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言诗的形成、发展是中国诗史上的重大事件,清末名士杨钟羲的《历代言诗评选》分期选评了汉代至明初大量的言诗诗人及诗作,具有批评和文献的双重属性及价值。其选评的取舍、数量的多寡以及品评内容体现了选评标准、选评方法、诗学取向和价值追求,主要表现为推崇古诗,主张风骚兴寄、雅正质实兼及清远、魏晋唐宋互参,以及“不可执一观之”、“宣情乃之道”等诗论。在大量征引、品评中亦可见杨钟羲与《诗品》《六一诗话》《石洲诗话》《昭昧詹》“常州词派”等诗论的密切关联。因而,《历代言诗评选》在言诗史、言诗批评以及杨钟羲诗学思想研究方面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 标签: 清末民国 杨钟羲 《历代五言诗评选》 特征 诗学
  • 简介:晨起口占窗下花无语,树丛鸟有声。胸前风乍暖,心内葬残冰。远水牵黄土,近山断碧空。人生如四季,难料是阴晴。偶拾卧看闲云动,静听孤鸟鸣。城中能避闹,不必野山行。求雨别达暴,盼风勿带沙。人心多侈望,上帝乱如麻。秋枝岂恋叶,流水怎留花。唯有痴情种,终生箭未拔。

  • 标签: 五言诗 闲云 情种
  • 简介:举办梅兰芳金奖大赛,不由得想起了梅先生的代表剧目《霸王别姬》。故事的出处,尽人皆知。《史记·项羽本纪》叙项羽兵败垓下,四面楚歌,项羽慷慨悲歌,"有美人名虞","和之"。徐广《集解》:"一云姓虞氏。"张守节《正义》:"《楚汉春秋》云: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 标签: 五言诗 虞姬 项羽本纪 梅兰芳 春秋 出处
  • 简介:“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出自《咏史诗八首》之八.《庄子·逍遥游》曰:“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左思谓应以偃鼠、鹪鹩为榜样,知足寡欲.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评曰:“时政多倖门,贤人失职,“太冲不能俛仰取容,故造感若此.”诗句中表现的这种无可奈何的避世思想,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压榨迫害的结果.清人何焯在《义门读书记·文选》中评赏此四句曰:“此太冲所以独得考终,异乎潘、陆辈也.”太冲之于二十四友,特以身托戚属,难以自疏,然非有所附丽干没,读此足以知其志也.”在当时的情况下,左思这种不与

  • 标签: 招隐诗 娇女 萧涤非 咏史诗 二十四友 五言
  • 简介:左思的《三都赋》写成,引得洛阳纸贵。其实要论文学价值,当推其言诗为著。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说:“茂先(张华)摇笔而散珠,太冲动墨而横锦。”左思的言诗简直可以说是锦绣满目、字字珠玑。《晋书·王徽之传》载:“(徽之)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皎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据刘孝标注此事,左思所咏《招隐》当为其“二首之一”中句“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雪停阴冈,丹葩曜阳林。”左写及雪景,王徽之是在“夜大雪”“四望皎然”的情况下,触景生情,吟咏起左思《招隐》的,可见王徽之对左思的《招隐》是十分热爱、体会颇深,因而吟咏成诵的。《梁书·昭明太子传》载:“(昭明太子)性爱山水,于玄囿穿筑,更立亭馆,与朝士名素者游其中。尝泛舟后池,番禺侯轨盛称‘此中宜奏女乐’。太子不答,咏左思《招隐》曰:‘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侯惭而止。出宫二十余年,不畜声乐。”从这里不但可以看出,昭明太子对左思的《招隐》也是热爱并吟咏成诵

  • 标签: 咏史诗 招隐诗 六朝文学 古典文论 审美鉴赏 昭明太子
  • 简介:言诗《长城谣》论考朱光宝现今存世并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秦代作品的言诗长城谣(参见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首见于郦道元《水经注》,而《水经注》又是从晋人杨泉的《物理论》转引而来,现引《水经注》中关于《长城谣》出处的一段文学如下:始皇二十四年,起自...

  • 标签: 五言 物理论 长城 《史记》 《汉书》 诗歌
  • 简介:汉代文人言诗的衔接包括语音衔接、语法衔接、词汇衔接和修辞格衔接四种方式。其中语音衔接包括押韵衔接、音步衔接和平仄衔接,语法衔接包括人称指称的衔接和指示指称的衔接,词汇衔接包括词汇重复衔接和词汇同义衔接,修辞格衔接包括比喻衔接、夸张衔接、复沓衔接和用典衔接等。

  • 标签: 汉代 文人 五言诗 衔接
  • 简介:中国诗歌的格律由六朝发展到唐初已趋成熟,而于杜甫等大诗人手中登峰造极,此后一千多年汉语诗歌的格律基本沿袭未改。与此同时,古体诗歌也一直获得诗人们的青睐,得以延续与发展。格律诗与古体的区分,本来是很明晰的,但富于创造性的诗人并不一定严守这种区分,中唐诗人刘长卿即是一例,细读其言诗,确能发现不同一般的诗体。本文即对此特殊诗体试作论述,并用之于文献的校勘。而文体或诗体的研究,作为文学研究的本质,其研究价值及有待开拓的空间,于此亦可见一斑。

  • 标签: 刘长卿 五言诗 格律诗 古体诗 特殊体式
  • 简介:摘要:“三曹”以显赫的政治地位和杰出的文字才能著称于世,在诗歌中描写乱离的社会场景,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悲歌慷慨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在言诗歌发展史上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本文将从“三曹”对言诗的继承、创新、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 标签: “三曹” 五言诗 继承 创新
  • 简介:《文心雕龙》和《诗品》,都是产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说它们是文论舞台上的双子星。两书作者刘勰和钟嵘都对四言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钟嵘对言诗很推崇,对四却贬抑;刘勰则在叙述四言诗的发展中着重讲了言诗的发展。笔者通过对两部作品的相关分析,可以初步观察到四言诗的发展概况。

  • 标签: 《文心雕龙》 《诗品》 四言诗 五言诗
  • 简介:木斋《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认为言诗起源于建安十六年(211),而曹植则是首位写出成熟作品的言诗人,同时也是《古诗十九首》主要的作者。木斋通过魏国太子的宫廷斗争及曹植与甄后的爱情故事,抉发史料,深入探讨,指明若干诗篇的写作背景,甚至还有曹植与甄后的唱和之作。颠覆传统文学史的叙述方式,颇有石破天惊的功效,激发思考。本文主要是通过《文选》传统的编排格局,同时又援用了木斋的新说,验证言诗成立的缘起和流变,析论言诗的催生历程、古诗与乐府往往重出互见、以史证与诠释解说、诗歌的发展步伐的先后、诗歌风格的比较、甄后的出场六项,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大抵曹植及《古诗十九首》都出于汉魏之际,乃同一时代的作品,后者多用比兴,抒发人生的感慨,缺乏明确的写作背景,以及具体的事件支撑,如果由于同用了某些词语,而指定为同一作者,可能一时还很难令人接受。

  • 标签: 文选 汉魏五言诗 古诗十九首 曹植 甄后 乐府诗
  • 简介:进入南朝,随着"永明体"的出现、声律说的提出,言诗的律化进程大大加快了。作为南朝重要的诗歌类型,咏物由于其创作方式、语言形式的特点等,使得它在言诗的律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南朝 咏物诗 五言诗 律化
  • 简介:信息性是指对于接受者而言篇章信息超越或低于期望值的程度。不同的篇章,其信息性的程度不同,语篇的信息等级分为三级。作为文学文本的汉代文人言诗,由于诗歌语言的含蓄性与多义性特征,按照三级信息等级从字面意义到深刻内涵逐步挖掘,可以发现,汉代文人言诗既有信息等级的提升,包括承前提升、应后提升和文外提升,也有信息等级的降低,包括承前降低、应后降低和文外降低。

  • 标签: 汉代 文人五言诗 信息等级
  • 简介:体的问题是最为本质也是最高层次的问题,将前人所总结的言诗体的特征给予客观总结,树立言诗的标准,再将汉魏全部言诗作放到“体”的视角下验证,其产生时代的归属一目了然;体拥有作为自身独立生命的连续性、自律性、排他性,两汉言诗偶然出现,并不具备言诗之为本体的连续性,只能是起源而非成立。

  • 标签: 汉魏 五言诗体
  • 简介:曹植是建安时代杰出的文学家,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尤以最为著名。对于他的,自南朝齐梁以来,绝大多数诗人和评论家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意见,当数钟嵘在《诗品》中下的断语。他把曹植的誉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

  • 标签: 南朝齐梁 《诗品》 文质 九首 《古诗十九首》 美女篇
  • 简介:建安言诗女性化写作的产生有内在、外在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等重要因素。本文以木斋《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为讨论缘起,以“建安言诗女性化写作的代言与自”为中心,续论其中之特殊意涵及建安言诗体的艺术本质是“穷情写物”,而曹植、甄后之言诗作,更是出自肺腑有感而发的生命激情。

  • 标签: 建安五言诗 女性化写作 代言 自言 木斋
  • 简介:许学夷的《源辩体》是晚明辨体诗学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在书中许学夷用多个诗学术语分析诗作,其中“天成”是其论析汉魏六朝诗歌的关键术语。对“天成”一词的研究,有助于辩证地看待许学夷的汉魏六朝诗学观。

  • 标签: 许学夷 《诗源辩体》 “天成” 汉魏六朝 五言诗
  • 简介:陶渊明言诗复译活动频繁,其间中外复译者自觉地履行"译者隐身"的本分,本能地适应陶渊明言诗色彩词的原貌;自发地践行"译有所为"的职责,能动地选译并结缔陶渊明言诗色彩词翻译互鉴的生态环境。由复译聚集而成的翻译副文本场内,陶渊明言诗复译者聚焦色彩翻译的稳定性,持续地开发目的读者的阅读视域及印记空间,促进翻译传播。

  • 标签: 陶渊明五言诗色彩词 英法复译 生态翻译 翻译副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