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 分析 病案编码错误的 原因。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全年出院病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法进行抽取病案,共抽取 3600 份,由从事 20 年以上专业的编码人员逐一进行检查病案编码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分析编码错误的原因。结果:各个季度编码错误情况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第 4 季度出现编码错误情况最多为 49 例,占 13.61% ;第 1 季度出现编码错误情况最少为 36 例,占 4.00% ;各个科室编码错误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创伤科出现编码错误的情况最多为 48 例,占 6.67% ;儿科出现编码错误的情况最少为 23 例,占 3.19% 。结论:对病案编码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加大力度抽查病案编码,有助于提高病案编码的准确性,提高病案编码的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对三级病案编码质控体系的实践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在实施三级病案编码质控管理体系前设为对照组( 2018年 1月份至 2018年 12月份),实施三级病案编码质控管理体系后,设为观察组( 2019年 1月份至 2019年 12月份),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危重症患者病案编码、三四级手术患者病案编码合计准确率、编码人员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实施三级病案编码质控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病案编码质量与编码人员工作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编码的准确性,对该类疾病管理、病案信息化管理研究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规范化依据,提升防治水平。方法结合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命名方法及疾病特点,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的规则,对此类疾病进行编码。结果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体系是电离辐射造成的各类疾病的总和,区别于普通的临床症候群,对此类疾病的编码必须要根据不同疾病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等特点来进行。结论对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编码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疾病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对此类疾病的编码进行规范并使其标准化,对我国的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补充。
简介:摘要根据核苷酸大小,非编码RNA统分为短非编码RNA、中等非编码RNA和长非编码RNA。其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微小RNA(microRNA,miRNA)通过参与调控Six2、Hnf-1β、Bim、mTOR等信号通路来维持肾脏正常发育,其调控异常又将导致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kidney and urinary tract,CAKUT)的发生。此外,环境也将影响非编码RNA在肾脏发育期间的表达活性。该文综述非编码RNA在肾脏发育以及在CAKUT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简介: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复杂。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中INK4基因座中反义非编码RNA (ANRIL)与细胞增生、分化及个体发育过程密切相关,在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生中起重要作用,是DR发病机制研究中的新领域。现有研究发现,ANRIL可能通过核因子-κB、ROS/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信号通路以及与p300、miR-200b、EZH2协同调节VEGF在DR中的表达和功能,发挥其在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特异性阻断ANRIL及其相关通路,可能成为未来DR临床治疗中的新靶点。
简介: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ANs,lncRNAs)是指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且无编码蛋白质功能的一类非编码RNA。近年来研究发现,lncRNAs广泛参与各种生物学过程,如调控细胞的分化、增殖、转移和凋亡等。lncRNAs的异常表达与人类各种疾病尤其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其中反义lncRNAs是从编码或非编码基因的反义链转录生成的一类lncRNA。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反义lncRNAs约占全部lncRNAs的20%,该类lncRNAs能通过调控其附近基因的转录影响细胞的生物学活动,参与包括胃癌在内的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相关研究已成为当今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拟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对近年来在胃癌研究中已经明确有差异变化的反义lncRNAs及其功能加以综述。
简介: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 coding RNA,lncRNAs)是一类重要的细胞调节因子,参与多种生物过程的调控。这些非编码RNA在表观遗传水平、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大调控作用,从而调节机体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lncRNAs在不同肿瘤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本身的特殊生物学病理特征、疾病预后和药物治疗的反应有关,尤其在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相关的肿瘤中广泛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报道,对在头颈肿瘤研究较多的三类lncRNA-HOTAIR、H19、MALAT-1进行汇总,探究lncRNAs与HPV相关肿瘤的关系,有效的为预防和治疗头颈肿瘤等HPV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全球女性癌症第4位。随着宫颈癌筛查技术的开展及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投入使用,发达国家宫颈癌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及其他原因,宫颈癌发病率下降趋势并不显著。对于宫颈癌术后患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定期监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CA)125等指标评估宫颈癌复发可能性。但是,这些指标单独使用时均存在缺陷,故寻找可更好评估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迫在眉睫。目前已有研究结果显示,非编码RNA(ncRNA)在评估宫颈癌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微小RNA(miRNA)、长链ncRNA(lncRNA)及环状RNA(circRNA)这3种ncRNA是目前研究热点。笔者拟对miRNA、lncRNA及circRNA这3种ncRNA在宫颈癌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进行阐述。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icd10 的编码对疾病分类质量统计的影响。 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 2017.6-2019.3 病案时的胆囊炎病历 200 份,依照 icd10 第 2 版标准对此 200 例病历诊断编码进行核实,统计其中分类不准确的病历数。 结果: 200 份病理中编码错误有 16 份,错误发生率 8.0% ,主要集中在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及慢性胆囊炎中,其各自错误发生率占比分别为 9.0% 、 8.3% 。 结论 : icd10 的编码利于病案室病案管理的标准化及规范化,但受病情复杂程度及病案统计人相关知识缺乏、诊断书写不规范等影响, icd10 编码错误问题依然存在,需加强相关内容学习,提高信息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疾病分类统计质量。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复杂性疾病,大部分确诊时为晚期,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尤为重要。近年来研究发现,部分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HCC中具有差异性表达,可作为诊断及评估预后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者陆续发现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可影响lncRNA的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ncRNA及其SNPs在HCC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增殖期与消退期婴儿血管瘤(IH)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mRNA的差异表达情况。方法2019年1-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收集行手术切除治疗的8例IH组织(增殖期与消退期各4例),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差异表达(P < 0.05,差异倍数≥ 1.5)lncRNA和mRNA,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同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并构建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预测差异lncRNA的顺式作用靶基因。结果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共筛选出405条差异lncRNA(108条下调,297条上调)与772条差异mRNA(107条下调,665条上调)。qRT-PCR验证4条lncRNA(n335248、ENST00000450864、n333319和n335185)与4条mRNA(EDNRA、IFI6、HK2与ITGA1)的表达,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GO与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mRNA主要参与血管凝固、轴突导向、血管生成和细胞黏附等生物过程,差异mRNA主要富集在代谢通路、细胞局部黏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控、白细胞跨内皮迁移、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由度值≥ 15的23条mRNA和58条lncRNA共同构建组成。结论增殖期与消退期IH组织中存在大量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这些lncRNA可能通过调控相应的靶mRNA参与IH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