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奥氮平对躁狂症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躁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C1组40例与C2组40例。C1组患者接受的治疗药物为奥氮平;C2组患者接受的治疗药物为碳酸锂;选择BRMS量表针对两组躁狂症患者的躁狂情况实施评估;选择TESS症状量表对两组躁狂症患者的不良反应实施评估,最终进行组间对比。结果在BRMS评分方面,C1组优于C2组躁狂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ESS评分方面,C1组与C2组躁狂症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躁狂症患者,临床治疗药物首选奥氮平,应用意义显著,可以将患者的BRMS评分成功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中呼吸内科所收治的90例重症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应急护理干预实施护理,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经临床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护理后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等各项体征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给予24小时强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恶化,并在正确的护理指导下改善患者生活习惯,对患者临床治疗效率及后期康复均有提升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7例进行过心肺复苏的心跳骤停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13例中,对于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后的效果,无效0例,有效13例,护理有效率100%;对照组14例中,无效1例,有效13例,护理有效率92.9%。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心肺复苏护理工作中,充分满足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科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8月-2017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82例眼科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的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各有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心理状态。结果在实施相应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而且治愈率较高,SDS和SAS评分较低,两组存在的差异比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眼科的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的方式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的效果,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7例进行过心肺复苏的心跳骤停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13例中,对于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后的效果,无效0例,有效13例,护理有效率100%;对照组14例中,无效1例,有效13例,护理有效率92.9%。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心肺复苏护理工作中,充分满足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8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采用后路手术治疗)与实验组34例(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为(32.2±4.1)mm,后凸角为(5.3±1.2)°;对照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为(21.4±3.7)mm,后凸角为(17.8±3.6)°;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33例(97.1%)腰背疼痛症状消失,1例(2.9%)残留腰背疼痛症状;对照组患者29例(85.3%)患者套被疼痛症状消失,5例(14.7%)残留腰背疼痛症状,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中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脊柱融合率,并发症显著降低,明显改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角,缓解疼痛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舒眠胶囊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舒眠胶囊组和艾司唑仑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舒眠胶囊和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疗程均为4周。结果舒眠胶囊组和艾司唑仑组患者药物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36%和91.83%;两组患者PSQI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15.1±2.5)和(14.7±2.1)降低为(9.5±2.9)和(8.6±3.2)(P<0.01);舒眠胶囊组患者血清5-HT含量由治疗前的(1499.88±113.44)nmol·L-1升高至治疗后的(1786.75±116.22)nmol·L-1(P<0.01),而艾司唑仑组该指标则未见明显改变;舒眠胶囊和艾司唑仑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6%和12.24%,舒眠胶囊显著低于艾司唑仑(P<0.05)。结论舒眠胶囊和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有效率和PSQI评分下降程度均差异无显著性,但舒眠胶囊的不良反应少而轻,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