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就艾灸关元、气海疗法改善膀胱痉挛60例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收治的60例经前列腺电切手术后膀胱痉挛的患者,采用艾灸关元、气海疗法,关元穴(脐下3寸);气海穴(脐下1.5寸)。结果60例膀胱痉挛患者经过艾灸关元、气海疗法治疗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48例(80%),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2例(20%),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3例(5%),总有效率95%。拔除尿管时间、尿液转清时间、症状持续时间分别为(72.2±2.9)h、(25.2±4.7)h、(6.7±1.3)h。结论艾灸疗法通过传导经络来达到祛湿散寒、消肿散结、调和气血、温通经络、温热刺激的效果,具有改善机体失调、调畅气机、宣导气血的作用,进而对膀胱痉挛症状进行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01例婴儿痉挛患儿的临床诊治和随访结果分析,了解婴儿痉挛的诊断治疗与预后之间的关系,为婴儿痉挛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收治和接触整理的101例婴儿痉挛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01例中,女35例,男66例,发病年龄2~12个月,平均5.7个月,患儿随访30个月,症状性婴儿痉挛66例(65.3%),主要病因为先天性脑发育不良或畸形、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隐源性婴儿痉挛35例(34.7%)。脑电图表现为高峰节律紊乱、弥漫或局灶性棘慢波发放。经过2年以上的治疗与随访,发作完全缓解29例(28.7%),其余72例(71.3%)转变为其他类型发作。症状性婴儿痉挛预后不良占75.8%,隐原性婴儿痉挛中60%病例发作得到控制。有明确病因、起病年龄<3个月、起病前发育落后、EEG背景活动变慢或有局灶性棘慢波发放,可能提示婴儿痉挛预后不良。结论婴儿痉挛多为症状性,有明确病因、起病年龄<3个月、起病前发育落后、EEG背景活动变慢或有局灶性棘慢波发放与婴儿痉挛预后不良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予物理预防加低分子肝素预防,确诊者增加尿激酶、华法林等抗凝治疗。结果65例中3例经彩色多普勒检查或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经治疗后3例患者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血栓消失,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各4O例。A组采用解痉止痛法,B组采用消炎痛栓经直肠给药,C组采用自控镇痛,D组采用利多卡因膀胱灌注。比较四组膀胱痉挛发生次数等。结果C组膀胱痉挛的前48h平均发生次数明显低于A、B、D组,有显著性差异(P<O.001)。结论膀胱、前列腺术后应用PCA泵可明显的防止和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临床效果好,副作用少,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应重视和加强PCA泵的护理,以及减轻膀胱痉挛的护理措施。
简介:摘要痉挛性脑瘫是指因未成熟大脑在各种原因作用下发育不全而致的非进行性损伤所引起的运动和姿势紊乱。痉挛是儿童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常见症状。痉挛不仅阻碍儿童正常运动的发育,还会造成挛缩、畸形、疼痛等并发症。所以如何缓解痉挛一直是儿童康复治疗的重要课题。目前,显微外科手术为痉挛性脑瘫患儿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具有彻底解除肢体痉挛且不复发的优点,已在临床中得到证实。但由于全麻及手术方式的影响,术后极易出现尿潴留等并发症,给患儿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而术后的积极预防与护理可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因此,术后护理措施是否得当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改进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治疗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存在偏瘫侧上肢痉挛的脑卒中患者5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给予常规系统康复治疗,治疗组对其痉挛上肢增加CPM机治疗,治疗一个月后进行疗效对照。结果治疗组抗痉挛治疗有效,且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能有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挛缩患者不良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挛缩患者60例,分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予整体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出院时心理状态仍处于焦虑、抑郁状态的比率(24.32%)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P<0.05)。结论优质整体护理能有效缓解经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挛缩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