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讨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体会。对2012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进行资料分析。20例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在经过护理后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效果良好。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意识、提高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又称为鼾症。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OSAHS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术后疼痛是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护理是临床医学领域一项重要的新兴课题,在部分发达国家,疼痛已列入护理教育课程,并将疼痛控制的满意程度作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要标准之一。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实际的、潜在的组织损伤引起的情感经历,或对这一损伤所作的描述。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而且对精神、心理、体康复等方面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并重视疼痛,已经将疼痛作为第五项生命体征列入护理评估。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实施悬雍垂腭咽成形术89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现将疼痛原因及护理措施分析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睡眠呼吸暂停作为睡眠障碍中的一类常见特殊事件,已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尤其随着多导睡眠分析(PSG)技术的使用,更多的睡眠呼吸暂停被证实。老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临床表现往往不如中青年典型,又多伴随其他内科疾病,很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可潜在的并发症却能严重危及生命,所以必须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以便于提高其治愈率,延长老年患者的生命。
简介:摘要探讨睡眠障碍的治疗及护理。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睡眠障碍患者临床30例观察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对睡眠障碍患者需要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环境与适应等各方面。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使患者的睡眠形态紊乱的症状减轻或消失,睡眠质量改善。睡眠过程中无外伤发生。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和应对能力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和防范措施能正确认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304例病例进行分析,均经PSG(多导睡眠图)监测诊断为为OSAHS,按国际标准方法,应用Alice—Five,将患者各项指标同步记录,其中,男性254例,女50例。探讨其临床发病特点并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OSAHS,重度34%,中度24%,轻度42%。发生夜间低氧血症的97%。仰卧位呼吸暂停为53%,侧卧位呼吸暂停47%。结论针对OSAHS的临床发病特点,正确的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并且积极治疗相关的危险疾病,必要的实施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测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上呼吸道狭窄定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41例OSAHS患者作为研究组并依据AHI视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组,以同期本院住院部中无睡眠打鼾、无白天嗜睡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研究组CT扫描结果对比两组与研究组内CT扫描结果差异性。结果CT扫描研究组上呼吸道平面狭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上呼吸道容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内上呼吸道狭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CT扫描可以确定大部分OSAHS患者上呼吸道的解剖性狭窄部位,对于OSAHS患者的术前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特殊人群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并为临床提供更好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分组方法,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共72例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分为单纯降压组及降压+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组.前者34例,后者38例.采集数据样本分析,比较两组差异性.结果两组临床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比较.经CPAP治疗组患者血压均降至正常水平或回复正常临界;而未经CPAP治疗的患者,28例血压控制不达标.通过CPAP对OSAHS患者进行治疗,其原有的高血压病症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改善.结论对于合并OSAHS的高血压患者,在给予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配合CPAP治疗或纠正OSAHS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实施心理疏导,争取家庭朋友的支持与合作,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及环境,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满足病人的睡眠习惯及合理应用镇静剂,并对于两组病人入院时、入院后1周、出院时分别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价和比较。结果睡眠质量PSQI积分入院时为(8.39±3.52)分,介于正常人群与失眠症患者之间,其中>7分者占81.7%;干预相当与对照组而言,PSQI积分明显下降。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通过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极大的改善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
简介:目的分析体重正常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体脂肪含量的影响因素,为OSAHS患儿肥胖的早期筛查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门诊就诊的鼾症患儿和社区招募的健康儿童且行PSG监测者中选取:体重正常、行人体成分检测、年龄3~7岁儿童。分为病例组(OSAHS轻度亚组、中重度亚组)和对照组(原发性鼾症亚组、健康儿童亚组),分析睡眠参数与人体成分的差异,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人体成分与睡眠结构和觉醒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纳入58例,其中OSAHS中重度亚组30例,OSAHS轻度亚组28例;对照组63例,其中原发性鼾症亚组33例,健康儿童亚组30例。4个亚组间年龄、性别和BMIZ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①4个亚组在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最低氧饱和度及呼吸相关脑电觉醒反应指数(RAI)、自发脑电觉醒反应指数(SAI)、睡眠压力指数(SPS)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间两两比较显示,AHI、OAI、最低氧饱和度、RAI和SPSOSAHS轻度、OSAHS中重度亚组高于原发性鼾症亚组和健康儿童亚组(P<0.05)。②4个亚组间去脂体重、蛋白质、骨骼肌、静息代谢率、内脏脂肪面积、上臂围和腰臀比差异总体上无统计学意义,体脂肪含量和体脂肪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OSAHS中重度亚组最高。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脂肪含量与SPS呈正相关(r=0.641),与AHI、OAI、最低氧饱和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OSAHS可能与正常体重儿童的体脂肪含量增加相关,引起体脂肪含量增加的主要相关因素可能是睡眠片段化而非间歇性缺氧。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冠心病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其严重程度,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及其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方法对我在院就诊行冠脉造影检查的145例男性患者进行夜间呼吸睡眠监测,按冠脉造影的结果将患者分成冠心病组(A组)和非冠心病组(B组),对比分析两组人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及其严重程度。结果两组对象的年龄、左室射血分数、甘油三酯水平、体重指数、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吸烟情况及高血压病、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冠心病患者SAS的患病率(78.8%)显著高于非冠心病人群(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冠心病患者合并重度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冠心病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与血压的关系。方法我科从2006年6月-2007年6月将30例OSAS的患者做为观察组,30例健康人做为对照组,采用无创性便携式自动血压检测仪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动态血压检测(ABPM)。同时对他们进行夜间血氧饱和度(SaO2)检测。结果观察组血压的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OSAS患者全天血压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OSAS与高血压关系直接。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探讨心力衰竭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证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分析在2012年9月—2013年9月之间本院所诊治的1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进行检测、观察。结果发现对照组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证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力衰竭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证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证能够导致患者重新严重的心率变异现象,因此应当积极的治疗患者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证,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并总结临床体会。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2年5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接受诊治的180例老年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的差异,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90例。参照组只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前提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通过采用PSQI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发现,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后,PsQI的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专科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出院时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调查肿瘤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探讨及分析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住院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例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通过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睡眠质量,分析睡眠不良(PSQI≥7)和睡眠良好(PSQI<7)的情况;对PSQI≥7的患者进行干预性护理,并观察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睡眠不良者141人,占70.5%,PSOI评分为11.62±2.17,睡眠良好者59人,占29.5%,PSOI评分为3.54±1.16,两组的PSO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睡眠不良者采用干预性护理后,患者睡眠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SOI评分为9.41±2.03,与未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及噪音是影响肿瘤患者住院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住院患者睡眠情况,有利于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