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道教与地理联系之广、结合程度之密切在其他宗教极为罕见,可从道教的地理地理的道教、道教与地理三个不同的视角辨析道教地理。相对于其他视角,道教的地理是道教地理最具特色部分。

  • 标签: 人文地理 道教 道教地理学 古代科技 地理学
  • 简介:(按姓氏拼音排序)曹刚,1963年生,安徽绩溪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伦理学重点基地应用伦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伦理学、应用伦理学和伦理学原理。

  • 标签: 中国伦理学 伦理学杰出青年 学者简介
  • 简介:马克思与正义的关系是国外学者长期争论的论题之一。争论的焦点在于,马克思是否拒斥正义,马克思是否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非正义,共产主义社会能否超越正义,马克思是否反对分配正义。要厘清这些问题,只有在重读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深入把握国外学者争论的实质,才能澄清马克思与正义的关系,从而厘定马克思正义思想的本质内涵。

  • 标签: 马克思 正义 问题 解答
  • 简介:国内外关于列宁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认识,比如,对布尔什维克“一党专政”等问题的理解,存在着一些不科学或不正确的成分,特别是不少西方学者极力歪曲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攻击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是所谓的“取代论”,攻击新型的苏维埃政权是“极权主义”的“党治制”国家,等等。这些都是严重违背历史事实的。因此,分析和批判对列宁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误解和歪曲,恢复列宁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本来面目,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 标签: 列宁 无产阶级专政 俄国革命 苏维埃政权
  • 简介:斯大林是20世纪上半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西方学者对斯大林思想的研究在苏联解体之前经历了“极权主义”和“重评主义”两种研究范式。苏联解体之后,苏联档案的开放使西方学者在冷战结束背景下研究斯大林思想的范式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斯大林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体制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在新的历史务件下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基本方法,充分利用苏联解密档案资料,加强对斯大林思想的研究。

  • 标签: 斯大林思想 极权主义 重评主义 苏联档案
  • 简介:马金鹏先生(1915-2001)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伊斯兰学者、阿拉伯语专家、翻译家,是民国年问成达师范学校的首批毕业生和该校派往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的留学生之一,是该校“三长教育”成果的典型,是“成达精神”的传人,一生中在教学、翻译与研究、学术传承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标签: 马金鹏 伊斯兰 爱国爱教 学者 纪念 道路
  • 简介:女性主义伦理学伴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深化,产生于最近三十年,其主要标志是卡罗尔·吉利根教授的《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的出版.此后,女性主义伦理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政治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性伦理等领域,形成不同的交叉学科.作为女性主义伦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关怀伦理学,一直备受女性主义伦理学家的关注.关于关怀伦理学,学术界比较有争议的几个问题有:性别与道德的关系、关怀与正义的关系、关怀伦理学的理论归属等.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出现为女性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同时,也为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性别分析法.但是,女性主义伦理学作为一种新兴学科,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女性主义伦理学 关怀伦理学 关怀 正义 性别 道德
  • 简介:《韩诗》学派的学者大多《诗》、《易》兼修,这对于完善《韩诗》的学术体系,提高其学术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考载籍,得两汉、魏晋时期兼习《诗》、《易》的《韩诗》学者共计26人,其中习《韩氏易》者3人,《梁丘易》者2人,《孟氏易》者7人,《京氏易》者8人,兼习《盂氏易》、《京氏易》者1人.习《易》家数不明者5人。

  • 标签: 《韩诗》学派 《易》 《诗》《易》兼习
  • 简介:一、前言维吉尼亚·萨提亚是世界著名的家庭心理咨询与治疗大师,是美国家庭咨询与治疗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美国《人类行为杂志》誉为“每个人的家庭咨询治疗大师”。萨提亚是家庭咨询与治疗的革新者,也是积极心理学的先驱。在萨提亚的理论体系中,她最为强调的是“人人平等,人皆有价值”的理念,他认为咨询与治疗应该以提高人的自尊、

  • 标签: 心理咨询与治疗 积极心理学 美国家庭 人类行为 人人平等 大师
  • 简介:《坛经》以“见性成佛”为主题,其目标是成就觉悟、圆满、超越的伟大人格。《坛经》包含着“自性说”、“迷妄说”、“顿悟说”和“境界说”四大人格理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格心理学思想体系,包括人格的先天本性、后天迷失、修养途径和所能达到的境界等基本思想。

  • 标签: 坛经 人格心理学 自性 迷妄 顿悟 境界
  • 简介:孔孟儒学,是中国族群的优良文化传统,需要辨明道理,剔除糟粕,让孔孟儒学推崇爱民、养民、育民的德政传统,广大于中国,构建安民和谐的社会。玄学产生于君主无为,大臣(世袭职位的门阀士族)专权。任继愈指出,“玄学”与“先秦两汉的孔子大不相同”。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这是继承德政传统,不是独辟蹊径的新说。宋代理学宣扬“天理”被确认为官学后,抑制人服从君主,因此不能把熏染着封建糟粕的宋代理学,硬拉进孔孟儒学混谈。继承儒学传统,发展中国,是不能推辞的责任。

  • 标签: 儒学 玄学 理学
  • 简介:一法家是战国时期一个重要的学派,是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代言人,起源于管仲、李悝,发展于战国时代的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后由韩非集其大成,这个学派主张以法治国,加强君主集权统治。他们心理学思想集中表现为把人心、人情、人性等心理学问题看成是“正法之本”,即实行法治的依据,其主要代表作和代表人物是《管子》和韩非。

  • 标签: 心理学思想 法家 意义 以法治国 战国时期 地主阶级
  • 简介:南宋中期政治家周必大与理学的关系是一个变动的过程:在思想上,他最初与理学亲切认同,后来随着与张拭讨论、辩论、争论的进行,他逐渐转向北宋儒学注重实务的立场,最后提出“守道不如守官”之论,明确反对理学所崇尚的道;在政治上,他最初与理学派相互合作,共同反对近幸势力,但后来他逐渐妥协于近幸,并接近、融入官僚集团。从这一意义上讲,余英时先生《朱熹的历史世界》认定周必大为理学士大夫的观点值得商榷。

  • 标签: 周必大 理学 思想 政治
  • 简介:解释学心理学方法论从根本上反对了科学主义方法论,且突出了人及人的心理与物之间的区别,并将科学主义方法论所遗落的人之为人的特点,如人的个体性、目的性、价值性、社会历史性、整体性等纳入心理学的视野。解释学心理学方法论建立于解释学哲学基础之上,其心理学方法论蕴含具体包括:人本主义的世界观,人文科学的研究取向,问题中心论的科学本质观,直觉主义的研究原则,主观主义研究范式和整体主义的研究原则。

  • 标签: 心理学 解释学 方法论 人本主义
  • 简介:宋代的理学讨论与宗法重建有密切的关系,而宗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宗庙。主要的理学家都曾经讨论过宗法和庙制的问题。张载率先打破了《礼记》中的庙数等差,主张大夫、士均可祭到高祖,程颐甚至主张祭到始祖。朱子的思想则经过了几次变化,他明确指出,大夫、士祭到始祖的做法是悖礼的,而祭及高祖虽为礼经所无,在当时的情况下,却是比较合乎礼意的做法。朱子按照这一思想在《家礼》中规划的祠堂制度,成为宋元明清宗法制度中一直沿用的宗庙制度。

  • 标签: 庙制 宗法 祭祀 理学
  • 简介:近代物理学是随着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的确立而发展起来的。物理实在论经历了机械实在论、经典实在论和量子实在论三个发展阶段。关于物理学的实在问题的讨论是由微观粒子的不可观察性、量子力学的概率性、非定域性等特征引起的,并不等同于数学世界是否实在的问题。科学是哲学一科学的继承者,但不是哲学的“终结者”,而是哲学的“改造者”与“推动者”。我们在讨论物理学的实在问题时,应该区分出三个不同层次的实在:自在实在、对象性实在和理论实在。物理学理论是在去语境化与再语境化的过程中完成的,是对自在实在的模拟,是在谈论实在和理解实在,而不是在描述实在。这是一种语境论的实在观。

  • 标签: 经典实在论 量子实在论 理论实在 谈论实在
  • 简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自设立以来,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以及“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研究方面展开了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厚的研究成果。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科建设 学术研究
  • 简介:王小锡教授与艾伦·吉伯德教授近期在南京师范大学进行了一次学术对话,双方就规范表达主义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依据、元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的对接、道德资本与道德作用的发挥机制等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 标签: 王小锡 艾伦·吉伯德 道德资本 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