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过程,是医学生由学生走向医生职业生涯的重要环节。临床实习可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具体病例,可培养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

  • 标签: 肿瘤学 临床实习 带教
  • 简介:摘要肿瘤专业性强,涉及知识面广。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临床科研能力、基础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肿瘤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是肿瘤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缺乏统一的肿瘤教材及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单一、研究生培养模式堪忧等问题限制了我国肿瘤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探索肿瘤教学的建设道路中,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重点体现在编写特色的肿瘤教材及大纲、调整肿瘤教学模式、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掌握最新肿瘤进展及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等具体措施。

  • 标签: 肿瘤学 教学 改革
  • 简介:由于肿瘤发病率和在居民死亡原因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肿瘤防治一直是各国卫生领域内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对近年来肿瘤预防和治疗的新观点和新资料做了介绍,并指出循证医学、规范化和个体化在新时代的重要性。而在高发区开展研究和通过现代科学方法阐明中医药的作用是对我们民族对世界医学做出贡献的重要途径。

  • 标签: 临床肿瘤学 研究 预防 治疗
  • 简介:本书由长期从事头颈肿瘤诊治工作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周梁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董频教授编写,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9月出版发行。全书共分共24章,总论部分对头颈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头颈肿瘤临床诊断、影像诊断和病理学诊断,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在头颈肿瘤的应用,激光、冷冻和微波在头颈外科的应用,头颈外科手术的基本原则,以及头颈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等内容作了全面而详细的论述。各论部分对耳部及侧颅底肿瘤、鼻腔鼻窦及垂体肿瘤、喉部肿瘤、口咽部肿瘤、喉咽部肿瘤、鼻咽部肿瘤、颈段食管癌、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肿瘤、涎腺肿瘤、颈部良性肿瘤、颈淋巴结清扫术、恶性淋巴瘤以及头颈外科术后整复等内容的进展作了详尽的描述。

  • 标签: 头颈肿瘤学 临床诊断 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手术 眼耳鼻喉科医院 颈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第二轮通知亚洲临床肿瘤学会(AsiaClinicalOneologySociety,ACOS)、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专业委员会(ChineseSocietyofClinicalOneology,CSCO)和国家卫生部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联合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临床肿瘤杂志社和北京希思科临床肿瘤研究基金会协办的第七届亚洲临床肿瘤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临床肿瘤大会,将于2006年9月14日~18日在北京九华山庄举行。

  • 标签: 临床肿瘤学会 亚洲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CLINICAL 中国抗癌协会 专业委员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肿瘤教学中开展以为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人数为64人。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观察组接受PBL教学法。分析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差异。结果观察组学生在病历书写、技能操作、病例分析以及总成绩等各项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肿瘤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各项临床处理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考核成绩。

  • 标签: 肿瘤学 临床教学 效果 实习生 PBL模式
  • 简介:摘要:在医学领域,肿瘤是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作为临床医学中特殊的学科,临床肿瘤在众多医学院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既往多数医学院并未开设此专业,专业的肿瘤知识分散于各大临床学科中,缺乏系统的肿瘤教学。近年,许多医学院逐渐认识到肿瘤的重要性,纷纷设置了此课程,作为学生的选修甚至是必修课。基于此,本文围绕临床肿瘤教学质量的提高体会展开论述。

  • 标签: 临床肿瘤学 教学质量 提高体会
  • 简介:摘要 从中医药治瘤的临床应用状况,肿瘤临床治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抗癌中药研究有关问题思考,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色,优势和展望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认为中医药治疗肿瘤疗效肯定,方法包括个体化的中医辨证论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重视"以人为本".防止过度及不合理治疗;抗癌中药制剂研究不能忽视中医理论指导;中医药抗癌研究应坚持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特有的临床体系,制定实体瘤中医疗效评价标准,减少被动模仿西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抗癌模式。

  • 标签: 肿瘤 中药疗法 研究 评析
  • 简介:摘要在临床肿瘤教学中使用模拟教学的方法,设计个体化的模拟方案,使用形态逼真的仿真医学模体,创造模拟患者和模拟临床场景,培养学生医患沟通技巧、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和处置临床紧急情况的能力。

  • 标签: 临床肿瘤学 医学模拟 教学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现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培养具有丰富肿瘤诊疗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肿瘤专业人才,进而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预后迫在眉睫。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变,采用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结合,在肿瘤临床和教学实践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强化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介入到肿瘤临床教学中。有助于增加对肿瘤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促进医学生综合思维决策能力的形成,从而培养出合格的肿瘤专科医生,提高我国肿瘤综合诊治水平及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 标签: 肿瘤 教学模式 循证医学 多学科综合治疗
  • 简介:放射肿瘤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强调人文精神的塑造、重视临床思维的培养、加强影像诊断的训练等方面来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放射肿瘤学 教学 临床实习
  • 简介:摘要分析了当前教学医院中临床肿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对教学工作的忽视、陈旧的教学模式及教材建设的缺陷是降低教学效果的主要问题。同时,文章解析了问题的成因,初步探讨了解决之道。

  • 标签: 医学教育 临床肿瘤学 临床教学 教材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标志物的检验临床应用。方法择取2013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肺癌的40例患者,经过细胞检查、淋巴组织活检、病理检查以及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肺癌无误,将其设为研究组。择取同期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肺部良性病变的40例患者,经病理确诊,非肺癌或癌前病变,将其设为对照组。两组选取了4种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研究组(恶性肿瘤患者所在组)在4种肿瘤标志物的检验结果上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良性疾病患者所在组)与正常参考标准,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对各种肿瘤分型均有一定诊断价值,临床应根据其阳性率高低选择最适宜的肿瘤标志物,这样可以提高相应肿瘤分型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检验学 观察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标志物的检验临床运用。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的98例患者,按照患者的情况分为恶性肿瘤组患者49例,良性肿瘤组患者49例,对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对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测水平进行分析,恶性肿瘤组的CA125为45.09±1.67ng/mL,良性肿瘤组的CA125为19.08±1.36ng/mL,恶性肿瘤组的标志物检测结果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存在统计意义。同时,对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检验水平分析中,CYERA21-1中单一检测鳞癌阳性率所占比例最大57.14%,NSE的小细胞肺癌检测率最高63.64%,CEA的腺癌检测最高比例为52.94%,四种肿瘤标志物检测中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以全面提高癌症的阳性检测率,同时也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该种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检验学 临床运用
  • 简介:  【摘 要】目的:对四种眼眶神经源性肿瘤临床特征、 CT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四种疾病的影像征象和临床特征,对比三种诊断方式的价值,提升诊断准确率,指导评价预后和临床诊断。方法:收集我院自 2006年 3月至 2012年 8月期间,经过手术治疗并且具备眼眶神经源性肿瘤完备资料的 91例患者。统计眼眶神经源性肿瘤临床表现,对全部病例展开超声检查。对比四种不同神经源性肿瘤 CT征象特点。对照病例结果,比较 CT诊断、临床诊断同病理诊断的相符率。结果:对比临床表现可知,上述四种疾病在眼部疼痛、向正前方突眼、眼底受压征、向前方突眼的 pearson a?检验中,其 P值都要比 0.05小,这表明上述四种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具备统计意义。对比 CT表现可知,上述四种疾病的 CT诊断准确率、钙化、边缘锐利的差异具备统计意义,而眶颅交通、骨质受累的差异并无明显的统计意义。结论: CT诊断的准确性要比超声和眼科临床的准确性更高。超声检查无创性且方便,能准确定位眼眶神经源性肿瘤,但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很低。现如今,眼科临床需结合 CT和超声进行检查,以使诊断准确率提升,便于评价预后和指导手术。    【关键词】眼眶神经源性肿瘤临床;影像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精准医学概念的兴起,传统影像诊断模式逐渐难以满足个性化医疗活动的需要。通过高通量定量特征提取方法,将图像转换为可挖掘的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提供临床决策支持的影像组受到了广泛关注。现有不少研究尝试将影像组应用于骨肿瘤临床诊疗中。笔者将着重从应用角度对影像组技术方法作简要概述,详细介绍影像组在骨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分级分型、预后预测及基因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骨肿瘤 影像组学 特征提取 机器学习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MDT模式在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1:1随机数列方式对我院肿瘤科实习的学生76名均分两组,其中38名学生行MDT模式,即研究组,另外38名学生行传统教学模式,对比教学效果。结果:不同手段教学后研究组理论成绩、综合能力成绩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满意度方面,临床思维能力、增加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理解和记忆等,研究组数据占比显著高于参照组,假设校验有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临床教学中开展MDT模式其效果更为突出,不仅将肿瘤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同时可获得更高的教学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可广泛推行。

  • 标签: MDT模式 肿瘤学 临床教学 成绩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基于工作场所的评价是临床肿瘤专科医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深港医学专科培训中心牵头制定的临床肿瘤专科医师培训方案,参考了中国香港以及四川、上海、北京的培训经验,也参考了国外的培训方案。该方案培训过程为期4年,将基于工作场所的评价方案融入其中。本文概述了临床肿瘤专科医师培训方案中所有基于工作场所的评价方法,并对面临的机会与挑战进行思考。

  • 标签: 临床肿瘤学 专科医师培训 基于工作场所的评价 深港医学专科培训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嗜酸性空泡状肾肿瘤(eosinophilic vacuolated tumor of the kidney,EV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2014至2020年间的4例EVT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高通量DNA靶向测序及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其中女性2例,男性2例。患者年龄44~63岁,平均年龄51岁。肿块最大径1.5~4.2 cm(平均肿块最大径2.3 cm)。镜下肿瘤境界清楚、无包膜,肿瘤内及周围可见厚壁血管,肿瘤细胞主要呈巢状结构、少量管状结构,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颗粒状,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存在明显的、大小不一的胞质空泡(通常为大的细胞质空泡)、核仁明显,局部间质疏松水肿或透明变。免疫表型:4例EVT均弥漫表达CD117,细胞角蛋白(CK)7均阴性,CD10和P504s均阳性,4例MTOR、S6和Cathepsin K均阳性,TFE3、碳酸酐酶9、Melan A和HMB45均阴性,SDHB阳性表达。高通量DNA靶向测序证实4例病例均存在MTOR基因突变,其中2例同时存在TSC2基因突变。平均随访46个月,均无病生存。结论EVT是一种罕见的嗜酸细胞性肾肿瘤,具有独特的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特征,生物学行为惰性,识别这种新的罕见的具有独特特征的实体将更好的分类肾肿瘤

  • 标签: 肾肿瘤 病理学,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分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