉瓣环值,分别计算肺动脉Z-score评分和GA比值,并统计分析。结果156例患儿(43.9%)需要跨环补片,199例(56.1%)患儿未行跨环补片。跨环补片组的GA比值和肺动脉Z-score评分均小于非跨环补片组[0.45±0.12比0.54±0.15、(-1.75±0.98)分比(-0.86±1.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9、6.32,均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行跨环补片患儿肺动脉Z-score评分为-2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2(95%CI:0.64~0.76),敏感性为69%,特异性为83%;行跨环补片患儿GA比值为0.58的AUC为0.712(95%CI:0.66~0.77),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87%。结论GA比值是TOF根治中是否行TAP的简单有效的预测指标,可以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治疗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CAS)的疗效及远期预后,初步探讨术后明显的主动脉瓣反流(AR)及再干预的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选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儿科接受PBAV术的CAS患儿(年龄≤18岁)。收集纳入患儿的人口学、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及PBAV手术资料。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后1、6、12个月及此后每隔1年对患儿进行随访,终点事件包括明显的AR和再干预。其中,再干预定义为因各种原因需对瓣膜进行任何一种干预,包括再次PBAV、外科瓣膜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明显的AR定义为TTE测得AR≥3级。收集研究结束前的最后一次TTE检查结果。绘制纳入患儿的远期无明显的AR和无再干预生存率的Kaplan-Meier曲线,并采用Cox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CAS患儿PBAV术后明显的AR和再干预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最终纳入55例CAS患儿,年龄4.6(1.6,6.5)岁,男童37例(67.3%)。术后即刻跨主动脉瓣压力阶差低于术前[(38.5±18.5)mmHg(1 mmHg=0.133 kPa)比(80.3±30.6)mmHg,P<0.001]。手术成功率为89%(49/55)。18例患儿术后即刻出现AR,其中AR≥3级者3例。6例患儿于院内出现并发症(死亡2例、一过性心律失常2例、股动脉栓塞2例)。最终50例完成远期随访,随访时间为6.2(3.4,8.5)年。随访期间20例患儿发生明显的AR,术后5年和10年无明显的AR生存率分别为53%和19%。11例患儿接受再干预(瓣膜成形术4例,瓣膜置换术7例),术后5年和10年无再干预生存率分别为87%和6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即刻AR(HR=2.398,95%CI 1.007~5.712,P=0.048)是远期明显的AR的危险因素;术后残余压力阶差≥35 mmHg(HR=4.747,95%CI 1.116~19.329,P=0.030)和术后即刻AR(HR=5.104,95%CI 1.083~24.065,P=0.039)是远期再干预的危险因素。结论PBAV治疗儿童CAS安全、有效,但需留意远期明显的AR的发生。术后即刻AR是远期再干预和明显的AR的危险因素,较高的术后残余压力阶差是远期再干预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现已成为治疗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重要手段。TAVR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我国患者具有年龄较轻、解剖结构更为复杂等特点,这增加了TAVR的难度,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更是一大难点。这一挑战性解剖特点对术前规划、术中操作及瓣膜器械的设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使用的TAVR瓣膜绝大多数仍是第1代瓣膜,临床上TAVR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亟须规范,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特编写该建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J-Valve™支架瓣膜行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TAVR)术治疗高危单纯无钙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危单纯无钙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资料,共15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国产J-Valve™系统为患者行TAVR术。经过细致的术前评估(包括术前访视、熟悉仪器设备、介入耗材设备等)、术中流畅的手术配合[包括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术中患者体温保护、X线防护、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的监测以及支架瓣膜的装配等]和术中安全管理(包括防止输送器移位和动脉置管的护理等)。观测患者术中是否使用心肺转流、发生心室快速起搏、中转行常规体外循环下TAVR术,是否有冠状动脉阻塞、植入瓣膜是否有移位,有无瓣膜内狭窄及瓣周漏等情况发生,观测术后即刻平均主动脉瓣跨瓣压差;患者在ICU是否顺利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术中平均出血量、患者在ICU时间和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射血分数以及是否存在瓣周漏等;了解患者心功能分级、活动耐量以及是否存在胸闷、心绞痛等症状。结果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TAVR术,未使用心肺转流、未发生心室快速起搏,无中转行常规体外循环下TAVR术,未发生冠状动脉阻塞或植入瓣膜移位,未见瓣膜内狭窄及瓣周漏等情况。术后即刻平均主动脉跨瓣压差为[5.8(4.9,12.9)] mmHg(1 mmHg=0.133 kPa)。所有患者在ICU均顺利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0.0 (100.0, 500.0)]mL,患者在ICU时间为(1.2±0.4) d,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为[19.0 (8.5, 23.5)] h,平均射血分数为(56.2±15.6)%,仅有2例患者存在微量瓣周漏。末次随访中,10例患者心功能Ⅰ级,4例为Ⅱ级,1例为Ⅲ级;患者的活动耐量都较术前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胸闷、心绞痛等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手术室护士正确掌握TAVR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各项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中与外科医师密切配合,是患者手术成功的保证。
简介:摘要1例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69岁男患者,接受一期经心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和经股动脉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使用单分支覆膜支架,近端锚定区为Zone 2,微创Castor支架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同时单分支重建。左前胸外侧切口,经心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术前CT评估选择27 mm J-Valve瓣膜,释放过程中未发生瓣膜移位等问题。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情平稳。CT及超声心动图复查均显示良好的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比较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BAV)与三叶式主动脉瓣(TAV)狭窄的中期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TAVR治疗且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依据主动脉CT血管成像结果将纳入患者分为BAV组和TAV组。主要终点为1年全因死亡和卒中组成的复合事件,次要终点为1年TAVR相关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终点事件发生率及超声心动图测得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间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入选49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年龄(73.6±6.3)岁,男性25例(51.0%)。其中BAV组32例,TAV组17例,随访时间为466(390,664)d。BAV组与TAV组患者的1年期全因死亡和卒中组成的复合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2/32)比5.9%(1/17),P=1.00];Kaplan-Meier曲线亦显示该复合事件在两组的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03,95%CI 0.09~11.24,Log-rank P=0.98)。两组的1年期全因死亡、卒中、心肌梗死、严重出血、主要血管并发症、新发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及永久起搏器置入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急性肾损伤(2级或3级)。两组术后1年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接受TAVR治疗的BAV与TAV狭窄患者的中期预后相似,但研究结论尚需大样本临床研究的长期随访进一步验证。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6至11月应用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5例近弓部主动脉病变的诊疗经验,5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6、18个月复查CTA均显示主动脉塑形良好,所有支架形态良好,分支支架通畅,无内漏发生。我们认为主动脉分支支架避免了复合手术带来的手术创伤、烟囱技术比较高的内漏发生率、开窗技术支架稳定性较差等缺点,具有标准的术式,有很合理且精确的定位、释放方式,是一种左锁骨下动脉的重建新方法,但其手术操作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术者不断地总结经验,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为2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胎儿成功实施了胎儿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FAV)。2例胎儿分别于24周和28周胎龄被诊断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随访期间均有向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发展的趋势,分别于32周和30+4周胎龄接受FAV,取得技术成功。本文对FAV的适应证、操作要点及随访预后进行介绍分析,为该技术进一步发展积累经验。
简介:摘要比较单纯血管翳清除术与传统二次瓣膜置换手术在治疗主动脉机械瓣血管翳形成患者的短期临床疗效差异。2015年3月至2019年10月,共26例患者(女性18例)因主动脉机械瓣置换术后血管翳形成导致瓣膜失功,根据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血管翳清除组(接受单纯血管翳清除术)与瓣膜置换组(接受传统二次瓣膜置换手术)。本研究着重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特征,并对其进行随访,以评估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人工瓣膜血管翳上的疗效差异。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接受择期手术治疗,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手术8例,三尖瓣修补术15例(置换3例,成形12例),主动脉根部手术2例,术后无早期不良事件发生。血管翳清除组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28.7 min对179.7 min,P<0.05)及升主动脉断时间(74.2 min对132.7 min,P<0.05)均显著少于瓣膜置换组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更低,两组患者在其他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传统二次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相比,单纯血管翳清除术式能够明显减少体外循环时间、大幅降低转机过程带来的全身炎症反应、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短期内无明显不良影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创新型手术方式,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调查。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先天性二尖瓣-主动脉瓣间纤维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 of the mitral aortic intervalvular fibrosa,PMAIVF)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评价超声对PMAIV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经CTA、MRI及外科手术证实的4例PMAIVF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结果PMAIVF声像图特征为二尖瓣与主动脉瓣间的囊袋样膨出,与左心室流出道交通,收缩期血流进入瘤内,瘤体膨起;舒张期血流返回入左心室,瘤体塌陷。4例患儿中,超声诊断符合3例,误诊为左心房内二尖瓣前瓣根部占位1例。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诊断PMAIVF,但容易误诊,需要与主动脉瓣周脓肿、心房内占位、冠状动脉瘘等相鉴别。
简介:摘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一种少见的并发症。该文报道1例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诊断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继发于主动脉瓣周脓肿压迫,表明心脏CTA能够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主动脉窦、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病变范围和程度,有助于临床诊疗决策的制定。
简介:摘要为了总结窦管交界(STJ)成形术治疗继发于升主动脉瘤或扩张所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的技术和疗效,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我们于2008年1月至2019年6月对68例继发于升主动脉瘤或扩张所致AR的患者施行了STJ成形术,术前中度AR 46例,重度AR 22例,瓣环直径(23.6±1.4)mm,窦部直径(36.3±3.6)mm,升主动脉直径(53.6±10.2)mm,65例升主动脉置换人工血管直径为22~28 mm,其中24 mm、26 mm占54例,升主动脉成形术3例。同期手术包括全弓置换7例、二尖瓣和/或三尖瓣手术9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5例。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纠正AR效果,术后随访3~116个月,平均(36.7±18.3)个月。全组手术死亡2例,术毕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AR轻度以下47例,无中度AR。51例在术后3~6个月随访期间超声心动图显示中度AR 5例,轻度或以下46例。随访超声心动图3年的42例患者中,中度AR 3例,轻度或以下AR 39例。STJ成形术对于继发于升主动脉瘤或扩张所致的AR有优良的早、中期效果,轻度反流的主要原因是瓣叶小体的局部增厚对合欠佳所致。判断AR是由单纯STJ扩张所致、选择合适的STJ缩小直径、以及均匀缩小STJ的直径是重要的手术技术和影响疗效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受不同锚定区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对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早中期结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TEVAR治疗的147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近端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将患者分为两组:≤2 cm则支架锚定于Zone 2(Zone 2组,40例);>2 cm则支架锚定于Zone 3(Zone 3组,107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及随后每年CTA资料,评估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主要是内漏的发生率)和再次干预率。结果Zone 2组年龄低于Zone 3组[(57±9.3)岁比(61±10)岁,t=2.04,P=0.04]。全组患者随访时间(37.8±20.5)个月(范围:6~77个月)。共18例患者TEVAR术后出现并发症,Zone 2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Zone 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5%(11/40)比6.54%(7/107), χ2=11.90, P=0.001];其中10例患者发生内漏,Zone 2组内漏发生率高于Zone 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6/40)比3.74%(4/107),χ2=5.82, P=0.025]。共12例患者接受再次干预治疗,Zone 2组再次干预率高于Zone 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8/40)比3.74%(4/107),χ2=10.27, P=0.003]。结论与支架锚定于Zone 3的TEVAR比较,支架锚定于Zone 2的TEVAR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手术干预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