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频次针刺治疗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当中的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4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每天1次针刺治疗与每3天1次,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腰椎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1.43%,X2=6.574,P=0.010;观察组治疗3周后的腰椎JOA评分为(23.51±2.46)分,对照组为(26.35±2.58)分,t=5.163,P=0.001。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每日1次针刺治疗能够显著优化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疼痛。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不同频次针刺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频次的胸部物理治疗对ICU患者机械通气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ICU进行治疗的患者189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并进行不同频次的物理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数据表明不同频次胸部物理治疗在对患者的通气并发症方面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不同频次胸部物理治疗对患者的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指标均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采取不同频次的胸部物理治疗具有临床参考意义,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有助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值得在ICU患者的通气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频次 胸部物理治疗 ICU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相同剂量不同给药频次甲基强的松龙(甲强龙)治疗重症哮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组,分别静脉应用甲强龙,A组40mg每8h静脉注射1次,B组120mg日1次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入院第2天、第4天、第6天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第2、4天治疗有效率(%)、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差异明显;第6天治疗有效率、PEF、FVC、FEV1无明显差异;两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每8h静脉注射1次甲强龙治疗重症哮喘病人较为适宜。

  • 标签: 重症哮喘 甲强龙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面部刮痧护理技术在干眼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60例干眼症患者,共计120只眼睛,将他们分为三个实验组:对照组(A组,20例,40只眼)、护理1组(B组,20例,40只眼)和护理2组(C组,20例,40只眼)。A组接受0.1%玻璃酸钠滴眼液点双眼的治疗,B组实施面部刮痧疗法,手法重复三次,C组则进行5次重复的面部刮痧。所有参与者接受为期一个月的观察。结果:临床疗效:A组总有效率60.00%,B组为85.00%,C组为95.00%,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各组间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B组与A组的疗效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P>0.05);而C组的有效率显著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面部刮痧疗法被证实是治疗干眼的有效补充手段,且增加刮痧次数能显著改善泪液分泌,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面部刮痧 不同频次 干眼的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灸在不同时期周围性面瘫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处于急性期的患者20例作为A组,处于静止和恢复期的患者20例作为B组,对他们使用相同的针刺以及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处于急性期的患者使用针刺以及药物治疗的有效率比处于静止和恢复期的患者高,并且两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针刺对于不同时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不同的效果,一般治疗发病时间较短,疾病处于急性期的患者疗效相对较高,所以对于周围性面瘫应该在发病十天之内的急性期进行科学治疗

  • 标签: 针刺 不同时期 周围性面瘫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手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透刺的方法为主,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针刺方法,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6.2%和8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愈率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能明显缩短疗程。结论透刺疗法治疗面瘫疗效确切,且见效快、疗程短。

  • 标签: 透刺 传统针刺 面瘫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针刺体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11月来院治疗病患180例,将这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观察1组成员采用患侧侧卧位针刺体位,观察2组采用健侧侧卧针刺体位,观察3组采用俯卧位针刺体位,对患者进行了一个周期的治疗。然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疗效。对临床治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综合评价发现,三组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3组的治疗效果优于2组和1组。结论建议在临床治疗时依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用不同针刺体位。但以俯卧位效果最佳。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针刺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频次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使用白云山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在医院进行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120例,均分成四组,甲组、乙组、丙组、丁组;甲组每天服用25mg;乙组每天服用50mg;丙组每天服用25mg;性生活前加用50mg;丁组每次服用100mg;所有患者均治疗八周,评价两组患者的性生活指标,治疗效果。结果  四种治疗均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丙组和丁组患者的停药后均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P < 0.05);结论 为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西地那非每天25mg联合按需50mg,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不同剂量 频次 枸橼酸西地那非 勃起功能障碍
  • 简介:虽然针刺长久以来被应用于治疗疼痛,但其所蕴含的细胞机理和分子机理却没有被完全了解。其中所涉及的过程包括大脑产生能够结合个别区域神经元细胞的阿片样物质(一种缓解疼痛的化学物质)的能力,以及神经元细胞产生这些内生性阿片样物质受体(μ-阿片受体,即MOR)的能力。

  • 标签: 缓解疼痛 传统针刺 分子机理 国外研究 Μ-阿片受体 阿片样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和分析不同献血次数机采献血者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及其与血小板捐献行为之间的关系,为科学组织开展血小板捐献采集工作以及对血小板捐献者的健康保障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随机选取148名机采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2017年献血次数分为1~9次组,研究不同献血频率对各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2017年血液捐献频率的增加,献血者体内SF含量逐渐下降,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017年献血9次者铁缺乏率高达73%。结论固定单采献血者铁营养状况与献血频率密切相关。一年内捐献4次机采血小板者铁缺乏比率明显上升。

  • 标签: 血小板 献血者 血清铁蛋白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留针时间对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 70 例患者分别根据患者意愿分配至 30 min 组和 60 min 组 ,每组 35 例。两组针刺方案全都选用相同取穴 ,每日针刺 1 次 ,每星期治疗 6 次 ,治疗 4星期,共治疗 24 次。并且在治疗前、治疗 4 星期后,分别比较 2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相比较治疗前全部都有所改善 ,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结论:在中风后肩痛患者针刺治疗中,留针 30min比 60 min取得了更好的镇痛效果,并且患者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及运动功能都可得到更加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同留针时间 针刺 中风 后肩痛 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5)接受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n=35)接受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可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腰腿疼痛和功能障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分期治疗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不同频次臭氧关节腔注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湘雅常德医院就诊的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年龄40~68岁,病程4~12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2次臭氧注射组、4次臭氧注射组,各组30例。2次臭氧注射组在超声引导下膝关节腔注入臭氧10 ml(浓度30 μg/ml),1次/周,共2次;4次臭氧注射组在超声引导下膝关节腔注入臭氧10 ml(浓度30 μg/ml),2次/周,共4次。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膝关节积液、滑膜增生厚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VAS评分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41.88,P<0.001,偏η2=0.419),分组的主效应与时间的主效应均显著(F=103.63,P<0.001,偏η2=0.641;F=351.47,P<0.001,偏η2=0.858)。患者Lysholm评分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28.04,P<0.001,偏η2=0.326),分组的主效应与时间的主效应均显著(F=9.30,P=0.003,偏η2=0.138;F=399.21,P<0.001,偏η2=0.873)。患者WOMAC评分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50.12,P<0.001,偏η2=0.464),分组的主效应与时间的主效应均显著(F=33.60,P<0.001,偏η2=0.367;F=488.24,P<0.001,偏η2=0.894)。患者关节积液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45.73,P<0.001,偏η2=0.441),分组的主效应与时间的主效应均显著(F=29.80,P<0.001,偏η2=0.339;F=293.44,P<0.001,偏η2=0.835);患者滑膜厚度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50.19,P<0.001,偏η2=0.464),分组的主效应与时间的主效应均显著(F=33.60,P<0.001,偏η2=0.367;F=488.24,P<0.001,偏η2=0.894)。两组患者治疗后2、4周VAS评分、WOMAC评分、关节积液和滑膜厚度较治疗前均下降(P均<0.05),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均上升(P均<0.05);4次臭氧注射组治疗后2、4周VAS评分、WOMAC评分、关节积液和滑膜厚度均低于2次臭氧注射组(P均<0.05),而Lysholm评分较高(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臭氧关节腔注射可短期内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减少膝关节积液,降低滑膜厚度,且注射4次的效果优于注射2次的效果。

  • 标签: 臭氧 骨关节炎,膝 超声检查,多普勒
  • 简介:曲阜市人民医院宋尚喜、徐粟等观察了针刺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如下:用26~27号1~3寸毫针,取百会、中皖、关门、足三里、关元穴;百会穴用1寸针向后平刺进针0.5寸,中脘穴用3寸针直刺进针1寸,关门穴用3寸针向下脘内下方进针l寸,足三里穴用3寸针直刺进针2寸,关元穴用2寸针直刺进针1.5寸,均为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前应嘱患者解尿以排空膀胀,连续治疗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日。结果显示:本组78例患者,治愈52例,显效15例,好转6例,5例应本人要求加用中药治疗,总有效率为89.2%。临床疗效证实:本法具有升阳举陷之功效,疗效满意。

  • 标签: 针刺治疗 胃下垂 中医药疗法 百会穴 关元穴
  • 简介:摘要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笔者根据中医学“泻三阴交补合谷”的理论,采用针刺合谷、三阴交治疗尿潴留4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标签: 尿潴留 合谷 三阴交 针刺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机械力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不同治疗频次对疗效的影响。方法40例轻中度ED患者1∶1随机分为试验组A和试验组B,LIPUS治疗采用相同工作参数,两组分别以每周3次和每周2次两种治疗频次完成16次治疗。于治疗第8周采用勃起功能专项评分(IIEF-EF)、勃起硬度分级(EHS)、自信心与性关系评分(SEAR)、性生活日记(SEP)、总体评估问卷(GAQ)评估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依据IIEF-EF最小临床意义差值判断治疗有效性。结果与基线比较,第8周IIEF-EF评分A组(17.1±5.48与23.4±3.75,P<0.05)和B组(18.9±4.34与24.1±4.32,P<0.05)、4级勃起硬度比例A组(0比40.0%,P<0.05)和B组(16.7%与55.6% P<0.05)、总体关系评分A组(50.6比67.5,P<0.05)和B组(44.4比70.1,P<0.05)均有显著提高。与基线比较,第8周SEP-问题3肯定回答率A组(50.0%比80.0%,P<0.05)和B组(44.4%比88.9%,P<0.05)均显著提高。第8周GAQ-问题2肯定回答率两组分别90.0%和88.9%。两组之间比较,第8周IIEF-EF、EHS、SEAR、SEP和GAQ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8周A组和B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5%比77.5%)。A组完成治疗耗时比B组减少2.5周。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报告。结论两种不同治疗频次LIPUS对轻中度ED同样安全有效,每周3次治疗方案在较短时间即能达到良好效果,但长期效应需要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低强度脉冲超声 机械力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高热病治疗中中药的应用频次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信息定量统计法,对高热病治疗中中药应用频次较高的药名进行统计,并按照中药功效对其进行探讨和分类。结果高热病治疗过程中,中药应用频次较高的主要为泻下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化痰止咳药、补虚药、清热药等。而通过对照分析临床资料,两者统计结果基本吻合。结论高热病治疗中,中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

  • 标签: 高热病 中药 治疗 应用频次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治疗老年痴呆的用药频次,分析中药材中有效治疗老年痴呆的活性成分,为临床治疗老年痴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目前中医学中治疗老年痴呆的中药复方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建立相应的中医复方数据库,对其中用药规律进行科学分析,并对中药复方中的常用药材的活性成分进行探讨,分析其对于老年痴呆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了125份中药复方,共使用中药材138种,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材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开窍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安神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等,与其他类型的药材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为5.324,P值为0.007)。单味药使用频率较高的药材有石菖蒲、黄芪、何首乌、人参、川芎、丹参、远志、茯苓等。并从使用频率较高的30种中药材中发现了大豆异黄酮、三七皂苷、茶多酚、白藜芦醇、淫羊藿总黄酮、小檗碱等50种对老年痴呆具有较好治疗效果的活性成分。结论中药复方中含有多种对老年痴呆具有较高治疗效果的活性成分存在。

  • 标签: 中药治疗 老年痴呆 用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