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诊断肝癌准确率。方法在2014年9月18日至2017年6月18日期间选取110例疑似肝癌患者为试验对象,且均实施MRI、增强CT检查,随后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性。结果MRI对肝内病灶、肝内病灶阳性率、肝外病灶、肝外病灶阳性率的诊断正确率均高于增强CT(P<0.05),同时增强CT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64.21%、53.33%、46.67%、35.79%;MRI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7.89%、93.33%、6.67%、2.11%。结论对肝癌患者实施肝脏MRI诊断,能够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降低误诊率。
简介:摘要脾破裂是常见的外科急症,当脾脏受损破裂时,则可因并发严重的腹腔感染而威胁生命;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合理的处理是降低腹部损伤病人死亡的关键。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脾脏是腹部脏器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发生率几乎占各种腹部损伤的40%左右。它被与其包膜相连的诸韧带固定在左上腹的后方,尽管有下胸壁、腹壁和膈肌的保护,但外伤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引起内出血。以真性破裂多见,约占85%。根据不同的病因,脾破裂分成两大类(1)外伤性破裂,占绝大多数,都有明确的外伤史,裂伤部位以脾脏的外侧凸面为多,也可在内侧脾门处,主要取决于暴力作用的方向和部位;(2)自发性破裂,极少见,且主要发生在病理性肿大(门静脉高压症、血吸虫病、淋巴瘤等)的脾脏;如仔细追询病史,多数仍有一定的诱因,如剧烈咳嗽、打喷嚏或突然改变体位等。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迟发性脾破裂患者护理的回顾总结,探讨临床观察要点及护理方案。方法通过对2014年至2017年我院收治32例迟发性脾破裂病人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观察护理经验。结果细致的观察护理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提高患者治愈率。结论对迟发性脾破裂病人及时观察,适时护理,是救治成功的根本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破裂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取67例2013年5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破裂患者,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资料和治疗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子宫修补术以及阔韧带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人数分别为19例、14例、30例以及4例;2例产妇死亡(分别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产后毒血症、腹腔内出血合并DIC),死亡率为2.99%;59例术后7d拆线并痊愈出院;6例患者因入院时已经存在感染术后出现败血症、切口延期愈合等情况。结论对于子宫破裂患者要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并结合患者的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但是要对并发症和死亡等情况给予高度警惕。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脏肿瘤患者术后引流管护理工作进行了分析。方法研究中选择了本院2016年7月到2017年4月的64例肝脏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性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引流管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统计无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中发生导管脱落状况的分析,其中观察组中脱落2例,对照组中脱落9例,数据对比中无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术后引流管护理肝脏肿瘤患者的效果显著,该种护理技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肝脏胆道肿瘤患者实施终末期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肝脏胆道肿瘤终末期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并从心理护理、癌痛护理、姑息护理、临终关怀等方法对其进行护理干预,调查患者的癌痛缓解率及相关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结果45例肝脏胆道肿瘤患者经终末期护理后,癌痛缓解率达88.89%(40/45),患者自觉满意,相关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为0,患者在有限的剩余时间内生活舒适、安详、有尊严。结论对肝脏胆道肿瘤患者实施终末期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癌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相关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肝脏血流动力学及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2例行择期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门静脉高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术前及术后肝动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肝动脉内径、肝动脉流速峰值、肝动脉流速谷值、肝动脉阻力指数,采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吲哚青绿排泄试验(ICGR15)评价肝脏功能,术中测定自由门静脉压力。结果术后肝动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肝动脉内径、肝动脉流速峰值、肝动脉流速谷值、肝动脉阻力指数均呈逐渐变化的趋势,肝动脉血流量、肝动脉流速峰值、肝动脉流速谷值逐渐升高,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肝动脉内径、肝动脉阻力指数逐渐降低,术后8周内各指标变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后、脾切除后、断流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切除后、断流后均较开腹后降低(P<0.05),术后MELD和ICGR15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8周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MELD与肝动脉血流量、肝动脉流速峰值呈负相关(P<0.05),ICGR15与肝动脉血流量、肝动脉流速峰值、肝动脉流速谷值呈负相关(P<0.05),MELD和ICGR15均与门静脉血流量、肝动脉阻力指数、自由门静脉压力变化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有效改善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及肝脏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肝脏血流动力学及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2例行择期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门静脉高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术前及术后肝动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肝动脉内径、肝动脉流速峰值、肝动脉流速谷值、肝动脉阻力指数,采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吲哚青绿排泄试验(ICGR15)评价肝脏功能,术中测定自由门静脉压力。结果术后肝动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肝动脉内径、肝动脉流速峰值、肝动脉流速谷值、肝动脉阻力指数均呈逐渐变化的趋势,肝动脉血流量、肝动脉流速峰值、肝动脉流速谷值逐渐升高,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肝动脉内径、肝动脉阻力指数逐渐降低,术后8周内各指标变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后、脾切除后、断流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切除后、断流后均较开腹后降低(P<0.05),术后MELD和ICGR15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8周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MELD与肝动脉血流量、肝动脉流速峰值呈负相关(P<0.05),ICGR15与肝动脉血流量、肝动脉流速峰值、肝动脉流速谷值呈负相关(P<0.05),MELD和ICGR15均与门静脉血流量、肝动脉阻力指数、自由门静脉压力变化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有效改善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及肝脏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动脉瘤破裂后接受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我院接受治疗的的8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进行动脉瘤破裂的处理。并对这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护理的效果,术后并发症,病死率以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神经功能障碍,脑积水,精神障碍,及其他并发症的比例分别为10.00%,13.75%,7.50%,3.75%,23.75%。护理后,患者恢复良好的比例为78.75%,明显高于残疾患者的比例(22.50%),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术后对患者随访3~96个月,出现生活可以自理,偏瘫以及动脉瘤再破裂的比例分别为6.25%,7.50%,0。结论动脉瘤破裂的围术期护理可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的恢复,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