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 目的:探析本院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的分布情况,以期为危急值临床实际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对我院检验科 2017 年 1 年— 2019 年 12 月记录的 4637 例 危急值报告实施统计分析,观察其在各科室分布与应用情况。 结果: 2017 年危急值报告占总体的 26.53% , 2018 年占 31.74% , 2019 年占 41.73% ; 2017~2019 年,危急值报告均在 内分泌消化科、呼吸科的出现频率较高。 4637 例危急值中。 4637 份 危急值报告中,主要 以血清钾( K )、血红蛋白( HB )、血红蛋白( HB )、肌酐( CR )、尿酸( UA )等项目为主,多见于消化内科、 ICU 、急诊、呼吸、门诊等科室。 结论:医院危急值统计数据分析、评估的开展,有助于危急值制度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专科医院生化项目危急值优化前后的分布与报告情况,探讨其在危急值管理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筛选本院在 2017年 4月份至 2019年 4月份期间进行危急调整前( 2017年 4月份至 2018年 1月份)与危及调整后( 2018年 3月份到 2019年四月份)的深化组所有常规化学项目的极性值数据,使用 office Excel以及 spss进行统计学的处理。结果:这里所有数据进行微机调整前的 1229条危急数据中,钠、氯、血糖、钾、无机磷排在急诊项目数前五位,急诊项目数最多的科室是重症监护室、普通科、神经外科、胃外科和急诊科,在按临界值调整的 945个生化临界值数据中,钠、血糖、钾、钙是最关键的价值项目,急诊发生率高的科室主要是重症监护室、急诊室、综合科、胰胃外科和胸外科。临界值调整后 59.89%的住院患者临界值所占比例较调整前的 75.10%明显下降。调整临界值后,门诊病人实验室周转时间中位数明显低于调整临界值前( p<0.000)。 [结论 ]定期对临界值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为临界值管理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急危重症患者治疗期间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的应用价值 。方法:在 2018 年 2 月到 2020 年 1 月开展研究,以我院诊治的急危重症患者患者为例。基于不同的检验科干预模式划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未实行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方式。实验组应用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形式。 回归总结检验科报告的相关指标。 结果:实验组的 检验科报告的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结果差异突出,计算结果有意义, P < 0.05 。 结论: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能够显著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可以更好的明确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并为临床治疗提供针对性指导,值得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科“危急值”报告与临床急急危重症 症治疗作用。方法:在 2019 年 1 月到 7 月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 70 例为例进行研究。在患者入选后以掷骰子的方式完成分组。常规组不采取检验科的“危急值”报告。实验组采取“危急值”报告。总结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报告接收、处置以及危急值改善时间。 结果:实验组 临床报告接收、处置以及危急值改善时间 相对于常规组患者而言具备明显优势,数据差异较大且有意义 ( P < 0.05 ) 。 结论:“危急值”报告在临床中的应用具备较高实践性价值,可以显著提升检验科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专业素养水平,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抢救质量与成功率,值得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和临床医疗安全之间的关系。方法:以 2017年 1月 -8月本院未执行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时接诊的孕妇 500名为对照组,另以 2017年 9月 -2018年 6月本院执行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时接诊的孕妇 500名为实验组。分析两组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比较急救率和成功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急救率为 5.8%、成功率为 100.0%,比对照组的 1.0%、 60.0%高,组间差异显著( P< 0.05)。实验组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 0.0%,比对照组的 1.4%低,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于妇产科中全面落实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可显著减少医疗纠纷发生风险,且有助于提高急救率和成功率,建议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科"危急值"通报与接收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聊城市人员医院PDCA循环法对"危急值"执行过程中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管理干预,统计管理前后的"危急值"通报率、记录合格率、随访成功率、诊断符合率,以χ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分析PDCA针对性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PDCA法干预后通报率由80.0%提高至99.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5.446、0.010、0.148,P均<0.05);随访成功率由98.7%提高至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3,P<0.05);记录合格率由89.3%提高至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82,P<0.001)。诊断符合率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法及时干预可有效提升"危急值"通报率、记录合格率、随访成功率,保证医疗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在超声"危急值"报告精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应用信息化对超声"危急值"报告进行精准管理,采用χ2检验对2年的超声"危急值"报告成功率、报告漏报率、随访率与报告符合率进行比较,对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2年实施情况比较,2018年、2019年我科报告成功率分别为90.5%(484/535)、98.6%(477/484),漏报率9.5%(51/535)、1.4%(7/484)。随访率分别为89.2%(477/535)、97.1%(469/484)。报告符合率分别为96.1%(458/477)、98.3%(461/469)。对比分析报告成功率、漏报率、随访率、报告符合率均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955、30.955、24.449、4.746,P均<0.05)。实施后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落实较好。结论信息化可以实现对超声"危急值"报告的精准管理,超声"危急值"报告信息化精准管理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妇产科相关的危急重症严重威胁妇女及胎儿生命安全。尤其近年来,产科危急重症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随着超声人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超声技术的出现,目前大多数危及母儿安全的疾病已能够在围产期得以及时诊断。本视频针对宫角妊娠、瘢痕妊娠、妊娠子宫破裂、胎盘植入谱系疾病等早孕期与中晚孕期相关产科危急重症,以及脐带、胎盘等病变的超声检查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具体病例和典型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讲解,以期为妇产科超声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临床检验中便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将收治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临床经验中的便常规检验。结果:结果发现,影响便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主要有杂质、试剂添加错误、分析错误、被污染等,各为28例(40.00%)、6例(8.57%)、3例(4.29%)、15例(21.40%)。结论:临床检验中便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较大,但是在检验中可能会受到部分因素干扰,导致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无法保障,因此应尽可能依据操作标准检验,降低各种因素对结果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临床检验;便常规检验;临床价值 便常规检查属于临床进行疾病检查的关键项目之一,一般用于对消化道出血、胃肠道疾病等检验,为临床进行疾病治疗提供参考。便常规检查需患者通过显微镜对粪便形状、颜色、气味、性质等分析,但是若是检验人员本身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存在欠缺,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另外,加上其他相关因素对便常规检验效果干扰,可能使便常规准确性难以保证。本研究将收治的70例患者实施便常规检验,并分析对结果产生干扰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签订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认可。排除标准:拒绝配合患者。将2019年10月到2020年9月我院收治70例患者作为研究核心,其中男女各40例、30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23岁以、平均年龄(44.62±3.52)岁。70例患者有消化道疾病患者29例、肠道寄生虫患者30例、其他患者11例。 1.2 方法 将收集到的患者实施便常规检验,开展的试验类型有细菌敏感试验,并将粪便颜色以及形状仔细观察,之后进行潜血试验、虫卵检查,将标本准确分析,之后将不同因素对便常规结果影响情况实施总结以及分析。 1.3 观察指标 记录便常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 ±s)、计数资料行t检验、 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便常规检验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160例行便常规检验的患者,研究调查其检查结果,分析临床检验中便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60例患者便常规检验中,有12例(7.6%)粪便样本性状出现大便异常,有67例(43.6%)出现幽门螺杆菌检测异常结果,有24例(15.3%)粪便白细胞结果异常,有50例(32.4%)粪便红细胞结果出现异常,有69例(43.1%)粪便颜色结果出现异常,有48例(30.0%)粪便粪寄生虫卵结果出现异常,结合其他检测结果以及医生的诊断可以知道这160例被检查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疾病。结论 行便常规检验可以为患者的疾病诊断做出有效参考依据,及早发现不良病症,为疾病的治疗争取时间。便常规检查对于判断人体健康状况是必要的检查项目。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血脂生化检验应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作用。方法:在2019年08月~2020年11月研究期间内,40例在本院接受血脂生化检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两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传统检验方法,实验组实施分级检验方法,探究在不同检验方法下,患者的检验效果对比(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对本院接受血脂生化检验患者实施分级检验方法后,实验组患者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检验项目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实施分级检验后,实验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检验项目数据,与对照组患者相较,无显著差异,组间数据对比无意义,(P>0.05)。结论:在对临床血脂生化检验应用分级检验方法后,能够有效对患者的血脂检验项目数据进行检出,检出准确度更高,有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取分级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 取 182 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抓阄法分为对照组( 90 例)和观察组( 92 例)。两组均进行血脂生化检验,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方式,观察组采用分级检验方法,比较两组生化指标水平。 结果: 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相近( P > 0.05 );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载脂蛋白 B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 ),血清载脂蛋白 A1 水平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取分级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检验患者相关指标水平更准确,更利于临床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取分级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 取 182 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抓阄法分为对照组( 90 例)和观察组( 92 例)。两组均进行血脂生化检验,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方式,观察组采用分级检验方法,比较两组生化指标水平。 结果: 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相近( P > 0.05 );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载脂蛋白 B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 ),血清载脂蛋白 A1 水平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取分级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检验患者相关指标水平更准确,更利于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