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口咽通气导管与鼻咽通气导管间歇性高频喷射通气(IHFJV)用于肺炎患者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PLVB)辅助通气的效果。方法择期行PLVB的肺炎患者160例,性别不限,年龄46~64岁,BMI 18~29 kg/m2 ,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80):鼻咽通气导管组(N组)和口咽通气导管组(O组)。N组置入内径4.0 mm的鼻咽通气导管,O组置入内径4.0 mm的口咽通气导管,行IHFJV,I∶E 1∶3,喷射频率100次/min,喷射峰压0.4 kPa,潮气量160 ml,每间歇2 min给予5次喷射:I∶E 1∶3,喷射频率20次/min,喷射峰压0.4 kPa,潮气量300 ml。分别于术前20 min(T1)、手术开始5 min(T2)、术毕即刻(T3)和术后5 min(T4)时记录SpO2。于T1、T3和T4时采集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检查期间托下颌、面罩加压通气、呛咳、气道痉挛、导管脱落或移位和体动的发生情况。结果与N组比较,O组T3时SpO2和PaO2升高,T3,4时A-aDO2降低,提下颌、呛咳和导管脱出或移位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口咽通气导管IHFJV用于肺炎患者PLVB辅助通气的效果优于鼻咽通气导管。

  • 标签: 高频喷射通气 支气管镜检查 肺炎 通气导管
  • 简介:摘要鼻咽通气道是一种简易且性价比较高的通气装置,它作为气道辅助装置被诸多科室使用,主要用于解除舌后坠等所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另外,各种增加了其他功能的改良型鼻咽通气道相继面世,拓宽了鼻咽通气道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现就其在全身麻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鼻咽通气道 改良型鼻咽通气道 气道管理 全身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视双腔气管导管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需行单肺通气的胸外科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双腔气管插管操作,观察组采取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操作时间、插管情况、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双腔气管导管进入左侧支气管即刻(T2)、插管后(T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声门显露时间[(36.65±13.17) s]、气管插管时间[(130.55±27.69) s]短于对照组[(74.82±14.25)、(187.62±29.15) s,t=10.774、7.775,P<0.05];观察组首次插管成功率(96.67%)高于对照组(70.00%),甲状软骨按压率(3.33%)、术中气管导管异位重新定位率(0)、因重新定位气管插管导致低氧血症率(0)低于对照组(30.00%、23.33%、20.00%,χ2=7.680、7.680、5.822、4.630,P<0.05);观察组T1、T2、T3时刻HR、MAP波动小于对照组(t=0.013、3.143、3.093、2.822、2.669、2.085,P<0.05);插管后即时观察组PaCO2(33.79±2.46) 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36.18±2.37) mmHg,PaO2(85.76±7.39) mmHg、SaO2(98.47±0.54)%]高于对照组[(80.34±6.80) mmHg、(97.06±0.42)%,t=3.832、2.956、11.289,P<0.05];观察组T2、T3时刻rSO2分别为(66.16±5.04)%、(64.33±6.19)%,高于对照组[(63.59±4.61)%、(60.18±5.92)%,t=2.061、2.654,P<0.05]。结论可视双腔气管导管应用于单肺通气患者,能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操作成功率,降低低氧血症率,减小血流动力学波动,改善局部脑氧饱和度。

  • 标签: 可视双腔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声门显露程度 血流动力学 局部脑氧饱和度 动脉血气
  • 简介:摘要院外心跳骤停抢救中声门上气道设备与气管插管效果比较:AIRWAYS-2的随机临床试验Benger JR, Kirby K, Black S, Brett SJ, Clout M, Lazaroo MJ, Nolan JP, Reeves BC, Robinson M, Scott LJ, Smartt H, South A, Stokes EA, Taylor J, Thomas M, Voss S, Wordsworth S, Rogers CAPublished on 28 August 2018 JAMA 2018;320:779-91此项研究为国家健康研究技术评审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2/167/102)全文索取链接:https://discover. dc. nihr. ac. uk /content /signal-000686 /new-airway- device-as-good-as-tracheal-tube-forresuscitation- out-of-hospita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患病人数正在逐年上升。重症哮喘在治疗时不仅需要常规药物治疗,部分患者还需机械通气纠正严重呼吸衰竭,减少呼吸肌疲劳,降低病死率。机械通气时应用镇痛镇静治疗可以减少人机对抗、减少患者焦虑及烦躁、提高机械通气的疗效。本文就重症哮喘机械通气时镇痛镇静策略作一综述。

  • 标签: 哮喘 镇痛 呼吸,人工 镇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发生气管插管 /切开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原因, 并探讨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发生人工气道并发症的预防性措施。方法:将2019年 5月至 2020年 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有创机械通气病人 25例,设为 α组 ,分析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安全性影响因素。纳入同期采取预防性措施的有创机械通气病人25例,设为 β组,探讨采取预防性措施后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25例有创机械通气病人中,发生气管内插管 1例、气管切开 1例、套管滑落 1例、气囊填塞 1例,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 16.00%;其中 套管维护不及时、套管选择及固定不当因素、病人自身因素导致发生人工气道并发症分别各2例、 1例、 1例。 β组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率 0.00%,明显低于 α组( p<0.05)。 结论: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发生气管插管/切开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原因主要包括套管维护不及时,套管选择及固定不当因素,病人自身因素 。采用预防性措施可有效提高气管插管/切开的临床安全性,降低气管插管 /切开人工气道并发症。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 /切开人工气道并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分析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期间惠东县人民医院儿科及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82例,随机对照试验(RCT)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持续气道正压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氧暴露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地少于对照组(t=43.302 7、21.822 6,均P<0.05);两组BPD患儿治疗前、治疗后48 h的PaO2与PaCO2值在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48 h的OI值均显著地低于治疗前(t=6.523 8、4.304 7,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48 h的O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3.665 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88%比29.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3 4,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能够显著地改善氧合指数,缩短氧暴露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且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高频振荡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机械通气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用于呼吸衰竭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06月-2020年06月诊治的64例呼吸衰竭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2例。参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给予机械通气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参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指标、氧饱和度指标和pH值相比,研究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参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指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低(P<0.05);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低(P<0.05)。 结论 给予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等指标,能够有效减少或者是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机械通气 支气管肺泡灌洗 呼吸衰竭 治疗效果 血气分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与喉切除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住院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相关的证据,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研究目的提出循证问题;按照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进行计算机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2月,文献类型包括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推荐实践、系统评价;根据文献类型选择合适的文献质量评价工具;使用JBI系统相关工具确定证据等级及推荐级别。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指南1篇、证据总结2篇、最佳实践1篇、系统评价9篇,总结出13条证据,归纳为湿化的评估、方式、液体和操作等4方面。结论本研究所得证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一方面需进行临床情境分析并有针对性地使用证据;另一方面,现有证据存在欠缺和质量不高,故需以科学合理的方法创造高质量证据并持续更新。

  • 标签: 喉切除术 气管切开 住院患者 气道湿化 证据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流冲击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微误吸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3—8月入住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气流冲击法联合间断声门下滞留物吸引(SSD),对照组采用间断SSD,比较2组24 h囊上滞留物总量、囊上吸引管堵管发生率、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并比较操作前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24 h囊上滞留物总量、囊上吸引管堵管发生率分别为2.9%(1/34)、(19.37 ± 5.52)ml、17.6%(3/34),对照组分别为20.0%(7/35)、(14.98 ± 3.77)ml、25.7%(12/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896、7.239,t值为5.315,P<0.05或0.01)。囊上滞留物培养病原菌阳性率为54.6%(113/207)、病原菌149株,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阳性率为12.6%(26/207)、病原菌37株,2组囊上滞留物病原菌构成相似,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优势菌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组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分泌物主要病原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操作前后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流冲击法联合间断SSD能有效清除气囊皱褶和集聚于囊上的滞留物,可减少囊上吸引管堵管发生率,预防微误吸的发生,降低VAP发生率。

  • 标签: 抽吸 插管法 气管内 呼吸道误吸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鼾症手术中不同气管导管内径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行支撑喉镜下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较小组[气管导管内径=(年龄/4+3.5 )mm ,S组,33例]、适当组[气管导管内径=(年龄/4+4.0) mm, A组,28例]、较大组[气管导管内径=(年龄/4+4.5)mm ,L组,29例]。全身麻醉机械通气后,分别监测3组术中呼吸动力学指标: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 Ppeak)、气道平台压(plateau airway pressure, Pplat)、肺顺应性(pulmonary compliance, C)、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的比值[一秒率(FEV1/FVC, FEV1%)]。结果S组Ppeak和Pplat分别为(16.8±2.8)cmH2O (1 cmH2O=0.098 kPa)和(13.6±3.1)cmH2O,均高于A组和L组(P<0.05),A组和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FEV1%为(77±5)%,均低于A组[ (80±3)%]和L组[(82±5)% ](P<0.05),A组和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鼾症手术中选择较小气管导管会引起更高的Ppeak和Pplat,降低FEV1%,影响肺通气功能。

  • 标签: 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 气管插管 气管导管 呼吸功能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诊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72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9年 2月 -2019年 12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一组为实施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另一组为实施无偿正压通气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 36例,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明显。结论 对急诊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诊重症支气管哮喘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作为为本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间,并根据随机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5例设为对照组,接受优质护理的35例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护理前的肺通气功能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护理后的肺通气功能上看,实验组的FEV1以及PE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优质护理 支气管哮喘 急性加重期 肺通气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两种不同口腔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0年7月收治的92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参照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的病例为46例。对照组的口腔护理选择的为儿童软毛刷刷牙结合口腔冲洗,研究组的口腔护理选择的为冲洗式口护吸痰管,比较2组各症状出现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口臭、黏膜充血、黏膜溃疡、VAP出现时间晚,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洗式口护吸痰管口腔护理措施运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可有效延长各种症状出现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口腔冲洗法 冲洗式护吸痰管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 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急诊临床治疗中, 无创正压通气的 临床治疗 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是从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 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了 200 例,随机编入实验组和常规组, 采用常规治疗 的为常规组患者,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 无创正压通气的 100 名患者则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联合应用 无创正压通气的实验组中治疗有效率为 91.47% ,对比常规治疗组 74.29% 的有效率,临床效果明显;并发症的对比中, 实验 组仅 为2.86 %,明显低于常规 组的 10.48% ( P< 0.05) 。结论 : 在 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时 使用 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着显著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减少肺炎、气胸、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 无创正压通气可以作为 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 过程中的常规辅助治疗方式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 急诊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儿童因免疫水平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易患耳鼻咽喉科疾病。为此,选取对2020年1月~2020年6月248例来我院进行常规前鼻镜检查、间接喉镜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或不能配合的患儿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评价电子鼻咽喉镜在诊断儿童耳鼻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提高我国儿童耳鼻咽喉疾病的诊断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电子鼻咽喉镜 儿童患者 疾病诊断 措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喉罩与气管插管运用于 腹腔镜胆囊手术 麻醉通气中的价值 。方法:纳入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6 月本院接诊且行 腹腔镜胆囊手术 治疗的病患 68 例,以奇偶数字分组法将之分成 2 组( n=34 ),当中,研究组麻醉通气用不同喉罩,对照组用气管插管法。分析 2 组咽痛的发生情况,比较心率等指标。 结果:研究组的术后咽痛发生率为 2.94% ,比对照组的 23.53% 低, P < 0.05 。研究组拔管后 3min 时的血氧饱和度为( 96.89±3.45 ) % 、心率为( 75.02±11.24 ) 次 /min ,优于对照组的( 94.52±3.71 ) % 、( 79.29±10.31 ) 次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