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超重或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实施良好体重管理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超重或肥胖型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人数为40例。实验1组患者实施常规性健康宣教,实验2组实施体重管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重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结果在干预后,实验2组患者BMI指标明显低于实验1组,P<0.05,在干预后,实验1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实验2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超重或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实施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调整饮食等综合性体重管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有效的控制患者血压水平,还能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2轻断食代餐模式在超重肥胖人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的112例在我研究所接受治疗的合并多重心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超重肥胖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代餐辅助下的5+2轻断食模式,56例患者,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为39.12±7.23岁;对照组为5+2轻断食模式56例患者,男性39例,女性17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为38.98±8.2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BMI(34.21±1.08)与实验组患者治疗前BMI(34.11±0.32)相比,无明显差异(P>.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4周BMI(34.21±1.08)、8周BMI(34.21±1.08)、12周BMI(34.21±1.08)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4周BMI(34.21±1.08)、8周BMI(34.21±1.08)、12周BMI(34.21±1.08),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对照组患者有效率(39.29%)、显效率(48.21%)、无效(8.33%)与实验组患者痊愈率(64.29%)、显效率(48.21%)、无效(0)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2轻断食代餐模式在超重肥胖人群的应用效果显著,BMI能够维持在正常水平,相关领域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地区3~6岁儿童血清25-OH维生素D的水平,就正常体质指数儿童与超重肥胖患儿间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进行差异性分析。为预防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门诊诊断超重/肥胖儿童50例(超重/肥胖组),随机抽取正常体质指数健康儿童50例(对照组)。收集性别、身高、体重数据,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本研究100例儿童血清25-OH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31.369±7.21)nmol/L,其中男童为(31.278±7.08nmol/L),女童为(31.460±7.42)nmol/Lnmol/L,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儿童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低于正常体质指数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地区3~6岁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处于正常范围的较低水平,超重/肥胖儿童较正常体质指数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更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长住院日病例的分布特征,探讨缩短超长住院日的措施,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从2017年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库中选择住院日大于或等于30日的病例共1238例,分析其性别、年龄、住院日、疾病分类、出院科室、病例分型等的分布情况。结果超长住院日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51;住院天数主要集中在30~39天,占48.2%;60岁以上例数最多,共有496例,占40%;排名前三位疾病类型分别是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循环系统疾病;排名前三位出院科室分别是肿瘤科、康复医学科、骨科。超长住院日病例中主要是C型病例,有857例,占69.2%。结论对住院日进行监控;加强科室管理及重点病种控制;提高门诊医疗水平,建立良好转诊制度是控制住院时间延长的有效途径。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性超重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发病率的相关性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间在我中心开展体检的480例胆囊结石或者是胆囊息肉患者,其中380例为胆囊息肉,另外100例为胆囊结石,对其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MI≥24kg/m2的胆囊息肉或胆囊结石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BMI<24kg/m2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可知,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发病和持续性超重存在紧密联系(OR=24.457,95%CI11.080~53.983,P<0.05)。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超重产妇的血糖水平以及巨大儿的发生率。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妊娠期糖尿,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54例,在分组上以超重产妇为观察组,以非超重产妇为对照组,并分析血糖变化情况以及巨大儿情况。结果从治疗结局上看,观察组产妇的血糖控制率更好,即观察组达标人数为25人,对照组贼21人;与此同时,观察组产妇在空腹血糖、服糖后1h血糖水平上高于对照组;此外,在巨大儿的影响因素归纳上,主要包括妊娠期超重、OGTT空腹血糖以及平均每周增重情况,需要格外关注。结论妊娠前体重超标,且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加强对血糖额控制,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从而更好地保护母婴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出生后早期不同方式喂养的婴幼儿生长发育及超重肥胖对比观察。方法以2016年6月30日-2019年6月30日我院儿科婴幼儿99例,并全程随访至婴儿3岁,根据4个月后的喂养方式将婴幼儿分为母乳组以及非母乳组(人工喂养以及混合喂养),详细记录新生儿出生后第42天,三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以及36个月的身长以及体质量。结果在六个月前,母乳喂养组的婴幼儿身长以及体质量优势较为显著,身长以及体质量与人工喂养组以及混合喂养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六个月以后,混合喂养组的婴幼儿身长以及体质量优势较为显著,身长以及体质量与母乳喂养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混合喂养组超重肥胖的发生率最高,在24个月、30个月以及36个月最为显著,且与母乳喂养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出生后六个月,母乳喂养婴幼儿的身长以及体质量优势较好,以后增长缓慢,此外,母乳喂养可预防婴幼儿发生超重肥胖。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利拉鲁肽单药治疗新诊超重或肥胖 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66例超重或肥胖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 33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 33例,采用利拉鲁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和空腹血糖没有明显差异(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体质指数和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利拉鲁肽能有效降低超重或肥胖 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指数和血糖水平,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注射液对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和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维持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加用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12周后FPG、2hPG、HbA1c、BMI、HOMA-IR均下降;HOMA-β、FINS均升高(P<0.05)。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利拉鲁肽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改善胰岛功能,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安全平稳降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