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内脏脂肪等级的相关指标。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3—9月在黑龙江省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医院职工(包括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共617例的各项实验室指标以及体成分分析各项指标,按照2∶1的比例将样本分为训练集(411例)和测试集(206例),模型共纳入预测变量110个,使用训练集数据进行随机森林模型构建,测试集数据进行模型验证,选择最优节点数和决策树数目,对构建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价,同时选取重要性在前10位的相对重要因子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按内脏脂肪等级,对617名研究对象再次进行分组:内脏脂肪等级正常组和内脏脂肪等级偏高组,进一步分析前10位相对重要因子在组间的差异。结果随机森林模型的最优节点数为39、决策树数目为300。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为83.3%、精确率为73.9%、灵敏度为89.4%、特异度为78.7%,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1(95%CI:0.832~0.931)。模型中前10位相对重要因子依次为:体重指数、性别、年龄、尿酸、红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肽、癌胚抗原、糖化血红蛋白、谷氨酰转肽酶。内脏脂肪等级偏高组的体重指数、年龄、尿酸、红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肽、癌胚抗原、糖化血红蛋白、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高于内脏脂肪等级正常组(均P<0.05);内脏脂肪等级偏高的发生率男性大于女性(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内脏脂肪等级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表现良好,内脏脂肪与机体肝功能、胰岛功能、免疫功能的改变均有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推拿治疗小儿夜啼的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来加强对小儿夜啼治疗的指导,改善患者的不良睡眠习惯。方法:检索的数据库包括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检索的时间从2021年1月开始,截止到2023年1月,中文检索从CNKI、万方、VIP以及CBM中进行,外文检索从PubMed数据库及 Cochrane 图书馆中展开。结果:共选用了8篇符合本文研究的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夜啼频次、持续时间和哭闹时间上有显著改善(P<0.05)。同时,实验组的睡眠质量也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结论:通过meta分析,能够充分发挥推拿在小儿夜啼治疗中的作用,有效缓解小儿夜啼想象。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暴露反应预防(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ERP)对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EBSCO、Cochrane Library、Embase、Science Direct、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维普全文数据库,搜集ERP治疗OCD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耶鲁-布朗强迫量表作为主要结局指标,焦虑、抑郁情绪量表作为次要结局指标,同时对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6.0软件对所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共计1 239例患者,其中ERP组599例,对照组64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改善患者强迫症状,ERP组显著优于空白对照(MD=-6.55,95%CI:-8.75~-4.35,P<0.001),也显著优于氯丙咪嗪(MD=-5.88,95%CI:-8.20~-3.56,P<0.001),但与CBT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21,95%CI:-1.62~2.04,P=0.82),且在干预后的随访期内ERP和CBT的疗效无差异(MD=0.41,95%CI:-2.45~3.27,P=0.78)。对改善患者抑郁情绪,ERP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SMD=-0.45,95%CI:-0.74~-0.17,P=0.002),但与CB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5,95%CI:-0.27~0.16,P=0.62)。对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7,95%CI:-0.56~0.23,P=0.41)。结论ERP在改善OCD患者的强迫症状、抑郁情绪方面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但对于改善焦虑情绪,随访期内保持长期疗效未得到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热垫式治疗仪在治疗腰肌劳损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比较,以评估热垫式治疗仪在腰肌劳损治疗中的优势和局限性。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20例腰肌劳损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热垫式治疗仪。研究期间,患者需遵循医嘱,配合相应的生活方式调整和腰肌锻炼。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评价热垫式治疗仪在治疗腰肌劳损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热垫治疗组(实验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热垫治疗组在缓解腰肌劳损症状方面表现出更好的疗效。在实验组中,腰背伸肌群和下肢柔软度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热垫式治疗仪治疗组在不良反应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不同治疗方式的干预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垫式治疗仪在治疗腰肌劳损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镇痛对臀位妊娠产妇行外倒转术(external cephalic version, ECV)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90例单胎、臀位妊娠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C组),行ECV时不做镇痛;硬膜外镇痛组(EA组),行ECV时采用硬膜外阻滞进行镇痛;腰硬联合镇痛组(CSEA组),行ECV时采用腰硬联合阻滞进行镇痛。记录3组产妇行ECV时的VAS疼痛评分,对疼痛缓解的满意度评分,ECV成功率(瞬时成功率和总成功率),转剖宫产率,产妇和胎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EA组、CSEA组产妇行ECV时的VAS疼痛评分低于C组(P<0.05),对疼痛缓解的满意度评分高于C组(P<0.05);EA组与CSEA组行ECV时的VAS疼痛评分及对疼痛缓解的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组和CSEA组行ECV的瞬时成功率、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转剖宫产率低于C组(P<0.05);EA组、CSEA组行ECV的瞬时成功率、总成功率及转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3组产妇胎心率减慢、恶心呕吐、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胎、臀位妊娠的孕妇行ECV时,硬膜外镇痛或腰硬联合镇痛更能有效矫正胎位,降低剖宫产率;但腰硬联合镇痛下产妇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度恶性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或不联合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连续入组病理确诊的Gleason评分总分9~10分或Gleason评分为包含5分的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在标准根治性治疗后增加或不增加4~6个周期多西他赛±卡铂方案化疗。主要终点为5年无事件生存(EFS),次要终点为无远处转移生存(MFS)、总生存(OS)、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2019年11月至2022年1月连续入组患者176例患者,其中138例仅接受标准根治性治疗(对照组),38例在根治性治疗后接受辅助化疗(化疗组)。中位随访13.4(2.0~34.0)个月,患者均存活。化疗组及对照组30个月EFS率为100%∶85.6%(P=0.064),化疗组未出现任何事件,对照组12例出现事件,其中6例为单纯生化复发、6例为影像学进展。两组30个月MFS率为100%∶91.9%(P=0.205)。在进行1∶2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的EFS率为100%∶85.7%(P=0.056),MFS率为100%∶92.2%(P=0.209)。化疗组及对照组患者2级及以上的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7.2%(P=0.354),2级及以上的直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5.1%(P=0.711)。化疗组患者3级及以上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31.6%)、血小板减少(2.6%)以及脱发(13.2%)。结论高度恶性前列腺癌在标准根治性治疗后增加辅助化疗有改善患者总EFS的趋势,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期待长期随访结果证实。
简介:摘要:观察性研究已经表明,某些代谢特征与消化系统肿瘤的风险之间存在关联。然而,仍缺乏更全面的分析。我们的目的是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来确定代谢特征与消化道肿瘤之间的因果关系。在MR研究中,我们使用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和FinnGen数据集的基因组学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够评估代谢特征(如体重指数、血糖水平、血压等)与消化道肿瘤风险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某些代谢特征确实与消化道肿瘤的风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例如,较高的体重指数和血糖水平被发现会增加胰腺癌和肝癌的风险。同样,高血压也被认为是食道癌的一个风险因素。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机制,并为预防和治疗DTCs提供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旨在比较超声引导与传统盲穿刺两种硬膜外阻滞方法在产科麻醉中的成功率。方法 研究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共纳入50例患者,分为超声引导组和盲穿刺组,每组各25人。收集并分析两组在硬膜外阻滞成功率、穿刺尝试次数、穿刺时间、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数据。结果 超声引导组的阻滞成功率为92%,显著高于盲穿刺组的76%(P<0.05)。超声引导组的平均穿刺尝试次数为1.2±0.4次,盲穿刺组为2.1±0.8次(P<0.01)。穿刺时间在超声引导组平均为4.5±1.2分钟,而盲穿刺组为8.3±2.5分钟(P<0.001)。镇痛效果方面,超声引导组的疼痛评分低于盲穿刺组(P<0.01)。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结论 超声引导硬膜外阻滞在产科麻醉中相比传统盲穿刺方法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更好的镇痛效果,研究结果有望为产科麻醉中硬膜外阻滞技术的选择提供更加坚实的证据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螺内酯联合基础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血浆脑钠肽(BNP)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疾病类型:冠心病心衰,选例时间:2020年5月~2021年7月,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6例,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螺内酯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血浆BNP、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对照、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93.48%,前者更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方法,探究在欧洲人群和东亚人群中2种血压表型和4种脂质成分与2型糖尿病的因果关联。方法将分别来自2个种族的血压表型以及脂质成分和2型糖尿病遗传位点数据,匹配相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位点,以与暴露表型密切相关的SNPs为工具变量,运用逆方差加权法分析不同种族中各血压表型及脂质成分对2型糖尿病的因果效应,同时利用MR-Egger回归模型、加权中位数法、MR-PRESSO、MR-Robust Adjusted Profile Score法和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在欧洲人群中,收缩压(OR=1.40, 95%CI 1.23~1.59, P<0.001)和舒张压(OR=1.24, 95%CI 1.08~1.42, P=0.002)的升高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68, 95%CI 0.62~0.76, P<0.001)的升高会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在东亚种族中,舒张压(OR=0.75, 95%CI 0.59~0.95, P=0.007)的升高会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敏感性分析支持结果的稳健性。结论不同种族中血压表型和脂质成分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存在差异,可能与人群异质性和不同种族的暴露敏感性有关,因此在根据某一种族得到的结果对另一种族的患者进行治疗干预之前,需要考虑是否合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线上问题管理加(problem management plus,PM+)干预对焦虑人群情绪状态的疗效。方法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于2020年2月26日至3月15日调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期间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状态。共纳入9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5分的受试者入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等待治疗组(n=45)和线上PM+干预组(n=45)。线上PM+干预组接受为期3周,每周2次的线上PM+干预,等待治疗组接受一般的心理支持。采用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知觉压力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14,PSS-14)、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于基线、3周干预结束后及6个月随访时对2组受试者进行心理评估。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2组基线与干预后各量表得分情况;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线上PM+干预组6个月随访时与基线、3周干预结束后的各量表得分差异。结果线上PM+干预组和等待治疗组分别有37、30名受试者完成了干预后的心理评估。与基线时相比,等待治疗组干预3周后GAD-7(F=0.08,P=0.782)、PHQ-9(F=0.33,P=0.570)、PHQ-15(F=0.20,P=0.660)、PSS-14(F=0.14,P=0.056)及ISI(F=0.02,P=0.880)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线上PM+干预组干预前后GAD-7(F=22.61,P<0.01)、PHQ-9(F=19.49,P<0.01)、PHQ-15(F=12.67,P=0.001)、PSS-14(F=16.69,P<0.001)以及ISI(F=5.59,P=0.022)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3周后线上PM+干预组与等待治疗组相比GAD-7[(9.7±5.2)分与(5.0±3.5)分,F=17.11,P<0.001]、PHQ-9[(11.4±5.9)分与(6.9±4.7)分,F=11.65,P=0.002]、PHQ-15[(10.4±5.4)分与(6.3±4.1)分,F=12.24,P=0.002]、PSS-14[(26.0±7.5)分与(31.8±9.9)分,F=6.59,P=0.016]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基线时相比,线上PM+干预组在6个月随访时GAD-7(95%CI=1.25~6.47,P=0.002)及PHQ-9(95%CI=2.21~9.10,P=0.005)评分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线上PM+干预可显著改善受试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躯体症状以及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且干预效果至少可以持续6个月。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运动干预联合中医综合疗法对早期创伤性半月板损伤患者的适用性。方法:将3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半月板损伤患者划分至对照组(15例)与观察组(15例),两者均接受运动疗法,后者另实施中医综合疗法,并对比组间数据指标。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无论是膝关节活动度增加,还是生活质量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呈P<0.05。结论:尽早对创伤性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运动疗法与中医综合疗法,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有利手段,亦发挥了祖国传统医学领域的独特优势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将注射用生长抑素用于治疗结直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起到的效果和作用。方法:本次实验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实验对象为本院收治60例结直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为了保障实验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需要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分得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了解不同治疗方式起到的效果和作用。结果:综合实验结果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在结直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注射用生长抑素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安全性高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