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猴脑缺血后行局部选择性深低温顺行脑灌注对谷氨酸(glutamicacid,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代谢的影响。方法成年恒河猴8只,随机分为两组选择性深低温组(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后深低温灌注,n=5);空白对照组(仅阻断双侧颈总动脉,n=3)。建立猴脑选择性局部深低温体外循环模型,自缺血前30min开始利用微透析技术持续采集脑细胞外液,常温下临时阻断双侧颈总动脉10min后行顺行性低温灌注,降脑温至18℃,维持60min,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线法测定谷氨酸、γ-氨基丁酸浓度。结果谷氨酸在常温下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后迅速升高(P<0.05),行低温冷灌注后较常温脑缺血时明显下降(P<0.05),恢复血供复温过程较冷灌注时谷氨酸无明显变化。γ-氨基丁酸在常温脑缺血、低温冷灌注及恢复血供复温过程中无明显变化,仅在低温冷灌注初期稍下降,随着冷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至灌注前水平(P>0.05)。讨论Glu表达下降、GABA表达变化不明显,提示脑脑缺血后选择性深低温灌注过程中主要通过降低Glu表达,减低了Glu的“兴奋性”毒性,提高了神经元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促进受损脑细胞的修复,是脑缺血的重要保护机制之一。

  • 标签: 谷氨酸 &gamma -氨基丁酸 恒河猴 选择性深低温 脑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与探究通过HPLC法测定对氨基水杨酸钠药物中的间氨基酚的方法。方法填充剂使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流动相采用0.05mol/L的磷酸二氢钠-甲醇-0.05mol/L的磷酸氢二钠。结果间氨基酚的线性范围为0.603至7.239ug/ml(r=0.9997),定量限为3.5ng,检测限为1.3ng,回收率为99.83%,RSD为0.82%(n=6)。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对氨基水杨酸钠药物中的间氨基酚十分可靠,结果准确,操作简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氨基水杨酸钠 间氨基酚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氨基糖苷类药物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类抗需氧桌兰阴性杆菌包括假单胞菌属、结核杆菌属和葡萄球菌的抗生素。

  • 标签: 氨基糖苷类药物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收载的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酸度测定中的温度条件提出修改建议。方法分别在15℃、25℃、37℃时对3批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进行酸度测定,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由于原标准中的温度跨度过大,致使酸度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可能无法保证。结论应考虑临床实际用药条件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酸度测定中的温度条件进行修订。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 对乙酰氨基酚 酸度 温度
  • 简介:L-赖氨酸就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氨基酸,一种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我们知道,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份,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先分解成氨基酸,然后人体又利用这些氨基酸再合成新的人体蛋白质,

  • 标签: 必需氨基酸 L-赖氨酸 人体蛋白质 营养物质 人体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治疗肝昏迷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1例肝昏迷患者,使用支链氨基酸进行治疗,同时可给予维生素、白蛋白等以及相应的对症处理,但不用其他抗肝昏迷药和脱氨药物,记录治疗结果和影响因素。结果21例肝昏迷患者经支链氮基酸治疗后,15例神志完全转清,3例改善,2例无变化,1例昏迷加深。苏醒率为71.4%,有效率为85.7%,平均存活20天。讨论支链氨基酸在治疗肝昏迷方面,比传统的抗肝昏迷药疗效好,能改善肝脏的营养和提供能源,帮助恢复衰竭肝脏的代谢功能,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在预防肝昏迷的发生和改善重肝的预后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 标签: 肝昏迷 肝炎 支链氨基酸 临床
  • 简介:摘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由链霉菌或小单孢菌培养液中提取或以天然品为原料半合成制取而得的一类水溶性较强的碱性抗生素。主要包括链霉素、新霉素、卡那毒素、妥布霉素、大观霉素和来自小单孢菌的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小诺霉素等。虽然大多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为抑菌药,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却可起到杀菌作用,属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范围大,强而持久,且还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作用。从抗菌作用的特点看,氨基糖苷类是一类较优良的抗生素,然而,该类药物的治疗浓度范围窄,不良反应较常见,其中有些是不可逆毒性,这是限制它在临床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卡那霉素对假单胞菌感染无效,尤其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及其严重的毒副作用,已被新的药物取代。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抗菌谱较卡那霉素广,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在临床广泛应用。半合成的氨基糖甙类药物阿米卡星等,为目前临床应用的氨基糖甙类的新化合物。

  • 标签: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糖、羟丁酸、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在糖尿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糖尿病患者病例资料,总结128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羟丁酸、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值。结果在128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羟丁酸、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值均高于其正常参考值,其中32例合并糖尿病肾病,26例合并酮症酸中毒症,70例糖尿病患者无并发症。结论定期测定血糖、羟丁酸、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临床治疗及预防并发症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羟丁酸 糖化血红蛋白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复方氨基酸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把150例小儿腹泻患者分成两组。两组患者都采取补液、脱水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纠正等方法加以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小儿复方氨基酸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的康复率为94.7%,对比组的康复率为76.0%,二者的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小儿复方氨基酸能够帮助小儿腹泻患者顺利实现康复治疗。

  • 标签: 复方氨基酸 小儿腹泻 药物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以茶碱为内标,建立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的方法。方法经0.5%异丙醇叔丁基甲醚和二氯甲烷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能很好分离,无血浆内源物干扰,最低检测浓度(LLOQ)为0.5mg?L-1,对乙酰氨基酚的血药浓度在0.5-2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低、中、高浓度(1mg?L-1、5mg?L-1、15mg?L-1)绝对回收率分别为71.82±10.14%、61.48±1.8%、63.45±4.02%,日内及日间RSD均小于15%。结论该实验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快速、无干扰,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适合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检测。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 简介:目的:建立对乙酰氨基酚残留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柱(HypersilODS25gm,4.6mm×200mm),柱温:室温;流动相:甲醇一水(35:65);检测波长:249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在42.88~128.6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8(n=5);平均回收率为99.5%(n=6),RSD=1.0%。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残留,可确认对乙酰氨基酚残留的测定在该检验量、该检验条件下可有效检出。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残留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和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治疗湿疹皮炎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和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应用,每天各2次,每次用药间隔3h;对照组38例,单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2次/d,连续用药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5%,对照组68.4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ⅹ2=8.72,p<0.050),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和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治疗湿疹皮炎的效果优于单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

  • 标签: 湿疹 皮炎 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基酸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儿科2012年12月以来收治的16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蓝光照射,适当补液。B组在光疗基础上给予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滴注。C组光疗加用人血白蛋白滴注。结果三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2h及治疗完成后B、C两组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明显超过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时间上A组较B、C两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复方氨基酸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缩短黄疸持续时间,快速补充蛋白质,降低血清胆红素,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胆红素 氨基酸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中的有关物质对氨基酚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铵11.5g,加水溶解,加磷酸1mL,加水至1000mL).乙腈(88:1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2rim,流量为1.0mL·min-1。结果:有关物质对氨基酚的浓度在0.2058—40.5524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O.9999),对氨基酚与药物中的各成分有效分离,对氨基酚的最低检测限为20ng·mL-1。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能够检出氨咖黄敏胶囊中的对氨基酚,可用于该药品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氨咖黄敏胶囊 有关物质 对氨基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讨论,以期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的发展提供帮助。方法对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且发生不良反应的56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出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56例患者中,0-5岁的儿童发病人数最多,为18人,占全部患者的32.1%;在出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56例患者中,听力受损是发生频率最高的不良反应类型,为22例,占全部不良反应类型的39.3%。结论6岁以下患儿尽量不宜使用氨基糖营类药物,且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是很有帮助的。

  • 标签: 氨基糖苷类 抗生素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注不同剂量氨基酸对早期早产儿营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2年l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90例,所有早产儿接受静脉输注氨基酸治疗,随机将90例早产儿分成A、B两组各45例,A组出生24h内给予氨基酸2.0g/(kg?d),第2天开始每天递增0.5g/(kg?d),最高量为3.5/(kg?d);B组出生24h内给予氨基酸0.5g/(kg?d),每天递增0.5g/(kg?d),最高量为3.0/(kg?d)。结果A组早产儿与B组相比生理性体重下降的百分比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安全性以及BE值、血氨、BUN、胆红素监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早产儿早期静脉输注高剂量氨基酸,可以可以明显改善其营养状况。

  • 标签: 不同剂量氨基酸 早期早产儿 营养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疗效,并观察其副作用。方法将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用药1h2h后的体温、退热例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用药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布洛芬混悬液起效快,退热持续时间长,安全可靠。

  • 标签: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