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积极情绪对护士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方法:本研究利用心理行为干预手段,探讨积极情绪对护士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结论:在护士心理健康中,积极情绪可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提高管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积极情绪 护士心理健康 促进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听觉单通道诱发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策略的影响。方法采用诱发积极情绪的音乐为材料,比较积极情绪组和无情绪诱发组在AX型持续操作任务(AX-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AX-CPT)任务和AX-CPT修改任务中行为表现,采用SPSS 18.0对任务反应时和正确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在AX-CPT任务中,对反应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时间间隔主效应显著[F(1,58)=98.68,P<0.001,η2=0.63],时间间隔为3 000 ms时的反应时长于时间间隔为1 000 ms时的反应时;组间主效应边缘显著[F(1,58)=3.79,P=0.05,η2=0.06],积极情绪组反应时长于无情绪诱发组;时间间隔与音乐效价交互作用显著[F(1,58)=9.69,P<0.01,η2=0.01]。进一步多重方差分析,在BX试次上,时间间隔与音乐效价交互作用显著[F(1,58)=12.11,P<0.01,η2=0.17],在时间间隔为3 000 ms时,积极情绪组反应时显著长于无情绪诱发组[F(1,58)=5.09,P<0.05];在时间间隔为1 000 ms时,诱发积极情绪组与无情绪诱发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F(1,58)=0.01,P=0.97]。在AX-CPT修改任务中AY试次上积极情绪组反应时小于无情绪诱发组[F(1,53)=4.12,P<0.05]。结论听觉单通道诱发积极情绪减少了线索刺激的干扰,削弱了主动性控制;听觉单通道诱发积极情绪对主动性控制的影响是易变的,受到任务引发的心理疲劳程度、任务经验等因素影响。

  • 标签: 音乐 情绪 认知控制 保持性 灵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情绪音乐疗法对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34例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17例。常规治疗组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平衡训练、水中步态训练、帕维尔核心肌群训练、四肢关节松动训练等运动康复训练以及其它相关理疗、吞咽训练等,各项训练每日1次,每个项目30~40 min,每周6次,共治疗4周),综合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积极情绪音乐疗法集中训练(由音乐治疗师通过音乐展现的情感来协同引导并调动患者的正面情绪,每日1次,每次60 min,每周6次,共治疗4周)。分别于常规康复训练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和对比。结果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患者的SAS评分[(46.76±11.17)和(44.47±8.91)分]、SDS评分[(47.17±12.55)和(46.23±10.19)分]、BDI评分[(8.29±5.76)和(7.64±5.55)分]及HAMD评分[(12.11±7.65)和(13.23±6.43)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SAS、SDS、BDI、HAMD评分[(43.94±8.64)、(41.82±7.66)、(8.11±5.77)和(12.58±6.91)分]较组内治疗前变化不明显(P>0.05);而综合治疗组的SAS、SDS、BDI、HAMD评分[(35.05±5.20)、(31.23±4.75)、(3.35±2.82)和(5.82±4.00)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积极情绪音乐疗法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标签: 积极情绪 音乐疗法 焦虑抑郁 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综合积极情绪疗法是心理学博士刘义林教授于2016年创立完成,其方法及要领是综合各种先进积极的理论与技术,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参照综合国内外经典而形成的一种有效的极富操作性的心理咨询与干预方法和技术,综合各种疗法整合使用,培养出新的积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唤起积极情绪和正能量,依此来消除倦怠,完成高质量、高标准生活和工作,提升工作质量及家庭生活幸福指数。

  • 标签: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医院,广东广州, 51134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尔夫节奏-声势-律动训练对轻度老年痴呆患者积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72例轻度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在研究开展后有2例因未能坚持训练而脱落,1例因中途转院而退出,1例因病情加重更换药物而脱落。最终共有68例纳入研究,其中干预组33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12周的奥尔夫节奏-声势-律动训练,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积极情绪消极情绪量表、淡漠症状评定量表、痴呆心境评估量表得分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积极情绪得分为(31.58±1.87)分,高于对照组的(26.66±2.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7,P<0.01)。干预组干预后的消极情绪得分为(21.97±2.30)分,淡漠症状得分为(44.88±5.22)分,痴呆心境得分为(23.18±4.3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3.80±3.94)、(51.91±7.49)、(26.09±6.20)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56、-4.514、-2.225;P<0.05)。结论奥尔夫节奏-声势-律动训练适用于轻度老年痴呆患者,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积极情绪体验,改善淡漠症状,优化心境。

  • 标签: 痴呆 老年 奥尔夫音乐 积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情绪在精神科护士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本院精神科护士40名作为主要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相关量表(职业倦怠量表、正负情绪量表、弹性量表)完成调查。结果:经过职业倦怠调查得知,其水平处于中等阶段;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和工作年限的护士其情绪耗竭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科护士的积极情绪、心理弹性与其职业倦怠和各个维度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P<0.05)。其中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的为积极情绪和心理弹性,在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预测中可通过心理弹性和积极情绪完成。起到职业倦怠和心理弹性中介作用的为积极情绪。结论:降低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是提高护理结构完整的重要因素,而想要提高积极情绪,必须注重护士积极情绪的提高和心理弹性的提升。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职业倦怠 积极情绪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对其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癌症患者86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士积极共情水平、正性情绪的现状,并明确护士积极共情水平与正性情绪的关系,初步探索积极共情在促进护士职业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19年6—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江苏省8所医院56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积极共情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杰弗逊共情量表、心理资本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护士积极共情水平和正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共发放问卷568份,收回568份,其中有效问卷488份,有效回收率为85.9%。结果488名护士积极共情水平得分为(24.56±6.58)分,正性情绪得分为(29.21± 6.86)分,负性情绪得分为(21.52±6.70)分,共情能力得分为(108.61±16.32)分,心理资本量表得分为(101.95±15.95)分,积极应对均分为(3.06±0.52)分、消极应对均分为(2.32±0.61)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共情、希望、乐观、子女数量、积极应对、自我效能、月收入是正性情绪的正向影响因素(调整R2=0.383,F=43.939,P<0.05)。结论积极共情是护士正性情绪的重要影响因素,对维护护士职业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积极共情影响护士职业心理健康的机制。

  • 标签: 护士 积极共情 正性情绪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团体积极心理疗法干预新入职护士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6月新入职的40名护士归纳为对照组,将2020年6月新入职的40名护士归纳为研究组,进而观察不同的情绪管理方法对新入职护士的影响。结果 护士之间PAN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显著(P

  • 标签: 团体积极心理疗法 新入职护士 不良情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急诊急腹症患者在疼痛症状改善、负性情绪缓解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接诊的急诊急腹症患者82例进行分析与讨论,按照分组对照的方法,分成试验组41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组41例(常规护理)。比较指标:患者护理后VAS疼痛评分、负面情绪(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急诊急腹症 综合护理干预 疼痛缓解 负性情绪 患者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支持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共涉及114名患者,就诊时间段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并运用随机分层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积极心理支持护理。负性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为本次实验反应数据来源。结果:对照组负性评分均高于实验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积极心理支持 老年 高血压脑出血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价值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患者40名为对照组(传统护理),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40名患者为观察组(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组抑郁情绪评分更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好,P

  • 标签: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 急性脑梗死 抑郁情绪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血液净化主要是指临床中一种将患者血液引出身体外并通过一种净化装置将其中某些致病物质去除、净化血液,从而达到疾病治疗目的的治疗手。血液净化的治疗过程中包括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免疫吸附、血液滤过及血液透析等,能达到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但多数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由于长时间反复的血液净化治疗、疾病带来的不适、治疗费用带来的压力等均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抗拒治疗或不配合治疗的行为,严重影响血液净化治疗的有效性。因此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血液净化护理中运用心理干预对提高护理观察的效果,本院针对收治的实施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300例展开了研究分析。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积极心理品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的设施对行剖宫产产妇术后舒适度提升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方法:研究时间是2019年4月~2020年5月,护理对象是64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护理,对照组:临床一般护理,比较护理指标:术后GCQ、VAS评分;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GCQ评分高,VAS评分低,产妇对护理满意率高,组间数据与对照组相应的指标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剖宫产 舒适护理 舒适度 提升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指导在改善患者抑郁评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未实施积极心理学指导的45例产后抑郁患者为对照组;选择实施积极心理学指导的45例产后抑郁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抑郁评分差距。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抑郁评分分别为(21.41±2.24)分、(20.50±2.63)分,两组比较结果并无显著性的差别。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抑郁评分分别为(16.62±2.73)分、(11.24±3.01)分,组间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可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抑郁患者接受积极心理学指导可改善其抑郁情绪,效果更理想,可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积极心理学指导 产后抑郁症 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压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间来院实施老年慢性高血压治疗的84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性分成了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再常规护理上再采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和血压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别患者SAS和SDS评分对比后没有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均比观察组更高,组别间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别间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负面情绪,降低患者血压,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改善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中的具体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名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抽签法,每组50例样本,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结果: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心率失常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有很好的效果,可以避免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心律失常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APIM)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家庭照顾者的相依关系对双方正性情绪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01对CHF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相依关系量表、中文版正负情绪量表和中文版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CHF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建立相依关系对正性情绪积极应对方式的APIM。结果在主体效应方面,CHF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相依关系均可影响自身的正性情绪(回归系数分别为3.922、3.427;P<0.01)和积极应对方式(回归系数分别为2.936、2.828;P<0.01);在客体效应方面,家庭照顾者的相依关系可影响CHF患者的正性情绪(回归系数为2.744,P<0.01)和积极应对方式(回归系数为2.198,P<0.05)。结论CHF患者的情绪和应对行为受到自身和家庭照顾者所感知相依关系的正向影响,提示临床工作者应重视CHF家庭照护中相依关系的评估,积极探索以相依关系为焦点的干预方案。

  • 标签: 心力衰竭 家庭照顾者 相依关系 正性情绪 积极应对方式 主客体互倚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