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树煌(广东省云浮市中医院广东云浮527300)
【摘要】目的:探索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手段。方法:取循经远端取穴为主,局部不针或少针并配合独特的操作方法。结果:有效率为93.3%。结论:针刺是治疗面肌痉挛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面部肌肉肌痉挛针刺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323-01
面肌痉挛属祖国医学的“筋惕肉陶”范畴,可因风寒之邪入侵筋脉,阻滞气血运行;或人体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筋脉肌肉失于濡养;或肝肾阴虚,阳亢风动等内外因素而发病。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尤以女性多见[1]。临床表现通常始于眼轮匝肌,因失治、误治而逐渐扩散至一侧面肌,呈阵发性不规则的痉挛,入睡后消失。笔者取循经远端取穴为主,局部不针或少针并配合独特的操作方法,治疗本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20例,女4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3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11年。原发性面肌痉挛55例,继发性面肌痉挛5例。
1.2方法主穴:百会、合谷(交替取一侧)、血海。辅穴:风池、翳风、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冲、内庭,根据辨证或者轮流取1~3穴。对病程长或者症状顽固的患者,每疗程末加印堂、水沟、承浆、地仓、颊车穴。
头部皮肉浅处取1寸针,左手于穴处捏起,右手持针于穴凸处顺经脉走向快速刺入。翳风直刺;合谷穴针感较强,体强患者取适度长针,自合谷透刺后溪,体弱患者浅刺,加刺后溪,此穴进针有针感即留针,无需捻转;地仓透颊车(面肌痉挛起、止点)时,以2~3寸针沿皮下自地仓向颊车透刺,强捻转牵拉出针,不留针[2]。其余诸穴以适度长针直刺或斜刺。除地仓透颊车外,诸穴均留针不少于55min,其间视情况轻捻转3~5次,或嘱病人自己轻动手指、足趾以助之。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6次为一疗程,4个疗程统计疗效。
2结果
2.1疗效标准治愈:患侧面部无牵拉、抽动现象,沉紧感消失,1年内没有复发。显效:面部牵拉、抽动、麻木及沉紧感基本消失,在情绪激动或者疲劳时偶而有轻微牵拉、抽动。好转:牵拉、抽动次数明显减少,且间隔时间延长。无效:症状无改善或2个疗程内自行停止治疗者[3]。
本组60例中,治愈43例,占71.7%;显效6例,占10.0%;好转7例,占11.7%;无效4例,占6.7%。有效率93.3%。病程与疗效的关系见表1。
3讨论
西医对面肌痉挛的病因病理还没有定论。面神经发自脑桥,过内耳门,行走在面神经管中,经茎乳突孔进人腮腺,分布于面部表情肌等部位。面神经通路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引起发病,膝状神经节特别容易受病理性刺激,导致面神经兴奋性增高[4]。西医对面肌痉挛的治疗还没有特殊方法,多给予安定、利眠宁或苯妥英钠,大剂量维生素;对重症患者进行酒精或者药物封闭、面神经减压术或者切断术等,带来患侧表情肌呆板、瘫痪进而萎缩的副作用[5]。
中医学认为风邪属阳,其性主动。风邪有内外之分,而内风作祟莫不责之于阴虚血少,阴不制阳。临此证时以风为纲,详辨阴阳经脉气血的孰多孰少;明穴性,谙功能,取与气分血分生理病理密切相关之穴配伍熄风止痉之穴[6]。择经如择将,用穴如用兵。病因病理明,择经取穴有的,治疗才能获满意疗效。百会穴又称三阳五会,由于它的特殊部位和交会经脉的生理病理作用,临床上对阳亢气陷有双向调节作用,其针感差异可直接影响疗效,故为主穴之一[7]。合谷为原穴之一,具疏风止痉之功,有“面口合谷收”之验,临证可补可泻,是又一主穴[8]。血海属多血之脾经,与血分生理病理关系密切,在治疗风邪作祟的疾病中,取血海以调理血分生理,进而制止躁动之内风,确有独到疗效,用之以求“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效[9]。取居体中线诸穴,求截断躁动之风左右联络之功;地仓透颊车的行针手法,取引气归位制止痉挛之意。操作中,若进针后病人即有触电或麻感,应稍向上提针,防伤及神经,引发它病[10]。治疗中,不宜在面部取穴进针,切忌强求针感,因确有加重面神经兴奋性、加重症状之虞。地仓透颊车,仅是针对重顽之症偶一为之,不可作为常法。
参考文献
[1]林忆平,张京晶.挂针为主配合拔罐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8):25.
[2]黄移生,彭易雨.三联针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40例[J].中国针灸,2006,26(1):50.
[3]董洪魁,端木香凤.滞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86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2):27.
[4]郭锦华,朱志义,王爱军,等.不同脉冲频率电针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29.
[5]张新成,曹拥军.腕踝针治疗面肌痉挛24例疗效总结[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8):25-26.
[6]李文丽,葛建军,刘丽丛.针刺阿是穴配合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0例[J].陕西中医,2006,27(3):388-389.
[7]王谅,李正元,谢媛,等.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法的对比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4):345-347.
[8]高学军,刘克军.针刺辅以揿针治疗面肌痉挛33例[J].中国针灸,2006,26(9):628.
[9]马小平,葛乃贵.耳穴埋针治疗早期面肌痉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0):579-580.
[10]许林江.电项针加火针治疗面肌痉挛34例[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3):86-87.
[11]周子信,王仙梅.电针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