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生态民主作为一种崭新的民主视域,其新颖之处和生态意蕴在于,风险性决策中的参与或被适当代表机会应该扩大至所有受到影响的群体,包括阶级、地理区域、民族和物种。我们所熟悉的民主概念的这种生态扩展,旨在成为包容性的和普遍性的,以兼容环境正义支持者、风险社会社会学家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绿色理论家。可以说,生态民主也许最应理解为一种为了受影响者的民主,而不是由受影响者构成的民主。就此而言。生态民主提出了重大的道德与认识论的、政治与制度的挑战。其道德层面的挑战在于,它通过力图将民主考量扩展到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无限性的共同体,其认识论的挑战在于,它要求那些能够参与民主审议的人类成员探求有意义的、可操作的和低成本的方法,来代表那些程度不同地不被充分知晓的或无力代表自身的他者(即未来数代和非人类其他)的利益。

  • 标签: 生态民主 审议民主 道德与认识论 政治与制度 “被排斥的其他”
  • 简介:十九世纪的美国正处于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阶段,面对充斥着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工业社会,亨利·梭罗(HenryDavidThoreau)以超前的眼光预见到了工业社会精神失落的后果,并毅然选择在瓦尔登湖畔度过为期两年的“与禽兽相伴,与飞鸟为邻”的农耕生活.《瓦尔登湖》(Walden)一书便蕴藏着梭罗批判现实社会、回归自然的渴望和探索内心的呼吁.他强烈反对以牺牲自然的方式来发展经济以及用物质享受来代替精神进步的做法,深切地希望像守住瓦尔登湖那样守住人类的精神家园.梭罗呼吁人们勤劳节俭,褪去华丽的装饰,过质朴的生活,找回人类最本真的东西.人类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梭罗认为改变人类心灵深处的价值倾向,可以提升社会风气,最后实现社会整体道德品质的升华,从而使人类自觉地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责.他呼吁人类减少对欲望的过度关注,将疲于奔命的时间用在思考人类应当如何正确发展,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上,减少一些自己给自己的束缚,让肉体和精神共同回归自由.这种深刻的人性复归的生态思想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可以使我们从物质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做大自然的旅居者而不是占有者,放慢脚步去探索内心深处的瓦尔登湖.

  • 标签: 《瓦尔登湖》 生态思想 精神家园 简单生活 人性复归
  • 简介:从生态伦理角度研究《道德经》,其中的“尊道贵德”可作为生态伦理原则,形而上之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以德的形式内化于它们,从“道”贯到“德”;遵循“道法自然”的规律,即道以自然作为内在的根据和原因,决定了自身的存在与运动而无须借助外在的动力;内蕴“为物之德”,强调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类必须担负起对非人类生命的生态责任,达到物我和谐统一、物我同化、物我共存的深层次道德境界.实践上构建“辅万物之自然”的生态行动准则,其具体构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确立“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行为基准,以自然为固有尺度的“知足”“知止”资源保护观与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地泽及万事万物的慈爱思想.在此基础上,诠释老子生态智慧与深层生态学的逻辑一致性,实现老子生态智慧的现代性转化和重塑.在生态平衡持续失衡的当下,挖掘、梳理、诠释《道德经》的生态智慧,可为构建中国生态伦理范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道德经》 玄德 为物之德 深层生态学
  • 简介:《西游记》中的“生态想象”,一方面,有着现实性、丰富性、层次性、整体性、超越性等鲜明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态世界的向往,体现了一定意义上的生态文化自觉;另一方面,它综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性、审美性和哲理性等多重特质,饱含着浓郁的文化意蕴。解读《西游记》中的“生态想象”,对当今社会生态文化的中国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西游记》 生态想象 文化意蕴 生态文化中国化
  • 简介:作为彻底的自然主义者,斯宾诺莎在批判基督教传统与笛卡尔实体论的前提下,确立了上帝、实体与自然的"三位一体"自然观,建构了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组成的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斯宾诺莎的自然观是广延与思想的统一,这表明自然界本身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无论有着什么样的质的差异,都存在于统一的自然界中。在伦理学探究中,从上帝、实体与自然"三位一体"自然观基础出发,为了使人心臻于完善,必须充分了解自然,走出人心对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等外在善的追求,仅在正当、合理的限度内才是获得幸福的手段,而不是幸福本身。只有"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相一致的知识",才能获得最高的幸福。对斯宾诺莎自然观的伦理探析,不只是还原理论本身及其阐释,更是为了促进当代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目前生态伦理探究处于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对立的"两难选择"胶着状态,使自身理论的整体性无法显现。如何从"两难选择"的僵持状态走向生态伦理观的整合,是自然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要求。斯宾诺莎的自然实体论及其幸福伦理观探讨从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状态走向统一的和谐思想,启发人们重新发现并尊重自然的生态价值,限定人的知性的能力范围,唤醒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规范生态道德行为,因而对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的生态伦理观研究乃至生态文明建设有某种思想启示。

  • 标签: 斯宾诺莎 自然观 生态伦理 生态文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现代生态科学富有独特的时代特征和哲学的整体转换意蕴,表现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交叉、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的吸纳融合、协调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特殊使命、生态学思维与辩证思维的内在契合等学科特质.对现代生态科学的成果进行哲学概括,可以为解决困扰当今人类的诸多重大环境问题提供新观念和新方法,推动一种以保护地球和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标志的人类新文明的建立.

  • 标签: 生态科学 思维方式 生态思维
  • 简介:蓝天白云中,那悠悠飞翔的鸽子,那飘荡在空中清脆悠扬的鸽哨声,与城市、山村、原野、河川构成了大自然和谐的,同时也给人们的遐想展开了邈邈驰飞的翅膀,也给人们的憧憬涂上了绚烂艳丽的色彩。那情与景交织的画面常常会保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影响并改变着人的一生,激励着人们为生活的和谐美好而不懈努力。

  • 标签: 鸽子 自然和谐 和谐美 飞翔
  • 简介:认识鲈鱼,是从范仲淹的那首诗开始。“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语文课本里的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从诗中,知道了渔民生活的艰辛和鲈鱼的美味,也梦想着有一天能品尝其味。后来,从书中又知道了一个“莼鲈之思”的典故。

  • 标签: 鲈鱼 渔民生活 范仲淹
  • 简介:感恩是深情的回报,是长夜中经久不息的思念,是舍身取义的义无反顾,是音信杳然时的牵肠挂肚,是真心真意黄金般的诺言,是寒风瑟瑟中的一件棉衣,是倾盆大雨中的一把雨伞,是孤寂时的一声问候…

  • 标签: 《感恩之美》 散文 中国 当代
  • 简介: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享有“世外桃源”、”福地洞天”的美誉。全市现有林业用地83.8万公顷,湿地面积60.3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253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6.02%,建有4个自然保护区、25个自然保护小区和12个森林公园。在推进绿色湖南建设的新形势下,常德市林业局将着力发展绿色林业、民生林业,抓好现代林业产业园和油茶、楠竹、花卉苗木三大产业,建设生态优美、和谐幸福的家园。

  • 标签: 生态美 水秀 林业用地 活立木蓄积量 自然保护小区 森林覆盖率
  • 简介:人若有一口洁白牙齿,一笑令人心情清新。牙齿好,咀嚼功能好,健康生命力更强。狗狗也和人一样,你爱它是否也会关注它的牙齿?先给它一份快乐健康的礼物吧!

  • 标签: 牙齿 美白 健康生命
  • 简介:座落在辽河平原上的家乡,一年四季都被茂密的树木包围着,而在这数不清的树木中,只有平凡的柳让我倾心、让我景仰!沧海桑田,白驹过隙,挺在胸间、映在眼里、活在心中的,却依然还是柳!

  • 标签: 辽河平原 一年四季 树木 桑田
  • 简介: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美国禽蛋协会近日致函美国农业拨款委员会,明确反对美国众议院不久前通过的《2008财年农业拨款案》731条款。据了解,这一条款规定.2008年美国农业拨款将不得用于制订和实施中国熟制禽肉对出口的规定。禽蛋协会总裁沈盛华表示.在禽蛋协会向农业拨款委员会致函的同时,

  • 标签: 协会 禽蛋 禽肉 熟制 中国 美国农业
  • 简介: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认识论维度,注重人类怎样认识自然规律进而改变自然界,它是人和人之间关系形成的基础,具有发生学的意义;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体论维度,它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开展形式、程度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始终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彼此交织,这二者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史的不断进步。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透过辩证思维来把握人和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为我们透察当代中国生态问题的特性寻觅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 标签: 人与自然 人与人 共生关系 唯物史观 生态问题
  • 简介:蔷薇(RosaBellaRehd.etwils)又名山刺玫,系蔷薇科蔷薇之果实.蔷薇为灌木,高约3m.生长于山坡疏林、山地林缘、沟谷及黄土丘陵的沟头、沟边陡崖上.

  • 标签: 美蔷薇果酒 工艺流程 营养成分 发酵 陈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