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难度的上肢精细任务中预期性姿势调节(APA)的特征变化,并探究网状脊髓束(RST)激活对其APA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双变量混合设计,包含4种不同测试任务和3中不同任务启动状态。共招募健康右利手男性13例进入测试。受试者须根据耳机中的声音提示随机完成前向触碰、杯状抓握、拇指夹卡片和小指夹卡片四种任务,各10次。每种任务测试中有一半的任务启动提示音为114 dB的白噪音,以诱发惊吓效应激活RST;另一半为80 dB的嘟嘟声,作为常规对照。使用表面肌电记录受试双侧胸锁乳突肌、下斜方肌、背阔肌、腰段竖脊肌以及右侧三角肌、桡侧腕屈/伸肌的全程肌电。并在随后处理中,将肌电时域和频域指标转化为目标肌肉的启动反应时、达峰时间、激活延时、APA或补偿性姿势调节(CPA)幅值等进行不同任务和刺激状态的对比分析。此外,研究中根据胸锁乳突肌(SCM)提前激活与否将114 dB测试任务分别归类为SCM+和SCM-作为不同启动态进行处理。结果RST激活后,各任务中运动前反应时与肌肉收缩达峰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SCM+、SCM-和普通状态下的三角肌反应时分别为(106.89±43.78)ms、(136.78±48.74)ms和(168.60±73.17)ms,且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区别(P≤0.01)。同一状态下的对侧斜方肌下部和同侧背阔肌APA幅值显著增高(P<0.05),但肌肉启动时序和前臂肌肉APA/CPA幅值未见显著影响(P>0.05)。小指夹取任务中桡侧腕伸肌预期性肌肉激活延时较触碰任务显著缩短[(-15.39±5.02)ms和(4.45±4.5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难度的上肢精细任务中仅桡侧腕伸肌表现出任务特异性的提前激活;RST激活可以导致预期动作提前启动,并加速肌肉收缩和提高部分躯干肌APA幅值,但对前臂肌肉APA/CPA幅值没有显著影响。
简介:目的观察上肢评估训练系统(E-LINK)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精细运动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瘫患儿按类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作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E-LINK进行训练。两组康复治疗的时间均为3个月,训练前后应用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进行评定。结果训练3个月后,两组患儿精细运动能力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E-LlNK对脑瘫患儿进行训练能有效提高其精细运动水平。
简介:摘要:伴随信息服务智能一体化的发展,国民对生活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社会对上肢康复训练需求量逐年增加,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由脑卒死等疾病导致的神经损伤引发上肢功能出现障碍或由于车祸、工伤等上肢意外受伤的患者,其上肢康复到能进行日常行为活动是个漫长的过程。本项目是帮助身体功能障碍人士进行上肢的辅助康复并且能够辅助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行为运动。本项目是根据康复医学理论,在计算机控制的模拟控制系统和STM32单片机控制系统支持下,帮助患者模拟正常人上肢运动进行康复训练,锻炼上肢,达到恢复肢体运动能力的目的。上肢辅助运动及辅助康复装置在训练过程中,能根据患者患病情况及时调整运动速度,使患者达到康复最佳效果。本文就基于提高上肢康复效率并且能够辅助进行日常运动做出研究与创新,进而实现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多样化康复训练,减轻理疗师的工作负担。本产品也为养老产业、志愿服务、医院治疗等提供设备帮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侧上肢运动(BAT)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BAT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Bobath治疗、手功能训练等;BAT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上肢双侧运动训练,观察组则在BAT组干预基础上辅以CIMT治疗,同时限制健侧上肢活动。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上肢FMA)和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量表(UEFT)评估3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水平,同时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情况。结果经治疗6周后3组患者上肢FMA评分、UEFT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并且BAT组上肢FMA评分[(42.55±11.04)分]和UEFT评分[(76.11±8.89)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观察组上肢FMA评分[(57.64±10.57)分]、UEFT评分[(89.72±9.07)分]及MBI评分[(86.73±12.21)分]均显著优于BAT组及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T疗法与CIMT疗法联用能进一步改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提高其ADL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性运动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上肢精细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有上肢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运动康复的康复训练,两组疗程均为8周。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采用FMA评分与STEF评分,手部精细功能评价采用Carr-Shepher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采用SF-36评分,观察时间节点为治疗前和治疗后。结果治疗前两组的FMA评分、STEF评分、Carr-Shepherd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STEF评分、Carr-Shepherd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运动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上肢精细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促分离运动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00例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运动方案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训练。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别利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U)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治疗后8周按照Brunnstrom量表对患者上肢进行Brunnstrom分期评定,以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和上肢BrunnstromⅣ~Ⅺ期的例数来评价两组患者分离运动的恢复情况。结论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期促分离运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双上肢运动想象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患者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20例)实施患侧上肢运动想象训练,观察组(20例)实施双上肢运动想象训练,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估(FMA)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47.12±5.11)分、(78.04±6.8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0.46±4.60)分、(71.79±6.23)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为(82.26±7.77)分,高于对照组的(75.88±6.49)分,(P<0.05)。结论 双上肢运动想象能够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病情恢复。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估强制性运动训练(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CIMT)对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 方法 连续纳入 60例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训练组与 CIMT组。普通训练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 2 h/d,每周 5 d,连续 3周 ;CIMT组采用强制性运动训练疗法, 6 h/d, 5次 /周,连续 3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Wolf运动功能试验( 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WMFT)与日常活动能力量表( Barthel index, BI)改善情况。 结果 CIMT组患者的 Wolf运动功能试验( WMFT)评估分值和 BI评估分值改善情况均优于普通训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强制性运动训练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康复,值得运用推广。 [关键词 ] 强制性运动训练 ;脑卒中 ;上肢 ;运动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nstraint 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CIMT) on the rehabilitation of upper extremity motor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60 stroke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eneral training group and CIMT group. The general training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2 h / D, 5 days a week, for 3 weeks; the CIM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pulsory exercise therapy, 6 h / D, 5 times a week, for 3 weeks. The improvement of 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wmft) and Barthel Index (BI)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improvement of wmft and Bi in CIM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general training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ompulsory sports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像视觉反馈结合运动再学习在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接受卒中康复治疗的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镜像视觉反馈结合运动再学习组(镜像疗法组)和单独运动再学习组(对照组)。每天康复治疗1~2次,每周5 d,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上肢部分评定上肢功能,采用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量表(Upper Extremity Function Test, UEFT)评定手功能,采用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ction Research Arm Test, ARAT)评定上肢操作性和灵活性,采用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otor Assessment Scale, MAS)评定手、手指和上肢运动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定上肢疼痛程度,采用改良巴塞尔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评定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定上肢肩关节、腕关节和肘关节痉挛程度。依据FMA评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31分定义为疗效优良。结果共纳入60例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卒中患者,镜像疗法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卒中类型和卒中部位以及各项基线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FMA评分、UEFT评分、ARAT评分、MAS评分和MBI评分以及改良Ashworth分级Ⅰ级和Ⅰ+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而VAS评分以及改良Ashworth分级Ⅲ级和Ⅳ级的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镜像疗法组FMA评分、UEFT评分、ARAT评分、MAS评分和MBI评分以及Ashworth分级Ⅰ级和Ⅰ+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VAS评分以及改良Ashworth分级Ⅲ级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根据FMA评分,镜像疗法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对70.0%;χ2=5.455,P=0.020)。结论镜像视觉反馈结合运动再学习在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疗效优于单独运动再学习。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想象训练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运动想象组(32例)、CIMT组(31例)及联合组(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摆放、体位转换训练、关节主被动训练及牵拉训练等),待常规康复训练结束后运动想象组患者辅以运动想象疗法,CIMT组患者辅以CIMT训练,联合组患者则辅以运动想象疗法及CIMT训练,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简易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E)、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量表(UEFT)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FMA-UE、UEFT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联合组治疗后其FMA-UE评分[(43.50±6.22)分]、UEFT评分[(35.79±6.15)分]及MBI评分[(71.74±5.92)分]均显著优于运动想象组及CIMT组水平(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联合CIMT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智能上肢多功能磨砂板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上肢多功能磨砂板训练,对照组则增加传统磨砂板训练。2组患者磨砂板训练均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治疗6 d,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运动部分(FMA-UE)、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的Ashworth分级评价量表(MAS)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疼痛程度和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肌张力。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评定指标均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MA-UE、MBI、VAS评分分别为(26.27±7.51)分、(78.13±11.62)分和(0.67±0.4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MAS评分均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增加智能上肢多功能磨砂板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疼痛程度,其疗效优于传统磨砂板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