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核酸组分中,除常见的腺苷,鸟苷,胞苷酸及尿苷酸(RNA中)和脱氧腺苷,脱氧鸟苷,脱氧胞苷酸及脱氧胸苷(DNA中)外,近年来发现了多种类型的稀有核苷.它们一般含量很少或极少,修饰基团有简有繁,在核酸分子中出现的频率有高有低(从百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对于多种生物核酸的研究表明,稀有核苷广泛的存在于生物界,它对核酸生物功能的表达显示出异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稀有核苷的存在已引起不少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家的高度重视,对于它的研究也愈来愈深入.

  • 标签: 核酸分子 脱氧胞苷酸 脱氧鸟苷酸 反密码子 RNA 生物功能
  • 简介:自然界中存在的核苷共有11种,其中4种比较常见,7种较稀有。核苷是一类在代谢极为重要的生化物质。除作为DNA、RNA的前体外,在细胞的生长代谢、能量的储存和转化、免疫反应及信号传导中,都有核苷的参与。核苷在食品行业中,已经由最初的食品助鲜剂,扩展为具有提高生物体免疫功能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在婴幼儿食品中,核苷能有效增强婴幼儿抵抗细菌性痢疾的能力,减少腹泻的发生。同时,核苷在抗癌,抗病毒,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干扰诱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被用于多种药物的合成。

  • 标签: 核苷酸 生产工艺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展望 婴幼儿食品 细菌性痢疾
  • 简介:呈味核苷5’—IMP(肌苷酸钠)、5’—GMP(乌苷酸钠)、I+G(50%IMP+50%GMP)是制造第二代味精(超鲜味精)、第代味精(复合调味料)的主原料,其强烈鲜味广泛应用于食品调味、提高味质,并可降低味精用量,对开发各种新型复合调料,促进调味料工业发展很有意义。呈味核苷能增强鱼、肉、蔬菜等食物滋味,改善食物原有天然鲜味及增加香味。与味精混合用于食品有强力协同效应,如1gIMP(或GMP下同)+99g味精鲜度相当于290克味精的鲜味。5gIMP+95g味精相当于600

  • 标签: 呈味核苷酸 味精 复合调味料 协同效应 食品 鲜味
  • 简介:摘要核苷结合寡聚结构域1(NOD1)是核苷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NLRs)中的一种,它作为一种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微生物物种之间的保守结构,这种保守结构即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某些PAMPs能够与NOD1结合,激活相应通路,从而引起炎症反应,诱发天然免疫。NOD1的激活在多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其在AP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1 急性胰腺炎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背根神经节核苷寡聚化域样受体2(NLRP2)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取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00~250 g,2~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神经病理性痛+NLRP2-siRNA组(NP+siRNA组)和神经病理性痛+NLRP2-scrRNA组(NP+scrRNA组)。S组仅暴露右侧坐骨神经不结扎;NP组、NP+siRNA组和NP+scrRNA组采用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术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NP+siRNA组和NP+scrRNA组于术前3 d时分别鞘内注射NLRP2-siRNA和NLRP2-scrRNA。于术前1 d(T0)、术后1、3、7和10 d(T1-4)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最后1次测定痛阈后处死大鼠,取术侧L4,5节段背根神经节,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2和caspase-1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NLRP2 mRNA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IL-1β含量。结果与T0时比较,NP组、NP+siRNA组和NP+scrRNA组T2-4时MWT降低(P<0.05);与S组比较,NP组T2-4时MWT降低,背根神经节NLRP2及其mRNA表达和caspase-1表达上调,IL-1β含量升高(P<0.05);与NP组比较,NP+siRNA组T2-4时MWT升高,背根神经节NLRP2及其mRNA表达和caspase-1表达下调,IL-1β含量减少(P<0.05),NP+scrRNA组各时点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根神经节NLRP2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发生的过程,机制与形成NLRP2炎症小体诱发外周神经炎症有关。

  • 标签: 背根神经节 神经痛 核苷酸寡聚化域样受体2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贮袋炎患者的肠屏障功能,探索核苷寡聚化结构域2(NOD2)蛋白在回肠贮袋炎中的作用,为研究UC并发贮袋炎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镜中心行贮袋黏膜活组织检查的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贮袋炎疾病活动度指数将患者分为贮袋炎组(20例)和非贮袋炎组(30例)。另选择未行手术治疗的UC患者为对照组(10例)。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贮袋炎组和非贮袋炎组患者的肠腔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并计算对照组、非贮袋炎组和贮袋炎组患者的闭合蛋白、α人防御素和NOD2的阳性表达率。统计学方法采用Levene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见贮袋炎组患者的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结构和腔面微线毛损伤严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贮袋炎组患者肠黏膜中闭合蛋白、α人防御素和NOD2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和非贮袋炎组[分别为(19.3±0.4)%比(84.0±0.3)%和(77.9±0.5)%,(60.0±1.3)%比(85.0±0.1)%和(77.3±0.4)%,(46.1±1.6)%比(72.0±0.7)%和(60.7±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51、-7.514,-3.943、-2.970,-5.115、-2.982;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OD2的表达水平与闭合蛋白、α人防御素呈正相关(r=0.671、0.628,P均<0.01)。结论回肠贮袋炎患者肠屏障功能受损,NOD2相关的肠屏障损伤可能在回肠贮袋炎发病机制中处于重要地位。

  • 标签: 结肠炎,溃疡性 贮袋炎 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2基因 肠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背根神经节核苷寡聚化域样受体3(NLRP3)在大鼠持续性术后痛中的作用。方法取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00~250 g,2~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持续性术后痛组(P组)、持续性术后痛+NLRP3-siRNA组(P+siRNA组)和持续性术后痛+NLRP3-scrRNA组(P+scrRNA组)。通过皮肤/肌肉切口和牵拉法建立持续性术后痛模型。于术前3 d时,S组和P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 μl,P+siRNA组和P+scrRNA组分别鞘内注射NLRP3-siRNA 10 μl和NLRP3-scrRNA 10 μl。分别于术前1 d(T0)和术后1、5、10、15、20 d(T1~5)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于T3时每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术侧L4,5节段背根神经节,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和caspase-1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NLRP3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IL-1β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P组T2~5时MWT降低,背根神经节NLRP3及其mRNA和caspase-1的表达上调,IL-1β含量升高(P<0.05);与P组比较,P+siRNA组T2~5时MWT升高,背根神经节NLRP3及其mRNA和caspase-1的表达下调,IL-1β含量降低(P<0.05),P+scrRNA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根神经节NLRP3参与了大鼠持续性术后痛的发生发展,机制可能与形成NLRP3炎症小体诱发外周神经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NLR家族,热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3 神经节,脊 疼痛,手术后
  • 作者: 张展舆 李彦 张玉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广州 510006;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广州 510080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广州 510080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丧失。虽然帕金森病的病因可能是多因素的,但神经炎症是该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核苷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是调节炎症的多蛋白先天免疫复合物。在帕金森病神经炎症中,NLRP3炎性小体复合物组装募集并激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激活的caspase-1切割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18的前体,从而启动下游炎性级联反应,加重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本综述中对NLRP3炎性小体在帕金森病病理生物学中最新研究进行总结,并且讨论了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缓解帕金森病进展的潜在策略。

  • 标签: 帕金森病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 炎症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 简介:目的合成异核苷掺入寡核苷并考察它们与互补序列的结合能力.方法采用DNA固相合成仪合成寡核苷,通过热变性实验考察双链的稳定性.结果合成了四条单异核苷掺入的寡核苷,热变性实验结果发现异核苷的引入降低了双链的稳定性,当异核苷处于寡核苷链的中央时,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异核苷6′-OH处于游离和烯丙基保护状态时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寡核苷中的异核苷使链发生扭曲,从而导致双链稳定性降低.

  • 标签: 异核苷 寡核苷酸 合成工艺 互补序列 DNA固相合成仪
  • 简介:摘要腺嘌呤核苷转位酶(ANT)是线粒体上的一类转运蛋白。它与癌细胞的代谢和凋亡过程相关,在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方面有一定潜能。ANT的四种异构体作用不同,本文将分别阐述它们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

  • 标签: 腺嘌呤核苷酸类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腺嘌呤核苷转位酶(ANT)是线粒体上的一类转运蛋白。它与癌细胞的代谢和凋亡过程相关,在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方面有一定潜能。ANT的四种异构体作用不同,本文将分别阐述它们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

  • 标签: 腺嘌呤核苷酸类 细胞凋亡
  • 简介: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老年人。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发现基因组中的单核苷多态性与房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现就与房颤发生有关的单核苷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5-核苷二钠作为核苷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调味,但由于其纯度、结构特征以及表观特征的限制,使得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份额受到了限制,从而使其无法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5-味核苷二钠精制工艺进行分析与研究。

  • 标签: 5-呈味核苷酸二钠 精制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大、小阳患者中血清5′-核苷酶酶活性(5′-NT)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确定乙肝大、小阳模式,并进行血清5′-NT(5′-核苷酶)酶活性(酶活性在AU2700生化分析仪检测)检测分析。结果大阳模式中136例有81例5′-NT酶活性↑,阳性率为59.6%;小阳模式中159例,5′-NT酶活性↑62例,阳性率为39.0%。结论5′-核苷酶在乙型肝炎大、小阳患者中可作为有价值的诊断指标之一。

  • 标签: 乙型肝炎 大三阳 小三阳 5&prime -核苷酸酶
  • 简介:摘要核苷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炎性小体是核苷结合域样受体家族成员之一,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表达,在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激活产物IL-1β和IL-18可导致免疫细胞聚集并诱发后续的适应性免疫应答。近年来NLRP3炎性小体备受关注,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其与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NLRP3炎性小体的结构、免疫功能及其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和作为这些疾病治疗靶点的前景。

  • 标签: Nod信号接头蛋白质类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风湿免疫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核苷切除修复(NER)障碍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2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住院及2015年10月至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收治确诊的NER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国内外已报道的中国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在16例NER障碍患儿中男6例,女10例;起病年龄为7.5(4.0,12.0)个月;确诊年龄为42.0(21.5,77.0)个月;包括3种类型:科凯恩综合征(CS)13例、着色性干皮病(XP)2例、眼-脑-面-骨综合征(COFS)1例;涉及4个致病基因,11例CSA、3例CSB、1例XPG、1例XPD。16例患儿以光过敏及发育落后起病,各型均有神经系统症状,XP及CS患儿均有皮肤症状。CS患儿有特殊面容、视听障碍、小头畸形、神经影像学特征改变。COFS伴宫内发育迟缓。2.文献复习结果:共检索到既往报道中国病例96例,共涉及6种类型,其中45例CS,44例XP,毛发低硫营养不良4例,COFS、XP-CS、紫外线敏感综合征各1例。涉及9种突变基因,33例CSA、15例XPA、13例 CSB、10例XPV、9例XPC、7例XPG、7例XPD、1例XPF、1例MPLKIP。常见症状为生长发育障碍(62例)、皮肤光过敏(61例)、特殊面容(52例)、智力障碍(49例)、小头畸形(48例)等。33/36例(91.7%)影像学示基底核或苍白球钙化。3例在孕期有宫内发育迟缓、小头畸形等表现。结论妊娠期出现宫内发育迟缓、小头畸形及临床发现皮肤光过敏、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落后、智力障碍、肌张力高、基底核钙化等异常者,应考虑NER相关疾病可能,应早期行相关基因检测进一步明确诊断。

  • 标签: 核苷酸切除修复 科凯恩综合征 着色性干皮病 临床特征 基因突变
  • 简介:核苷多态性(SNP)作为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微卫星标记后的广泛应用于猪育种的新一代分子标记,极大地推动了猪分子遗传育种。本文在简要介绍SNP的特点及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近年来猪生长、繁殖、肉质性状相关基因的SNP研究进展,以期为推动SNP在猪育种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单核苷酸 多态性 育种
  • 简介:目的获得东方田鼠的特异DNA序列.方法Aβ基因使用PCR,基因克隆,斑点杂交,DNA序列分析,生物信息学技术.结果根据小鼠MHCⅡ外显子2及其两侧序列,合成引物并扩增东方田鼠基因组DNA,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分别设计内引物扩增东方田鼠基因组DNA,其中一对引物可得到特异性扩增带,将得到的DNA片段插入PGEM-Teasy载体,进行序列分析.用这对引物扩增人、昆明小鼠、BALB/c小鼠及C57BL/6J小鼠基因组DNA,均无扩增产物.以东方田鼠特异性扩增产物为探针进行斑点杂交,除东方田鼠基因组DNA外,其他几种动物基因组DNA均为阴性结果.进一步对该DNA片段进行了BLAST同源性搜索和外显子预测,在Genbank中没有发现高度同源序列,并且找到一个可能的外显子,该外显子由69个氨基组成.结论获得的DNA片段为东方田鼠的特异片段,这将为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东方田鼠的遗传背景、生物进化规律以及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的机理奠定基础.

  • 标签: 东方田鼠 扩增 外显子 DNA片段 斑点杂交 引物
  • 简介:摘要:酱油作为传统的调味品,呈味核苷的应用在其中更是不可或缺,不仅能增加酱油的鲜味,还能调节其复杂的口感,提高消费者的食欲和口感体验。本文将详细介绍呈味核苷在酱油中的应用技术,分析其作用价值及影响因素,以供同仁参考。

  • 标签: 呈味核苷酸 酱油 味觉增强 口感调节 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