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西藏高原地区断指再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拉萨市人民医院急诊对12例15指断指患者进行了再植手术,其中机器轧伤4例,钢丝绳勒伤3例,电锯伤4例,旋转撕脱伤1例。术后常规抗生素、抗凝、解痉治疗,同时进行吸氧、保暖、禁烟和禁咖啡因等处理。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本组有12指完全成活,3指坏死,再植指成活率为80%(12/15)。术后随访4~16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肢(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优3指,良7指,中1指,差4指,优良率66.6%(10/15)。结论高原地区断指再植难度较高,经过尽量多吻合血管、先吻合动脉缩短总缺血时间、术后吸氧和保持室温等处理,可以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世居藏族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现状,为西藏自治区直肠癌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高原世居藏族直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64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8.3±11.4)岁。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大便带血。中下段直肠癌占比78.1%(50/64),其中,仅24%(12/50)的患者接受盆腔增强磁共振检查。Ⅰ期2例(3.1%),Ⅱ期13例(20.3%),Ⅲ期21例(32.8%),Ⅳ期28例(43.8%)。13例(20.3%)患者接受错配修复蛋白检测,19例(29.7%)接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检测,无患者接受基因检测。全组患者中,33例(51.6%)接受手术,其中23例(69.7%)手术在西藏自治区完成;28例Ⅳ期及3例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中,19例(61.3%)接受全身化疗。无患者接受术前同步放化疗,亦无患者通过多学科团队制定治疗方案。结论高原世居藏族直肠癌发病率在40岁开始快速上升,男性居多。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盆腔增强磁共振检查率低,导致临床分期不准确。西藏地区亟待建立放疗专业,并进一步强化多学科团队理念,使更多藏族患者获益。
简介:摘要目的为在高原地区建立无痛分娩检测体系,推广无痛分娩理念,降低剖宫产率,进行西藏地区无痛分娩的临床研究。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拉萨市人民医院150例初产妇,符合无痛分娩适应证且无禁忌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组(A组,n=50)、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组(B组,n=50)及未采取镇痛的对照组(C组,n=50);收集产妇分娩前后一般情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记录分娩进程及结果,进行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A组和B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均较C组时间短(P<0.05);三组间第三产程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脐动脉血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产妇PO2均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脐动脉血PCO2均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妇剖宫产率高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新生儿在胎心异常、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产妇新生儿总体不良情况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新生儿产后1 min Apgar评分高于C组新生儿(P<0.05),产后5、10 min新生儿Apgar评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地区进行无痛分娩,可以减轻产妇分娩痛苦,降低剖宫产率,且安全性高,减少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目前院前急救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9年8月西藏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院前急救相关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并分析院前急救数量周期规律及交通伤在不同时间段所占院前急救量比例。绘制等时线图,比较不同时长地面紧急医疗服务及直升机紧急医疗服务所覆盖的居民点、旅游景点及主要道路情况。结果西藏阿里地区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以中、青年患者居多,占80.35%。创伤患者在外来人员和本地居民中均常见,其中交通伤导致的创伤占创伤总量的66.43%。除外创伤,本地居民中以神经系统急症最为常见(24.65%),外来人员中以高原反应最为常见(19.14%)。每年4至12月阿里地区急救量会出现周期性增高的现象,7至9月间达到峰值。在排除周期性影响因素后,阿里地区院前急救量随时间仍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回归方程Y=15.7+0.27X,F=36.809,P<0.05,R2=0.444。每年4至12月期间,交通伤导致的院前急救数量明显增加,χ2=10.819,P<0.05。地面紧急医疗服务15 min内,能够覆盖阿里地区所有镇所在区域,以及急救点所在区域及个别距离急救点近的村落,共计49个村(居);1 h内能够覆盖75个村(居)及4处旅游景点所在地,与15 min覆盖区域相比,χ2=10.813,P<0.05,覆盖主要道路约788 km。如地面紧急医疗服务及直升机紧急医疗服务相配合,院前资源能够覆盖116个村(居)及5处旅游景点所在地,与单纯地面急救1 h所能覆盖相比,χ2=19.447,P<0.05;覆盖主要道路约1 234 km,与目前急救资源1 h所能覆盖区域相比,χ2=349.532,P<0.05。结论采用直升机紧急医疗服务配合地面紧急医疗服务可能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阿里地区急救网点覆盖范围较小的解决办法。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西藏地区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就诊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经胃镜确诊的3 562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对271例行胃黏膜活检患者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HP感染与胃黏膜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对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的181例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居住地、文化程度、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与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HP总体感染为58.9%(2 097/3 562),男性高于女性(P=0.011),藏族高于汉族(P<0.01),≤50岁者高于≥51岁者(P<0.01)。病理结果显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者HP感染率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者[44.6%(70/157)比57.0%(65/114),P=0.043],伴有活动性炎症者HP感染率高于不伴活动性炎症者[63.8%(51/80)比44.0%(84/191),P<0.01],固有层有淋巴滤泡形成者HP感染率高于无淋巴滤泡形成者[88.0%(22/25)比45.9%(113/246),P<0.01]。问卷调查结果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农牧区居住(P=0.008,OR=4.45,95%CI:2.03~9.80)、吸烟(P=0.001,OR=3.94,95%CI:1.73~8.96)、经常去公共茶馆(P=0.002,OR=3.40,95%CI:1.55~7.49)、经常食用糌粑(P=0.024,OR=2.88,95%CI:1.15~7.19)是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西藏地区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率较高,不同性别、民族、年龄者间感染率存在差异,高感染率与居住地状况及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关,HP感染可能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伴活动性炎症、慢性胃炎伴固有层淋巴滤泡形成相关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居民碘营养状况,为西藏自治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西藏自治区的7个地(市)67个县(区)进行碘缺乏病调查。每个县(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为5个抽样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检15户居民家中食用盐,进行盐碘检测;每个乡(镇)抽取20名孕妇,采集尿样,进行尿碘检测;每个乡(镇)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8~10岁非寄宿儿童40人(男女各半),采集尿样,进行尿碘检测。同时,在3个地(市)的乡(镇)对8~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容积检测。结果共采集盐样22 136份,盐碘中位数为25.33 mg/kg,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7.75%(21 637/22 136)、87.00%(18 824/21 637)、85.04%(18 824/22 136)。不同地(市)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那曲市均最低,分别为92.03%(2 923/3 176)、69.41%(2 029/2 923)、63.89%(2 029/3 176)。调查8~10岁儿童13 516例,尿碘中位数为187.0 μg/L;男生尿碘为188.6 μg/L,女生尿碘为185.6 μg/L。共调查孕妇2 920例,尿碘中位数为165.6 μg/L;不同孕期孕妇尿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33,P < 0.01),孕早期尿碘最高,为178.9 μg/L,孕晚期最低,为162.3 μg/L。共检查8~10岁儿童甲状腺3 364例,甲状腺肿大率为1.01%(34/3 364),不同地(市)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8,P < 0.01),以昌都市最高(4.25%,17/400)。结论西藏自治区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较低,碘缺乏病综合防控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应加强对孕妇不同孕期阶段碘营养水平的监测,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碘缺乏病防治意识。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并评价前入路、后入路和前后联合入路3种不同手术入路在治疗西藏高原地区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共62例。其中采取前入路的28例(前路组),前后入路联合11例(前后路联合组),后入路23例(后路组)。记录和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Cobb角度、矫形率、角度丢失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随访5~96个月,平均(10±5)个月。手术时间上,后路组[(213.5±42.3)min]明显短于前路组[(260.9±58.1)min]及前后联合组[(292.7±45.2)min],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在失血量上,后路组[(802.2±218.6)ml]明显少于前后路联合组[(981.8±221.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前路组[(885.7±321.7)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上,3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在矫正效率方面,前路组[(45.2±16.8)%]明显弱于后路组[(72.5±13.4)%]和前后联合组[(73.4±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术后4、7个月再次形成脓肿,前路组和前后路联合组各1例。术中胸膜破裂至血气胸5例,前路组3例、前后路组2例,腹膜破裂2例,均为前后路联合组。结论对于胸腰椎结核,前入路矫正效果差,并发症高;虽然前后联合入路临床效果不错,考虑到其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等因素,需要严格把握指征;对后入路,疗效可靠,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时间短、出血少,值得推荐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甲基化酶( Methylase)、甲基化 CPG结合蛋白 2( MECP2)蛋白的表达差异,以及西藏麻黄提取液对肝癌的甲基化蛋白和 Wnt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①人体组织标本研究:留取 65例初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组织,分为肝癌组;依据 BCLC分期,分为 A期和 B期;根据肿瘤体积,分为单发组和多发组;根据瘤体的大小,分为 >5cm组和 <5cm组;对照组选取 52例慢性肝炎患者。②肝癌细胞株 SM7721细胞实验研究,观察麻黄提取液和 5-氟尿嘧啶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蛋白质印迹法( West Blot)检测 Wnt通路( FOS、 Wnt6、 Wnt10)蛋白表达情况;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甲基化酶( Methylase)和甲基化 CPG结合蛋白 2( MECP2)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人体组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肝癌组较对照组 Methylase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7); BCLC分期 B期、多发组、 >5cm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48、 0.042、 0.045); MECP2多发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1)。②肝癌细胞株 SM7721细胞实验研究结果:麻黄组 Methylase低于肝癌组及 5-F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7)。麻黄组 MECP2低于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6)。麻黄对 Wnt通路蛋白表达发现,麻黄组 FOS、 Wnt6、 Wnt10蛋白表达均下降,与肝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1、 0.045、 0.037),其中 Wnt10,麻黄组与 5-F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3)。结论:麻黄提取液可以显著降低 Methylase、 MECP2表达,该机制可能与 Wnt信号通路的 FOS、 Wnt6、 Wnt10蛋白改变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西藏昂仁县农牧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为西藏地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在2017年5~9月调查18岁及以上昂仁县农牧区藏族居民的高血压患病情况。结果共调查2 158人,平均收缩压为(128.67±25.90)mmHg,平均舒张压为(86.77±16.53) mmHg。高血压患病率为37.81%,知晓率为52.82%,治疗率为45.10%、控制率为6.62%。结论西藏昂仁县农牧民(≥18岁)高血压患病率高,而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高血压防治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首次在西藏自治区推广规范化产前超声筛查,评价培训一年后西藏自治区出生缺陷病例筛查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8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联合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及西藏自治区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按照国际妇产超声指南对西藏自治区进行为期21 d的规范化产前超声筛查培训,理论授课86学时,实际上机操作培训总计560学时。与培训前2016年1月至7月30日对比,分析培训后西藏自治区产前超声筛查临床应用情况。结果培训前调查问卷26家医院中仅2家开展产前超声筛查,培训后一年26家医院产前超声筛查覆盖率达81.82%(18/22)。培训后日喀则、山南、那曲、阿里、昌都5个区域结束了产前超声结构异常胎儿零检出,2017年完成了2~25例不等的结构异常胎儿的诊断。拉萨妇幼保健院培训前16个切面超声筛查,培训后按照国际指南做到34个切面;与培训前2016年1月至7月30日对比:(1)超声筛查出胎儿结构异常阳性率由0.34%(54/15,716)上升至0.56%(210/37,286);(2)患者来源由西藏自治区4个区扩展至全区(7个);(3)检出各系统结构异常顺位发生变化,心血管系统异常从无到有,水肿、泌尿系统等结构异常检出明显增多。检出结构畸形病种从21种上升至69种。结论在西藏自治区推广规范化产前超声筛查培训,显著提高拉萨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筛查水平,结束了日喀则、山南、那曲、阿里、昌都区域零检出,对逐渐普及推广产科超声规范化,更多藏族孕妇能在孕期接受规范的超声筛查,有效降低西藏出生缺陷发生率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西藏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于林芝市人民医院普外科41例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08.0±33.3)min,平均出血量为(22.7±18.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5±2.1)d。平均随访14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在西藏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安全有效,适宜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氧血症对我国西藏高原地区藏族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山南市人民医院拟诊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藏族患者145例,入院后行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化验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根据冠状动脉血流TIMI帧数(TFC)分为CSF组(TFC>27帧,67例)和对照组(TFC<27帧,78例)。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CSF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动脉氧分压(PO2)水平与CSF患者TFC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动脉PO2水平的预测效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SF组患者的体质指数、糖尿病病史、吸烟、红细胞计数(R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WD)、血红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PO2、肺动脉压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OR=2.974,P=0.001)、RBC、NLR和RWD升高(OR=4.093,P=0.010;OR=3.717,P=0.013;OR=2.233,P=0.017)和PO2降低(OR=2.693,P=0.004)是患者发生CSF的独立相关因素。将CSF患者的PO2水平与TFC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O2与TFC呈负相关(r=-0.497,P<0.001)。应用ROC曲线分析PO2水平对CSF的诊断价值,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758(95%CI:0.661~0.856,P<0.001),当PO2界值为47.62 mmHg时,灵敏度89.5%,特异度79.6%。结论我国西藏高原地区低氧环境造成PO2降低,RBC增多、RWD升高等因素是CSF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PO2水平对CSF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医院文化软实力是医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提升医院文化软实力就要把医院文化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使全体员工有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感,才能够使医院步入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