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肺复张策略联合小潮气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8例ALI新生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每组1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复张治疗,对照组不接受复张治疗,仅接受小潮气通气。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和呼吸力学影响情况。分析LRM对于观察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情况。结果诊治前两组Cst,PIP,PaO2,PaCO2以及PaO2/FiO2值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患儿均有所改善,就改善程度来看,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血气分析和呼吸力学值更接近标准,P<0.05.观察组患儿在实施完毕肺复张术后,血压以及心率存在波动。在治疗后5min时,变化幅度为5.1%以及4.9%。但直至15min后,以上两项指标均恢复复张前水平。在此之后各个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和复张前无显著差异,P>0.05.在整个治疗期间内,无显著不耐受者。结论对于急性肺损伤新生儿患者,使用肺复张策略联合小潮气通气法开展临床治疗,能够全面提升患儿肺部顺应性以及氧合能力,减少气道压力。该方式为肺保护性策略的重要补充形式,操作简单,患儿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急性肺损伤 肺复张 机械通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潮气与呼吸暂停麻醉法联合低PEEP在输尿管软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对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肾结石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为小潮气(6ml/kg)联合呼吸暂停通气组,观察组为小潮气(6ml/kg)、呼吸暂停联合低PEEP(5cmH2O)组,比较初次呼吸暂停前与恢复正常呼吸后1min内,患者心率、血压变化以及呼吸力学指标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变化。结果恢复呼吸后,观察组内比较心率及平均动脉压、Ppeak及Pmean与呼吸暂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率偏慢(P<0.05),平均动脉压偏低(P<0.05),观察组Ppeak及Pmean均低对照组(P<0.05)结论在输尿管软镜手术中,术中行小潮气(6ml/kg)、呼吸暂停联合5cmH2O低PEEP处理,在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前提下,可更好的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保护患者肺功能,降低患者肺损伤。

  • 标签: 小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 输尿管软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不同声门下吸引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入住ICU的时间顺序编号,按单双号将入选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加间断冲洗的方法,B组采用间断吸引、冲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声门下分泌物吸引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观察。结果两组1周内发生VAP的例数发生、隐血试验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声门下分泌物吸引量、VAP总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声门下持续负压吸引加间断冲洗,不仅可以提高吸引效果,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持续吸引 间断吸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在患者自然通气和或者是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支持手段。它可以缓解严重的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为抢救呼吸衰竭的基础疾病及诱发因素争取时间及条件,最终目的是要使病人恢复有效的自主呼吸。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自主呼吸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实施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选取64例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结果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2%;护理组发生率为6.25%。同时常规组满意率为71.85%,护理组满意率为93.75%(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其不良情绪,加快患者的恢复。

  • 标签: 机械通气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定时一次性管喂和连续性泵入两种方式对血糖影响及并发症的差异,为临床选择更为合理的喂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于ICU机械通气的35例患者分成定时间微量泵断性泵入组(A组)和连续性泵入组(B组),比较两组病例血糖水平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腹泻、误吸、低血糖)。结果定时间断泵入与持续泵入两种喂养方式对于患者血糖水平影响均较低,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均较低,两组患者在腹泻、低血糖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但在食道返流发生率上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定时间断泵入管喂方法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时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间断泵入 持续泵入 血糖水平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呼吸模式在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ASV模式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则采用SIMV+PSV模式进行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撤机成功率、撤机失败率以及撤机时间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撤机前后的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撤机失败率、重新插管率以及撤机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临床水平呼吸机相关肺损伤情况。结论此两种呼吸模式在治疗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显示,两种呼吸方式都有明显疗效,并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模式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两种通气模式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床边活动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6月阶段在我科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38研究对象,按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研究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早期床边活动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为(5.63+1.74)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8.30+1.97)d,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观察组患者的握力值,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压疮、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0.5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31%,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起床边活动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肌肉力度和活动能力,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 标签: 早期床边活动 机械通气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2016年8月期间ICU住院的70例机械通气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人工气道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本组的7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其余65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危险期,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气道堵塞以及呼吸机性相关肺炎等并发症。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有效的气道护理措施,可减少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儿童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PICU收治的76例儿童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儿均在控制原发病基础上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机械通气护理,统计两组患儿机械通气和PICU治疗时间,并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和PICU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无死亡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05%)显著低于对照组(7.89%),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CU儿童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中积极采取个体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并降低并发症风险,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儿童重症监护室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通气方式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治疗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所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共6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和观察组,每组共有患者20例。当中对照组(1)采取常规气管插管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2)采取喉罩联合气管插管治疗,观察组采取面罩囊口咽通气管联合气管插管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要明显的高于两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和其他方面均要明显的优于两组对照组(P<0.05)。结论面罩囊口咽通气管联合气管插管进行治疗,对于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心肺复苏的成功,同时也能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因此十分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不同通气方式 急诊心肺复苏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使用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228例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按照有无对其进行康复运动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撤机时间及效果。结果实验组在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后使用呼吸机时间及撤机后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重型损脑损伤病患实施早期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在发生呼吸功能衰竭时以及入院后实施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情况及恢复情况差异性。结果早期机械通气下,观察组患者呼吸情况得到更为显著的改善,且可更早转出重症监护病房,死亡率为0.06%,远低于对照组的11.43%。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患实施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有利于患者更早恢复,并降低损伤造成的危险。

  • 标签: 机械通气 颅脑损伤 呼吸情况 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治疗组采取无创正压通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作者,刘林东,邮编655000,无需修改。气,对照组采取有创正压通气。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用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2.85%,对比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42%,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优于观察组。结论机械通气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具有临床价值,总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急诊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治疗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ICU收治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并应用镇静治疗的21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镇静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的镇静治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ICU的治疗时间,镇静药物使用的剂量、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CU的治疗时间,镇静药物使用的剂量、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0.5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74.5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患者进行镇静治疗后采用全面的优质护理,患者的各方面治疗情况均有明显进步,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利于护理、治疗工作的全面开展,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镇静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