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成年网络用户电子健康素养与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招募到成年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者344人,并使用有序Logistic回归探究影响网络用户健康信息搜寻渠道和对网络健康信息态度(重要性、可信性、有用性)的因素。结果网络用户的电子健康素养平均总分为(31.39±4.19)分;搜寻渠道方面,经常使用搜索引擎的占54.4%,经常使用商业健康网站的占28.2%;态度方面,认为网络健康信息比较重要的占59%,比较值得信任的占56.7%,比较有用的占6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网络用户电子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利用的网络搜寻渠道越多,对网络健康信息持有的态度越积极。结论提高网络用户的电子健康素养有助于网络健康资源的利用。

  • 标签: 电子健康素养 网络 健康信息 信息搜寻 成年人
  • 简介:摘要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和新冠疫情的形势下,人们运用互联网的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致使原本的网络行为方式一变再变,随之而来的是对人们心身健康的巨大影响。本文深入阐述网络行为的内涵和发展,并分析新冠疫情下,网络行为对人们健康的影响,进而提出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立法、提升全民信息素养、净化网络环境等建议。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 网络行为 健康 网络 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探讨道德认同、乐观主义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方便取样并使用道德认同量表、大学生乐观问卷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对260名大学生施测。结果发现:相关分析显示,道德认同、乐观主义与网络利他行为总分得分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道德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乐观在道德认同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81%。认为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塑造不但可以通过提高个体道德认同水平,也可以通过增强个体乐观人格特质来实现。

  • 标签: 道德认同 乐观主义 网络利他行为 中介作用
  • 简介:目的:为了解在校大学生群体中网络色情浏览对性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并了解大学生主动浏览色情网站与性行为发生的情况,进行本研究。方法:利用随机应答技术(RRT)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方法收集资料,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研究对象,共抽取某地在校二、三年级医学专业类123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男女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27.38%、24.64%,男性略高。且一年内浏览色情网站者比例男性远高于女生,前者是后者的近2倍;男生开始浏览色情网站的年龄远低于女生,更早开始浏览色情网站。研究结果同时还表明,排除性别因素影响后,学习成绩较差者人群中,性行为发生率和色情网站浏览率均高于成绩较好者,这说明了网络色情对青少年的危害。结论:网络色情明显影响着学生的性行为及性道德,并且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研究结果提示国家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控制网络色情。

  • 标签: 敏感问题 随机应答技术 性行为 调查
  • 简介:对71例妄想性抑郁症患者和132例非妄想性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与156例伴有妄想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自杀行为的对照比较。结果表明:妄想性抑郁症患者与非妄想性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比值比为1.99倍;妄想性抑郁症和非妄想性抑郁症患者与伴有妄想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自杀行为比值比分别为9.45和4.76。说明自杀行为与妄想和抑郁均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妄想 自杀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就青少年的压力与其吸烟行为的相关关系。方法主要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的问卷,调查应对问卷以及中学生吸烟行为的调查问卷对于2626位中学生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之间的吸烟行为存在着显著的性别以及年级方面的差异。压力对于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之间呈现的是显著相关的关系。消极的应对方式,同时在压力以及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之间有着一个明显的中介的作用。结论压力是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直接原因之一。

  • 标签: 青少年压力 吸烟行为 关系研究
  • 简介:紧张型头痛也称为肌收缩性头痛,系指双侧枕颈部或全头部的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约占头痛患者的40%,其终身患病率为37%~78%[1].我院自2000-2003年经门诊治疗的紧张型头痛患者95例,其中以A型行为(typeAbehaviorpattern,TABP)者居多.为了观察二者间的关系,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A型行为 紧张型头痛 压迫性头痛 压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青少年共计245名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无效问卷,225名青少年纳入研究。采用网络成瘾量表(IAT)评估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孤独感自评量表(UCLA)、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青少年网络成瘾和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分别为3.56%和28.44%,合并网络成瘾行为检出率为32.0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状(OR=1.158,95%CI:1.088~1.233)、消极应对方式(OR=2.283,95%CI:1.242~4.196)、独立生活能力过得去(OR=2.703,95%CI:1.205~6.061)和独立生活能力很差(OR=39.741,95%CI:5.858~269.619)是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状、消极应对方式、独立生活能力过得去和独立生活能力很差是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成瘾 影响因素 抑郁症状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卫生行为与儿童龋齿的关系。方法选择并收集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1100例为研究对象,由我院对孩子们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龋齿患儿以6岁居多,占该年龄体检儿童的64%,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也会有所上升。通过口腔卫生调查问卷,发现正常儿童都养成了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做到饭后漱口、早晚正确刷牙以及睡前不吃零食等习惯;而患龋齿病儿童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明显比正常儿童要差。结论口腔卫生保健是防止儿童龋齿的主要方法,应加强对口腔卫生知识的指导,让家长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够有效地防止龋齿的发生。

  • 标签: 口腔卫生行为龋齿儿童关系
  • 简介:了解大学生宽恕行为与自尊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宽恕倾向量表和自尊量表分析大学生的宽恕行为及其与自尊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宽恕水平处于中间状态的比较多;文科学生的自尊水平要明显高于理科生的自尊水平,且自尊与宽恕相关。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宽恕行为与自尊高度相关。

  • 标签: 学生 宽恕行为 自尊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军人生存质量的心理、行为因素。为开展心理学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生存质量测量量表简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及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对936名男性军人进行调查。结果军人生存质量总自评和健康自评为“好”和“很好”者分别为85.6%和87.3%。生存质量指数为70.9±8.02.与军人生存质量评分的直接因素是个体个性的神经质维度、内外向维度.以及个体的休息情况、人际关系和业余爱好。结论军人生存质量评分普遍较高;情绪不稳定,个性内向、休息时间少、人际关系紧张等是影响军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军人 生存质量 个性特征 健康教育 人际关系 业余爱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成年居民就餐行为及其与肥胖的关系。方法利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经过数据清理,本研究共纳入171 040名调查对象。采用复杂抽样设计的Rao-Scott 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的就餐行为及肥胖率的差异。以是否肥胖为因变量,使用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探讨早、午、晚餐就餐行为与肥胖的关系。结果我国成年居民一日三餐中不吃早餐的比例最高,为3.3%。早、午、晚餐在外就餐比例分别为16.4%、21.4%、11.7%。午餐在家就餐、在外就餐和不吃午餐的男性肥胖率分别为13.2%、16.1%、15.9%,女性肥胖率分别为14.5%、9.8%、1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男性中,午餐或晚餐在外就餐者和不吃午餐或晚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均高于在家就餐者;女性不吃午餐或晚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高于在家就餐者,女性午餐在外就餐与是否肥胖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晚餐在外就餐发生肥胖的风险低于在家就餐者。结论我国成年居民不同餐次就餐行为存在差异,午餐在外就餐比例最高,晚餐在外就餐比例最低。男性午餐和晚餐在外就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较高;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不吃午餐或晚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均较高。

  • 标签: 成年居民 就餐行为 在外就餐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人为差错与行为形成因子的关系,确立行为形成因子对人为差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医院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采集的护士的人员相关的差错事件372例,依据发生不良事件分级进行分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采集4组不良事件的护理人为差错类型、行为形成因子分类,采用多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相关性。结果Ⅰ级不良事件以知识运用不良型差错为主,占比达75.00%;Ⅱ级、Ⅲ级以规则执行不良型为主,占比分别为74.83%、61.11%,技能不良型次之;Ⅳ级不良事件以技能不良型差错为主,占比达76.36%;不同人为差错类型间比较,操作者的生理疲劳、心理压力、专业素质、知识储备水平、机械设备、组织及任务、人员沟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规则执行不良型差错中,生理疲劳、专业素质、知识储备、组织及任务、人员沟通因子的OR值分别为9.910、0.102、0.066、5.975、0.472。知识运用不良型差错主要与生理疲劳、心理压力、专业素质、知识储备、机械设备、人员沟通6种行为形成因子相关,其OR值分别为:1 012.771、171.519、0.001、0.201、0.167、8.801(均P<0.05)。结论不同护理不良事件分级的护理人为差错类型存在差异,知识运用不良容易导致严重不良事件、规则执行不良容易导致中型不良事件、技能不良型以造成轻度不良事件为主;在对护理人员管理过程中,应注重不同护理不良事件的行为形成因子差异,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降低护理人为差错的护理管理方案。

  • 标签: 护理 人为差错 行为形成因子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近视儿童近距离用眼行为对近视进展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招募2014—2015年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7~12岁近视儿童121例,分为单光镜组56例、近附加为+2.00 D渐变镜组65例,随访观察其2年的近视度数进展情况,并使用Polhemus系统随访采集受检儿童近距离用眼行为参数,分析其阅读和书写距离以及注视角度。均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近距离用眼行为的变化规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及线性回归分析近距离用眼行为与近视进展的关联。结果:单光镜组与渐变镜组儿童在近视度数、近距离用眼行为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儿童基线阅读与书写距离分别为(31.8±5.8)cm和(25.2±5.8)cm。儿童基线书写距离与近视进展(-1.54±0.60)D存在相关性(r=-0.25, P=0.014)。书写距离低于20 cm与近视进展量存在相关性(r=-0.52, P=0.011)。书写距离低于20 cm与书写距离高于30 cm的近视进展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6, P=0.020)。结论:较近的工作距离与近视进展快相关。培养儿童合适的用眼行为是儿童近视防控的重要策略之一。

  • 标签: 学龄儿童 近视进展 视觉行为 近距离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矛盾与青少年自杀行为间的关系。方法在山东省3个县(市)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共选取8所中学作为调查学校,选取7、8和10年级的学生进行基线和随访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自杀行为、家庭矛盾和抑郁等信息,研究共纳入7 072名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矛盾和自杀行为关系。结果7 072名研究对象的基线年龄为(14.58±1.45)岁,有任何自杀行为的有750人(10.6%),其中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人数(报告率)分别为707人(10.0%)、258人(3.6%)和190人(2.7%)。有自杀行为者的家庭矛盾得分高于没有自杀行为者。调整其他因素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家庭矛盾与自杀行为(OR=1.05,95%CI:1.01~1.10)、自杀意念(OR=1.05,95%CI:1.00~1.09)、自杀计划(OR=1.08,95%CI:1.01~1.16)和自杀未遂(OR=1.10,95%CI:1.02~1.19)的风险增加有关。进一步对性别进行分层后,分析结果显示,女生的家庭矛盾和自杀行为无统计学关联;男生的家庭矛盾和自杀行为有统计学关联,尤其是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且男生家庭矛盾对于自杀计划的预测作用大于自杀意念。敏感性分析显示该结果对于男生稳定。结论家庭矛盾可能会增加青少年自杀行为的风险,尤其是男生。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氛围对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杀行为 家庭矛盾 青少年 队列
  • 简介:摘要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管理者,其领导能力是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研究显示,护士长领导行为水平偏低、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我国护士长的传统领导风格以命令、考核、规章制度为主,缺乏对下属的支持、关怀,这种授权的领导风格使护士易产生厌烦、抵触情绪,不利于沟通以及护理工作的创新。面对不断深化的医疗改革形势,必须通过变革护士长领导风格实现其领导行为的改善。鉴于此,本文对护士长领导方式与其领导行为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 标签: 护士长 领导方式 领导行为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强调胜任力导向的医学教育,但是现有的医师胜任力框架在临床教学中存在诸多缺陷,阻碍了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施。置信职业行为是以教师和住院医师熟悉的临床关键行为为载体,在日常工作环境下对住院医师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置信职业行为具备明确的阶梯式培训目标,有助于住院医师调控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规范住院医师的职业行为。通过置信职业行为与胜任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反推出住院医师的胜任力情况,能够有的放矢地反馈和指导。本文初步探讨了置信职业行为和住院医师胜任力之间的关系,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新的评价模式,更好地达到反映住院医师胜任力的目的。

  • 标签: 置信执业行为 胜任力 住院医师 毕业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