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误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的非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成人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种疾病的认识,从而减少临床误诊。方法: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共5例以淋巴结或扁桃体明显肿大为突出表现,抗感染等治疗无明显效果,临床高度怀疑为NHL患者行淋巴结或扁桃体活检,对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T细胞受体和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EBV编码小RNA(EBER)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5例病理检查均呈现淋巴组织明显增生,初次病理检查分别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经进一步分子病理及EBV抗体等相关检查,最终确诊为非典型IM,对症处理后疾病均恢复,随访1-10年均健康生存。结论:非典型IM的淋巴结或扁桃体病理改变具多样性,易误诊为不同类型淋巴瘤,临床诊断时需特别注意,分子病理检查是IM有益的鉴别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以及临床反应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对非典型抗精神药物的相关记载,以及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应用,分析其不良反应。结果在非典型抗精神药物中,如Olanzapine(奥氮平)、Risperidal(利培酮)、Quetiapine(思瑞康)、Aripiprazole(赫尔宁)的研究中,这些药物都可以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并辅助应用。结论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且效果良好,临床研究也已经得到相关的实验证明,但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能与心境稳定药物相比较。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强化CT在非典型脊椎结核与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非典型脊椎肿块患者共73例,患者均接受常规CT诊断和强化CT诊断,将常规CT诊断结果作为对照组,将强化CT诊断结果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脊柱结核和脊柱肿瘤CT征象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诊断结果更优。结论在非典型脊椎结核与肿瘤患者的诊断中,强化CT诊断具有更高的确诊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的365例成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典型急性阑尾炎281例(典型组),非典型急性阑尾炎84例(非典型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手术相关情况。结果:非典型组患者中49例考虑为阑尾炎可能,35例考虑为其他外科急腹症。两组患者性别、腹部手术史、合并粪石、阑尾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典型组高龄、合并内科疾病、特殊型阑尾炎、后位阑尾比例均高于典型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两组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引流管放置率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典型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长于或高于典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非典型急性阑尾炎中老年人、合并内科疾病、特殊型阑尾炎、后位阑尾患者较多。腹腔镜手术治疗非典型急性阑尾炎安全、有效,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不同的用药方式对病患血脂的影响的程度。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0月-2015年10月住院病人480例患者,从总体水平比较患者用药前后的血脂情况、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单独使用对脂代谢的影响、联合用药时对脂代谢的影响,纵横比较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患者脂代谢影响及其相互间的影响关系。结果治疗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结果均有所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对血脂三项均有所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氯氮平以甘油三脂影响最大,利培酮以总胆固醇影响较大。齐拉西酮和阿利哌唑影响较小,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疗效从总体上减小了对患者脂代谢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替换传统和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采取重叠交叉逐步增减剂量的方式进行换药。结果患者换药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阴性症状因子分和PANSS总分,与换药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换药后的阳性症状因子分和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与换药前相比,有所降低,但其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换药前的TESS总分为(7.55+3.23),换药后的TESS总分为(3.63+2.75)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替换传统和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疾病是安全可行的,且该药物与传统和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且副作用轻微,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药物耐受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抑郁症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的患者11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16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有效率94.74%(54/57),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1.36%(48/59),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51%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08%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抑郁症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