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73-01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法律风险。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发生的600例各科室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病例,根据护理不良事件的级别、类型、系统和法律风险之间的联系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法律风险。结果研究后发现,最易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为肿瘤科,最易出现不良事件的为错误用药;法律风险为Ⅱ级。结论为将护理中不良事件以及法律风险有效降低,医院相关部门要定期引进相应管理系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将护理流程有效完善。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分析 法律风险
  • 简介:近年来血糖试纸作为一种快速即时监测血糖的工具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呈显著上升趋势。文章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近年来收到的220例血糖试纸的可疑不良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血糖试纸生产企业应加强产品稳定性研究工作和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血糖试纸经营和使用单位应加强对血糖试纸使用人员的培训与指导。

  • 标签: 血糖试纸 不良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标分析并探究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以及相关风险控制管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未实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以及风险控制管理视为对照组,另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实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以及风险控制管理视为观察组,记录并对比两组发生不良事件的例数。结果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的例数为12例,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的例数为69例,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分析医院发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原因,同时做好针对性的风险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的普遍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 风险控制管理 监测 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从2006年开始,我院在原有护理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开始网络直报护理不良事件,使用Likert五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判断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比较2005年、2006年和2007年我院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缺陷率和护理投诉率。结果:2005年和2006年的护理风险意识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79±8.53分vs74.52±9.82分,t=1.924,P〉0.05),2007年的护理风险意识评分较2006年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4.52±9.82分VS80.78±8.09分,t=4.634,P〈0.05);2005年、2006年和2007年护理工作满意率为89.0%,91.4%和95。6%,实施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不断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606,P〈0.05);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护理缺陷率逐年下降,分别为1.4%,1.1%和0.59%,护理投诉率则为0.48%,0.29%和0.1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缺陷和投诉,在护理风险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不良事件 风险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全面风险管理策略,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文化体系,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建立全员参与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成立医院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成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小组、建立高危风险评估体系及信息评估平台、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及案例分享信息平台、制订全面风险控制流程,比较应用全面风险管理策略前后的效果。结果:应用全面风险管理策略后,全员参与不良事件管理积极性提高,主动评估上报高危风险事件例数增加,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面风险管理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风险管理。方法:将近一年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依照时间先后作分组,前6个月为参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后6个月为实验组,对医院内医疗器械管理进行不良事件总结并采取风险管理。期间,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并观察记录两组实验结果作报告。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21例,少于参照组的69例,实验组的医疗器械管理评分(93.55±2.46)均高于参照组(82.53±4.44)。结论:医院内医疗器械管理不可忽视,从不良事件监测角度提升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是创建现代化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方法有效,可以推广。

  • 标签: 不良事件 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在医疗护理领域,不良事件的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护理不良事件的识别、报告、分析及预防策略,旨在减少医疗差错并提升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本文提出的综合管理体系不仅强调了护理人员培训、风险评估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还特别指出了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和跨学科合作的必要性,以确保护理团队能够及时响应并处理不良事件。有效的不良事件管理不仅能够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还能显著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和满意度,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坚实基础。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患者安全,风险管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分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不良事件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风险分级护理,组间对比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行风险分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强干预效果,该模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风险分级护理 血液透析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护士危险因子对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 FMEA对9种失败模型的影响。采用 RPN值降低的比率来评估 FMEA治疗前后 RPN得分的改变, RPN值降低的比率= FMEA治疗前得分- FMEA治疗后得分/FMEA治疗前得分×100%。结论:将危险因子评价模型用于外科手术护理,可以增强病人的自我控制,减少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病人的照护满意度,提高病人的生存品质,对病人的预后起到很好的作用。

  • 标签: 护理风险因素评估 手术室 不良事件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器械的广泛应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风险越来越大。为了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国家和各级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及风险控制管理。本文就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及风险控制管理方法展开探讨。

  • 标签: 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监测 风险管理 方法
  • 简介:摘要肥厚型心肌病可导致心律失常,特别是心脏猝死风险增加。药物干预和植入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可有效减少心脏猝死的风险。临床上需要采用心脏猝死风险的预测模型来评估、指导ICD的使用,目前我国及欧美相关指南推荐采用HCM Risk-SCD模型,但该模型不适用于16岁以下人群。该文对有关肥厚型心肌病不良事件的主要风险预测模型进行了汇总与分析。

  • 标签: 心肌病,肥厚性 预后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对于应用护理风险因素评估的患者满意程度进行分析,并评估其抑郁程度,判断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在2020年至2023年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组通过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方法,比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发现应用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通过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抑郁程度。结论:通过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缓解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在以后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因素评估 手术 围术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抽选本院近一年内收治的9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循证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护理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予以住院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风险管理模式 不良事件
  • 作者: 王凯涛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01
  • 机构:身份证号:341282199508291212
  • 简介:摘要:在目前快速发展的医疗设备行业,应进一步强化对设备的监控和风险管控。文章从医疗器械的定义,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国内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现状,风险的根源,医疗器械的风险监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几个角度,对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展开了深入的剖析和讨论。并对如何监控和控制设备的不良事件,进行了探讨。在我国,应加大对医疗设备的监督管理力度,以保证其在临床上的使用效果。

  • 标签: 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 监测 风险控制 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和风险控制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医疗器械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良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建立有效的监测和管理方法,既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事件,又可以降低患者风险,保障其权益。

  • 标签: 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 监测 风险控制 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室的不良事件及防范措施实施后的积极影响。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以消毒供应室的不良事件为对象,研究时段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对比实施防范措施前后的效果。结果 比较防范措施实施前后的工作质量、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显示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指标均较优(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制定防范措施,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且降低了常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管理效果确切。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不良事件 风险 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