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通过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手段——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研究巴西蕉(Musaparadisiaca)叶片在60mmol/LNaCl人工模拟盐胁迫0、12h、24h不同时间点的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12h上调和下调的DEGs(differential-expressedgenes)分别为2938个和2727个;24h分别有834个和893个。GO富集分析,差异基因主要在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刺激响应、结合以及催化活性等。KEGG分析,差异基因主要涉及代谢途径、光合作用、黄酮类生物合成、苯丙素生物合成等。通过GO和KEGG显著性富集分析发现,NaCl胁迫12h后差异表达的基因数明显多于24h胁迫后的差异基因表达数。qRT-PCR验证了DEGs的表达趋势与RNA-Sep测序分析结果的一致,证明了RNA-Sep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通过香蕉叶片转录组分析,为研究香蕉耐盐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简介:为了探讨干旱胁迫对芸豆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浓度水平分别为5%、10%、15%、20%和25%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进行干旱胁迫,研究胁迫对芸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对照相比,种子的发芽进程、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在轻度胁迫时(5%)均无明显变化;但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萌发指标开始下降,且胁迫程度越大,降幅越大。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胁迫的增大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和CAT酶活性在15%浓度PEG处理时达最高值,而POD酶活性在10%浓度时最高;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则呈逐渐递增趋势。
简介:通过调查三种处理下(BNP毛竹增长剂、毛竹专用肥和不施肥)毛竹林的发笋数量、成竹率和新竹胸径以及立竹结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施肥增加了毛竹新分株数量,不同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即BNP毛竹增长剂〉专用肥〉不施肥.施肥提高了毛竹林新竹成竹率,施BNP增长剂(50.48%)和专用肥(46.18%)的毛竹林成竹率均显著高于不施肥(25.57%)(P〈0.05),但BNP毛竹增长剂与专用肥间无显著差异(P〉0.05).施肥可促使胸径变大和竹林结构年轻化,施BNP毛竹增长剂的毛竹林成竹胸径(10.40±0.17cm)显著高于不施肥毛竹林成竹胸径(P〈0.05),且其Ⅰ度竹比例(37.56%)也分别是专用肥的1.27倍、不施肥的2.59倍.
简介:刈割时间(CuttingtimeCT)和晾晒时间(DryingtimeDT)是影响干草品质的主要因素,收获期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对天然牧草干草品质的影响还是空白,研究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对天然牧草干草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对保存干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刈割时间(08:00h,12:00h,16:00h)对天然草地牧草进行刈割,刈割后在不同晾晒时间点(0h、2h、4h、6h、8h、10h、12h、24h、26h、28h、30h、36h、48h、72h)取样,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08:00h、12:00h、16:00h刈割天然草地牧草晾晒72h后均达到安全含水量,可以打捆贮藏,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天然牧草干草DM含量和CP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天然牧草干草ADF含量、NDF含量、Ash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天内,刈割越晚返潮作用越明显,营养物质流失越严重,应尽早刈割。由于光照作用,晾晒时间越长,营养流失越严重,达到安全含水量应尽快打捆,保障干草品质。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天然牧草干草CP含量有显著影响,表明干草品质受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双重影响。
简介: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丙烯酸丁酯(BA)的共聚物为壁材,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温度响应型吡唑醚菌酯微囊。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对该微囊的形貌、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进行表征,同时采用透析袋法探讨其释放性能,并以斑马鱼为试材测定其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微囊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04μm,包封率为78.30%,载药量为15.66%。吡唑醚菌酯微囊具有明显的温度响应性特征,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为28.2℃,当环境温度高于28.2℃时能够快速释放活性成分,而低于该温度时其释放行为受到抑制。吡唑醚菌酯微囊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的LC50(96h)值为有效成分4.48mg/L,较吡唑醚菌酯原药的提高了90倍以上,因此能够显著提高吡唑醚菌酯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
简介:通过近20a来对青海省共和县小麦、油菜的物候和区域气象变化的同步观测,分析了小麦和油菜物候变化及其对气温、降水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990~2006年共和县的年平均气温呈现增加趋势,和全球变暖趋势表现一致。年降水量也呈现微弱的增加趋势,阶段性和季节性明显,每年以6-8月降水量最高;气候变化对小麦和油菜的生育期影响有所不同,小麦的平均全生育期缩短,油菜的平均全生育期延长,各个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明显。小麦的播种期明显提前,其它各个物候期都表现提前趋势,变化规律保持一致,整个生长季有缩短趋势。油菜从播种期至五叶期提前,现蕾期至成熟期推迟,生育期延长。6~8月的气温变化是物候变化的主要驱动气象因子。小麦和油菜的生育阶段与历年气温变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O.05),与降水量的相关性不显著(P〉O.05)。
简介:河流水沙特征与流域降水量和下垫面变化密切相关。为揭示流域降雨以及退耕还林对延河流域水沙特征的影响,本文以延河甘谷驿站控制区1960—2010年流域降水量、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实测数据为基础,统计分析了延河水沙变化特征及其对流域降水量的响应,并对比分析了退耕前、后(以2002年为界)延河水沙变化。结果表明:在1960—2010年间,延河甘谷驿站控制区年及汛期(6—9月)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呈波动递减趋势,汛期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值约占年值的64.8%、71.7%和98.1%;年及汛期输沙量与径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径流量变化可分别解释年及汛期87.6%和92.2%的输沙量变化,降水量变化可分别解释年及汛期22.7%和23.6%的输沙量变化;退耕后流域年及汛期平均输沙量、径流量和径流系数显著低于退耕前,剔除退耕前后降水量差异影响,退耕工程对年及汛期累计输沙量变化分别贡献87.5%和86.9%,对年及汛期累计径流量变化分别贡献77.4%和75.4%。研究阐明退耕可显著降低年及汛期平均径流量、径流系数和输沙量。
简介:喀斯特地区土层浅薄,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程度。为定量分析生态工程实施前后土壤侵蚀状况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基于GIS技术和RMMF模型,对环江县1991、2000和2010年土壤侵蚀进行模拟,并采用邻近水文站和径流小区泥沙监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991、2000和2010年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76.36、76.46和49.60t/(km2.a),与相关监测数据比较一致;土壤侵蚀总量分别为34.76万、34.80万和22.58万t,主要来源于非喀斯特区(均约占全县侵蚀总量的94%)。研究区微度侵蚀面积占90%以上,轻度及以上等级所占比例较小。对比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旱地远大于其他类型,其次是中覆盖度草地和其他林地。相同降雨条件下,由于旱地面积减少,2010年土壤侵蚀量较1991年减少4.21万t;2010年喀斯特区、非喀斯特区土壤侵蚀量较2000年分别减少了4.21%和8.76%。这预示生态工程实施后,环江县耕地减少、林地增加,土壤侵蚀减少。本研究为评估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现状以及退耕还林的水土保持效应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目的】研究烤烟品系LY1306经不同时间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及基因转录表达的变化,以明确其烟叶应激响应基因表达组学特征。【方法】采用15%PEG-6000处理模拟干旱胁迫,分别测定干旱胁迫处理0h、16h、24h后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并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分析。【结果】LY1306烤烟叶片在15%PEG-6000处理下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较快,脯氨酸含量迅速提高。差异基因GO分析表明盐胁迫响应、赤霉素响应等生物过程,以及细胞质核周区和转录因子活性等功能基因在16h、24h处理的样品中均表现为上调。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LY1306烤烟叶片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基因在干旱处理后16h和24h的处理中均表现为上调。【结论】烤烟LY1306品系在15%PEG干旱胁迫下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为其抗旱生理表现的主要应激酶类,同时脯氨酸的积累也起到了积极的抗旱作用。赤霉素等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及多种抗旱相关生物过程和代谢通路的基因表达水平上调,是LY1306烤烟品系抵御和适应干旱胁迫的主要途径。
简介:为研究关键环境因子与烟田生态系统水、碳通量日间变化之间的响应关系。基于2016年攀西干热河谷典型烟田生态系统烤烟成熟初期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分析了典型晴天内烟田冠层导度及水、碳通量的日间变化规律及其对气温、VPD和净辐射日间变化的非对称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烟田生态系统CO2通量和蒸散量(ET)均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冠层导度的变化是影响烟田水、碳通量日间变化的直接因素;研究区烤烟成熟初期水、碳通量呈现显著的非对称响应特征,相同的净辐射强度下,下午的CO2通量和ET值均明显高于上午;WUE对净辐射的响应特征与净辐射强度有关,当净辐射强度小于230w.m2时,下午烟田WUE大于上午,反之,上午烟田WUE大于下午;气温、饱和水气压差(VPD)与净辐射在日间的非同步变化是导致烟田冠层导度和ET在日间非对称响应的主要气象因素,从而间接影响烟田水、碳通量及WUE的日间动态特征。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攀西干热河谷烟田水、碳通量季节与年际变化特征及相关变异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简介: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呼吸在维持全球碳循环及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以黄土丘陵区油松、沙棘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分别观测二者的土壤呼吸(Rs)、5cm土壤温度(T)和水分(W),分析2种人工林Rs的动态特征及其对T和W的响应。结果表明:1)季节尺度油松、沙棘人工林Rs夏季(6—8月)最高(2.31和2.89μmolCO2/m2·s),冬季(12—2月)最低(0.60和0.65μmolCO2/m2·s),年均值分别为1.51和1.92μmolCO2/m2·s,年呼吸总量分别为18.90和22.81tCO2/hm2·a,冬季呼吸量占年呼吸总量比例分别为14.67%和12.65%;日尺度最高值出现在10:00—16:00,最低值均出现在6:00。2)季节尺度2种林分Rs与T均呈显著指数关系(P〈0.01),与W则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0.01),且沙棘林全年尺度土壤呼吸Q10值(1.40)显著高于油松林(1.34,P〈0.01)。3)日尺度上,油松、沙棘人工林W分别大于13%和12%时,T对Rs的解释量(R2)均有所提高。因此,在充分考虑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呼吸影响的同时,加强冬季土壤呼吸的观测,对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区域碳循环估算模型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国有林区长期的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造成了国有林区在教育资源,教学硬件,和师资力量方面相对薄弱,教学质量,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上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体现在国有林区英语教学水平方面更是明显滞后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水平。尽管一些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教育工作者们在课堂上还没有把更新的外语教学理念,外语教学方法灌入于外语教学中,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强调目的语文化,重视单向导入目的语文化,而对母语文化却很少顾及,使母语文化的导入受到了制约。针对目前这种倾向,本文试图与外语教学工作者一起探讨在跨文化交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重视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导入和渗透的重要性,以及其途径和方法,目的是在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活动中,能够拓宽学习者的多元文化方面的视野,减少语误,在多元文化的交际中成为成功者,为国有林区的外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