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聂鑫森的小小说《时间存折》写的是义工史力和学者章先生的一段人生奇遇,作者用科幻化的笔法,书写了知识分子美好的情操。故事并不复杂,但是作者运用匠心独运的谋篇布局,把简单的故事写得一波三折,具有盎然的生活情趣。作品的开篇,就已引人入胜,史力的时间存折丢了,作者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悬念,时间存折是一本怎么样的存折?怎么弄丢的?这一连串疑问,让读者对后面情节的发展充满了期待。接下来,作者对情节的铺垫,到'抖包袱'的时机把握,都很有讲究,功力十足。

  • 标签: 书写传奇 传奇故事 笔法书写
  • 简介:摘要在创作写意人物画当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有内容,题材,构图,色彩,用笔等多种因素,每一种因素都是完成一幅优秀作品必不可少的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只有每一种因素都考虑周全运用合理,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作品。在创作中,笔法的运用也是格外的重要,不同人物所用的笔法不同,所呈现的效果不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多皴擦,年轻人光滑的皮肤用笔柔和等。本文主要讨论写意人物画中的用笔。

  • 标签: 中国画 人物画 用笔 技法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笔法浅析《苕溪帖》笔法丰富多彩,藏露、方圆兼备,楷草灵活运用;结体正欹多姿,随行就势。下面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 标签: 笔法 结体 米芾
  • 简介:“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我是个不擅长说故事的女人,但在这个时刻,听着‘刷刷’的雨声,看着跳动的火光,我特别想跟谁说说话。达吉亚娜走了,西班走了,柳莎和玛克辛姆也走了,我的故事说给谁听呢?安草儿自己不爱说话,也不爱听别人说话。那么就让雨和火来听我的故事吧,我知道这对冤家跟人一样,也长着耳朵呢”。

  • 标签: 额尔古纳河 历史叙述 笔法 传奇 故事
  • 简介:各位亲爱的游客,我的名字叫王子里,你们也可以叫我小王,在接下来的旅程中,我将带你们参观鲁迅故居。

  • 标签: 故居 鲁迅 印象
  • 简介:在2017年出版的人教社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自居易的诗歌《卖炭翁》人选其中并隶属于第六单元。这个单元是文言文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传统名家名篇。其中既有对精神自由的渴望,也有对学习生活、理想社会的期望;有“不平则鸣”的呐喊,也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无不表现出古人的哲思和情怀。

  • 标签: 教学设计 学习 文学 阅读 人教社
  • 简介:提到文学大师鲁迅的情感生活.人们所熟知的是他与许广平相知相守的故事。但不能忘了,在这背后。还有一位默默寡居的朱安女士。1906年.鲁迅从日本回国,遵母命,与朱安结婚。但这段婚姻非常不幸,鲁迅和朱安,因为彼此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婚后的关系一直很差。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多年来,鲁迅“兄弟失和”的话题一直是鲁研界的一大疑案,两个志同道合、感情深厚的亲兄弟为什么会突然间分道扬镳、手足情断?两个当事人——鲁迅(周树人)和周作人始终回避这个话题,相关人士对此讳莫如深、守口如瓶,更增加了事件的神秘性。我看过不少相关的材料和分析文章,但都各执一端,很难让人信服。

  • 标签: 兄弟 鲁迅 志同道合 周作人 周树人 当事人
  • 简介:摘要萧红以真实的笔触,运用独特个性的女性视角夹杂着诗意的文字风格,通过闪回的生活片段和细微处勾勒了一个亲切、有温度的烟火气的鲁迅先生,拉近了读者与伟人之间的距离。虽是一篇记事散文,但妙在散文中见奇特,奇特中见平淡,无斧凿之痕,读来感人至深。

  • 标签: 鲁迅 萧红 女性视角 生活 情感
  • 简介:一翻开扉页:2007年4月20日购于上海。清晰记得,那天原本是要去鲁迅故居看的,结果大雨滂沱,影响了行程,只好买了一套《鲁迅全集》,背了回来,一放就是10年。读《在酒楼上》。不长,约莫4000字左右吧。背景是雪天。地点是酒楼。人物就作者和一个旧友——吕纬甫。边喝酒边聊天,就聊出一篇惊世的小说。从小学开始,直至今日,也算读过鲁迅不少的小说,觉得这一篇最能代表鲁迅了。把文字写得让人能读懂是本事,把文章能写短是本领。

  • 标签: 手札随笔 读鲁迅 鲁迅手札
  • 简介:[目的/意义]全面梳理国内外《鲁迅全集》版本的发展历程.[方法/过程]1938年,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首次出版《鲁迅全集》20卷本),多次重印和再版.由于时间仓促,难免遗珠,后来出版有三编《〈鲁迅全集〉补遗》.建国后,1956-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0卷本的《鲁迅全集》.从1956年到文革结束前出版的《鲁迅全集》,虽在设计排版上各有不同,但内容基本延续了1956年版的风貌.文革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对《鲁迅全集》进行重新编辑,“增补不足,修正错讹”,于1981年出版了16卷本,2005年又出版了18卷本.1981年版出版后,台湾谷风出版公司、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和日本东京学习研究社以它为基础出版了各自的《鲁迅全集》.[结果/结论]国内《鲁迅全集》的出版,大致可按新中国的建立为界限划分为两个时期.2011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大全集》33卷本),是迄今为止最新的-个版本.除日文版外,海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鲁迅全集》,都是选集.

  • 标签: 《鲁迅全集》 版本
  • 简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存在诸多疑问,其中最核心的是与扁鹊密切关联的三个医案中人物与时间不符。通过文本细读,将三个医案与其源文献——《史记·赵世家》《韩诗外传》《韩非子·喻老》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对后发现,司马迁在将源文献采摭入《扁鹊仓公列传》时做了许多修改,疑问因此产生。由此说明这些疑问非无心之错,而是司马迁有意为之,是他对"春秋笔法"的一种应用。司马迁要借助塑造扁鹊这一神医形象树立"上医医国"的历史观念,同时表达他对刘濞分裂国家和汉景帝处理七国之乱不力的批评。《扁鹊仓公列传》在《史记》七十列传中的特殊位置亦与此相关。至于"六不治"理论的提出者,是司马迁,而非中医史界一直认为的扁鹊。

  • 标签: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文本细读 春秋笔法 释疑
  • 简介: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少年时期,他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求学时,因为认真学习,第一学期就考了好成绩,当时学校奖励给他一枚金质奖章。拿着金光闪闪的奖章,少年鲁迅陷入了沉思,最终,他决定拿金质奖章来换取更有用的东西。

  • 标签: 鲁迅 红辣椒 成就 江南水师学堂 少年时期 第一学期
  • 简介:春天来了,上海的风还透着湿冷。某日下午,章谦来和我讨论鲁迅的话题。他四十出头,师从著名鲁迅研究专家金教授,近些年致力于鲁迅交往史。我们都是大学教师。在上海这座热闹的现代化都市,他独自蛰居在我楼上,像安静的蜗牛,不问世事,整天研究学问。

  • 标签: 鲁迅研究 杭州 现代化都市 大学教师 交往史 上海
  • 简介:《北京通信》(现选入北京版教材选修三)写于1925年5月8日,发表于1925年5月14日河南开封《豫报·副刊》.文章的中心问题是反对复古,鼓励青年追求自由.这篇文章在写法上非常含蓄,融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于一体,理寓于事中,情寄于描写之中,说理透辟.文风诙谐,又不失明快流畅,典雅庄重,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 标签: 北京通信 文本细读 鲁迅 中心问题 北京版 文章
  • 简介:1956年鲁迅博物馆建馆后,首次鲁迅生平事迹展览展出了,当时所有展出的实物,均用的是原件,无论是鲁迅的手稿、条幅、印章、文件,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等等。但作为一个馆的基本陈列,要长时间的展出,文物不可避免要受到损失,同时也是不安全的,所以要逐渐将文物原件换成复制品。为了保证复制品的质量,国家文物局当时还特别从南京太平天国纪念馆借调来一位专搞文物复制的陈新民师傅。

  • 标签: 鲁迅博物馆 文物复制 复制品 故事 日常生活用品 国家文物局
  • 简介:近日随手翻阅身边的本地文学刊物《未名文艺》《史河风》,其中都有专栏介绍鲁迅与未名社的文章,何曾想鲁迅竟然是皖西乡土作家的引路人,皖西乡土文学的总舵手。作为一个本土的皖西人,作为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为我的孤陋寡闻而汗颜。出于这种机缘和敬畏,我小心谨慎地取下书架上的《鲁迅文集》,用心去触摸那厚重的文字。以前读鲁迅作品,我总抱着一种旁观者的心态,视作与自己无关,对作品的理解几近懵懂无知。而今带着一种莫名的情愫再次翻阅,昔日一些懵懂无知处令我豁然开朗,且有了新的悟解。

  • 标签: 鲁迅 语文教学 地文学 皖西 工作者 乡土
  • 简介:孔子与孟子,对于“法先王之道,行仁义之化”,都有一种“当仁不让”的使命感。无论是孔子的“德治”,还是孟子的“仁政”,从根本上说,也都旨在使权势人物能够称王天下,故孟子又称其为“王道”。变“仁义之化”而为“仁政”,变“先王之道”而为“王道”,或许就是孟子对儒家思想的重要贡献。在孟子那边,王道就是以仁(义)服人,霸道就是以(实)力服人。他说过:“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 标签: “王道” 鲁迅 先王之道 “仁政” “德治” 儒家思想
  • 简介:摘要相比于同时代其他留日作家,鲁迅对日本显得较为沉默,这是“鲁迅与日本”这一研究命题面临的困难。但鲁迅于日本度过二十一岁到二十八岁的青年时光,于日本完成弃医从文的转型,他与日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人虽未曾言说,但仍是有迹可循。本文立足于国内外对鲁迅与日本关系的已有研究对“鲁迅与日本”这一命题进行总结和思考。

  • 标签: 鲁迅,日本,日本观,鲁迅&ldquo 原点&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