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脂肪的CT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6年5月所收治的8例肝脏血管平滑脂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CT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并对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肝脏血管平滑脂肪位于肝尾叶者1例(12.5%),位于肝左叶者2例(25.0%),位于肝右叶者5例(62.5%)。其中肿瘤的平均直径为(4.84±1.13)cm,最小直径为2.1cm,最大直径为11.8cm。1例患者为肌瘤型,2例患者为血管型,1例患者为脂型,混合型患者最多共4例。结论CT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肝脏血管平滑脂肪的全部影像特征,有利于提高肝脏血管平滑脂肪的确诊率,同时也有利于理解掌握CT表现与肝脏血管平滑脂肪病理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

  • 标签: 肝脏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血管平滑脂肪在CT下的表现,同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针对我院25例疑似肾血管平滑脂肪患者进行CT检查和诊断,分析CT下患者病情表现,同时针对患者施加有效的治疗方法,25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到2015年11月间收治。结果患者的脂肪成分不同,CT下表现不一,扫查可见患者病灶大小在4~10.5cm之间。经手术治疗患者均顺利恢复。结论25例肾血管平滑脂肪的CT表现均表现出不同,对患者CT扫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及时对患者进行引导和治疗,25例患者经过治疗均顺利恢复,因此CT诊断及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患者女,65岁,绝经20年。因腹痛2年入院,B超示盆腔实质性占位,体检左下腹触及一包块,即行剖腹探查,术中于宫底浆膜面见一圆形突起,剔除送检。大体椭圆形组织8.0×7.5×5.0㎝,表面见2个淡黄色圆形突起,有灰白色薄层包膜。切面为淡黄色脂肪组织,其间夹杂少量灰白色区。镜下组织主由平滑和成熟脂肪细胞构成。子宫平滑脂肪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良性肿瘤,并且体一般较小,而本例体较大,平均直径6.8cm,实属罕见。且绝经近20年后发生,故可排除平滑脂肪变性。

  • 标签: 子宫肌壁 平滑肌 脂肪瘤
  • 简介:系统性结节硬化症(tuberoussclerosis,TSC)又称为Bournerille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6000~1/10000,是一组侵犯皮肤、神经、心脏、肺脏和肾等多器官、多系统的综合征[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3例临床新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TSC的流行病学、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了总结。

  • 标签: 结节硬化症 tuberous 新发患者 鉴别诊断 ANGIOMYOLIPOMA 肾肿瘤剜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sclerosiscomplex,TSC)相关肾血管平滑脂肪(renalangiomyolipoma,RAML)合并破裂出血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收治的10例TSC-RAML破裂出血并得到密切随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19-47岁,均为双侧肾脏病变,入院后均行肾脏彩超、腹部增强CT检查。其中部分患者行头颅CT/MR及肺部CT等影像学检查,均明确诊断为TSC。结果3例患者采取卧床、止血、输血等保守治疗,其中1例出院再发出血并继续保守治疗有效,余2例在随访的8-10年中未再发出血。5例行单侧介入栓塞治疗,在出院后仍出现再发出血,其中2例反复行保守治疗后病情稳定(其中1例栓塞后出现肾积脓而定期穿刺引流,同时口服mTOR抑制剂控制肿瘤进展,随访3年余病情稳定且肾功能正常),2例行RAML切除术(1例随访8年无进展,1例术后再发大出血死亡),1例术后2个月因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1例行肾部分切除的患者随访7年无再发出血,肾功能正常,未见肿瘤复发。1例单侧肾切除术后对侧肾无再发出血,因术前合并尿毒症而需长期行透析治疗,随访7年未见复发。结论对于TSC-RAML并发出血的患者,体发生再次破裂出血、并发感染、失血性休克的风险高,其治疗主要以介入和手术为主,术中应尽量减少对肾脏功能的损害。病情稳定时口服mTOR抑制剂控制肿瘤进展是可行的选择。

  • 标签: 结节性硬化症 肾脏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间质平滑肿瘤的临床鉴别方法并探究治疗原则。方法分析诊断为平滑瘤的60例患者及食管间质40例患者的临床鉴别方法及探讨治疗原则。结果43例原诊断为食管平滑瘤中有15例为CD117(+),其余28例为CD117(-),17例食管平滑肉瘤CD117(-)和CD34(-),40例间质CD117(+)及CD34(+)。食管间质平滑瘤临床表现差异不明显。结论单采用临床表现无法将食管间质平滑瘤区分,CD117等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是区分两种肿瘤的必要手段。临床根据肿瘤的特征采取相应切除术治疗。

  • 标签: 食管间质瘤 平滑肌瘤 CD117
  • 简介:本文报道2016年6月手术切除肠系膜巨大脂肪1例,39岁男性,体检发现腹腔内占位,肿瘤几乎占满腹腔。入院后完善检查,考虑腹腔内巨大脂肪可能性大,不排除高分化脂肪肉瘤。术中见肿瘤来源于肠系膜,包膜完整,体几乎占满整个腹腔,术中将肿瘤完整切除,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无复发。肠系膜脂肪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实体肿瘤,通过该病例报道使外科医生加深对这种"沉默的肿瘤"的认识。

  • 标签: 肠系膜脂肪瘤 血管压迫
  • 简介:肾上腺髓样脂肪(adrenalmyelolipoma,AML)是一种少见的无内分泌功能的良性肾上腺肿瘤,主要由成熟脂肪组织和骨髓造血组织构成。髓样脂肪常见于肾上腺,在其他部位较少发生。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健康体检的普及和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AML的检出率明显提高。

  • 标签: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内分泌功能 脂肪组织 造血组织 骨髓造血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平滑肿瘤增殖细胞的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40例子宫平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肿瘤增殖细胞活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usMT患者中PCNA阳性率处于85%~100%,且具有显著不同,患者的LMS之间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对BLM患者与LM患者比较,核仁直径与核仁颗粒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但LM与LMS之间无显著差异,LM是单一型,CL为单一型,BL为单一型与混合型混合,LMS则为弥散型与聚集型;结论在usMT患者由良性过渡到恶性的过程中,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升高,PCNA的阳性表达在usMT中没有鉴别意义,但可参考其阳性率进行鉴别。

  • 标签: 子宫平滑肌肿瘤 增殖细胞 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肾上腺髓脂肪(AML)的认识,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016年收治的5例肾上腺髓脂肪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治疗进一步探讨。结果5例患者均经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后均经病理检查明确为肾上腺髓脂肪。结论肾上腺髓脂肪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治疗方法以腹腔镜下手术切除为首选。

  • 标签: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 影像学诊断 手术治疗 腹腔镜
  • 简介:目的探索miR-17在血管平滑细胞(VSMCs)中对视网膜母细胞(RB)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调控作用,以及对增殖效应的影响。方法培养HA-VSMCs并诱导其增殖,应用芯片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水平最显著的微小RNA(miR)。在293T细胞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的miR-17与RB的靶向结合作用。分别向VSMC转染miR-17mimic和miR-17inhibitor并建立阴性对照,检测RB水平及细胞增殖相关指标PCNA表达水平。结果荧光素酶报告分析证实miR-17与RBmRNA-3’UTR具有靶向结合效应。转染miR-17mimic促进VSMC增殖相关指标PCNA表达上调,并且可以下调RB蛋白及mRNA水平,转染miR-17inhibitor后下调PCNA表达且可上调RB表达(P〈0.05)。结论miR-17通过靶向结合RBmRNA-3’UTR调控RB表达从而调控VSMCs增殖。

  • 标签: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miR-17 视网膜母细胞瘤
  • 简介:摘要血管平滑细胞(VSMCs)增殖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药对VSMCs的细胞周期进行调控,有效抑制血管平滑细胞的增值,日益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中药对VSMCs细胞周期调控的相关研究。

  • 标签: 中药,平滑肌细胞,细胞周期
  • 简介:53岁女性患者,左上肢伸侧大量红色丘疹、结节18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增厚,表皮突不规则向下延伸,基底层黑素增加,真皮浅中层可见境界不清楚的肿瘤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呈梭形、胞质嗜酸性,核呈细长梭形、两端钝圆、位于细胞中央,未见异形性及核分裂像;Masson三色染色:肿瘤细胞被染成红色,其间夹杂少量被染成蓝色的胶原纤维;α-SMA染色阳性.诊断:皮肤毛发平滑瘤.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故未行治疗.

  • 标签: 毛发平滑肌瘤 皮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内镜下诊治食管平滑瘤的方法。方法我院2012年5月-2016年4月期间,对普通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隆起,怀疑平滑瘤者进一步行小探头超声内镜(MPS)检查,详细记录病变大小、影像结构、起源层次等声学特点。对超声内镜诊断的食管平滑瘤,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粘膜下挖除术(ESE)进行治疗。结果小探头超声内镜诊断42例食管平滑瘤患者,共45枚体。EMR切除11枚体,肿瘤均位于粘膜层,直径0.3~0.8cm。ESD切除29枚体,肿瘤位于固有层,直径为0.9~1.5cm。ESE切除5枚体,肿瘤位于固有层,直径为1.5~2.6cm,1例发生食管穿孔,1例发生活动性出血且内镜止血失败,此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随访期内,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超声内镜可对食管平滑瘤进行准确的术前诊断和评估。EMR、ESD治疗绝大部分食管固有层肿瘤是有效并且安全的,ESE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根据病灶的大小、部位和向腔内外突出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内镜治疗是发展的方向。目前,对于内镜治疗困难且可能有残留的固有层肿瘤仍需外科治疗。

  • 标签: 平滑肌瘤 食管 内镜诊断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在血管增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血管平滑细胞(VSMC)增殖和新生内膜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以通过多个途径调控基因的表达。已有报道证实多种LncRNA在VSMC增殖和新生内膜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最新报道的几种LncRNA在调节VSMC增殖和新生内膜形成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及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新生内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剖宫产术中行子宫平滑瘤剔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妊娠合并子宫平滑瘤行剖宫产术中剔除术病例,选择同期50例无并发症的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时间较未合并子宫肌瘤单纯行剖宫产者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术后恶露干净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产褥病率、子宫复旧不良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所有P>0.05)。肌瘤剔除术病例病理标本均为子宫平滑瘤。结论在具备娴熟的手术技术、充分掌握手术指征以及做好围手术期准备下,剖宫产术中行子宫平滑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不会增加患者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 剖宫产术 平滑肌瘤
  • 简介:目的利用正交试验结合体外模型测定固公果根总三萜(TTROG)提取物抑制大鼠离体肠平滑收缩活性,优化其提取工艺。方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采用香草醛-冰醋酸显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TTROG提取物中三萜含量,单因素考察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TTROG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对TTROG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张力传感器与BL-420生物实验多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不同提取物对体外肠平滑收缩的抑制作用,利用加权方法使生物活性与提取率相结合评价TTROG的提取工艺。结果TTROG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80%乙醇,料液比1∶10,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80℃,提取次数3次;最优条件下TTROG的提取率可达42.12mg/g;TTROG提取物对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4个肠段都具有显著的抑制离体肠平滑收缩的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对空肠的作用最强,抑制率可达41.96%。结论经优化后的TTROG提取工艺提取率高、稳定,且获取的TTROG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抑制大鼠离体肠平滑收缩功能。

  • 标签: 正交试验法 固公果根 总三萜 提取工艺 抑制率 离体肠平滑肌收缩
  • 简介:原发性静脉平滑肉瘤是指来自静脉血管壁中层的平滑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病例数罕见。软组织肉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1%,其中,平滑肉瘤约占全部软组织肉瘤的6%,而血管壁起源的平滑肉瘤所占比例更少(﹤2%)。科学准确的检测手段及手术是治疗原发性静脉平滑肉瘤的关键,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于2012年2月收治原发性髂外静脉平滑肉瘤患者1例,并及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平滑肌肉瘤 原发性髂外静脉平滑肌肉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手术切除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