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示踪剂对老年甲状腺微小癌(PTMC)手术的疗效和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至2017年间306例老年PTMC患者资料,根据是否使用纳米示踪剂将患者分为常规组(150例)和示踪组(156例),应用SPSS 17.0软件完成统计分析,术中术后指标、血钙和PTH水平以(±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复发率采用卡方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示踪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阳性淋巴结数目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1 d、5 d和术后6个月示踪组PTH和血钙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示踪组的术后并发症肢体麻木、手足抽搐、肌肉痉挛、惊厥发作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示踪组术后1年后复发率2.6%(4/156)明显低于常规组11.3%(17/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78, P=0.022)。结论纳米示踪剂注射对甲状旁腺具有保护作用,可有效增加淋巴结的检出率,提高对患者预后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乳头状 纳米管,碳 预后
  • 简介:摘要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给临床用药带来极大挑战。此文就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检测方法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菌的产生。

  • 标签: 克雷伯菌,肺炎 耐药 检测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株不动杆菌对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7月临床分离的1株耐青霉烯类不动杆菌属,用Vitek2-compact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分别检测blaOXA-51-like基因、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序列和RNA聚合酶亚基基因(rpoB),以确定菌株型别。PCR扩增检测青霉烯酶基因(NDM、KPC、VIM、IMP、SIM、SPM、GIM、OXA-23-like、OXA-24-like、OXA-58-like)、16S rRNA甲基化酶(armA、rmtA、rmtB)、β内酰胺酶(TEM、SHV、CTX-M、VEB、PER)以及一类整合子;另用Southern杂交方法检测耐药菌株质粒情况。结果通过基因分析,证实此菌为Acinetobacter baylyi,并且仅携带NDM-1型青霉烯酶,其他相关耐药基因均为阴性结果。质粒分析发现blaNDM-1位于约54 000~60 000 bp不可接合质粒上。结论应注重耐青霉烯类非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及其耐药基因的传播机制。

  • 标签: 不动杆菌属 β-内酰胺酶类 质粒 抗药性 细菌
  • 简介:摘要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原因,近年来耐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不断提高,同时对其耐药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将对其目前的流行病学、耐药原因以及耐药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碳青霉烯类 克雷伯菌,肺炎 耐药机制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究我院分离培养的114株耐药青酶烯肺炎克雷伯菌( CRKP)的药物敏感性,耐药基因分型,并进行同源性分析 , 为临床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并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临床住院患者 送检标本 分离培养的114株 非重复性 耐药CRKP。采用 VITEC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对上述耐药菌重新进行菌种鉴定并验证其对青酶烯 以及其他临床抗菌药物单药或联合用药 的药敏分析 。改良青霉烯灭活试验( mCIM)检测青霉烯酶,乙二胺四乙酸( EDTA)协同法检测金属酶, PCR 扩增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其耐药基因。 通过 脉冲场凝胶电泳 (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析 114 株菌株 的 同源性。 结果 采用 VITEC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鉴定结果表明上述耐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位于 95%-100%;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 70%-75%、 82%-87%、 90-95%和 8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此外,该耐药菌对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或青霉烯类)联合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联合四环素类或氯霉素类的耐药率均位于 57%-66%、 61%-77%、 79%-84%和 6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114株 CRKP经 m CIM检测结果均显示阳性,阳性率为 100%; EDTA协同试验结果显示 8株为阳性,阳性率为 7.02%。经耐药基因检测及测序结果比对显示, IMP、 KPC和 NDM的基因型别为 IMP-4、 KPC-2和 NDM-1。临床耐药发生率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 P < 0.05)。拉丝试验结果显示高毒力 CRKP1检出率为 16.67%;同时 rep-PCR结果显示 114株 CRKP分为 A-F 6类型,以 A型为主( 80.71%)。通过 Bio Numerics 软件分析 PFGE条带的聚类情况,本研究 114株 CRKP分为 A-F 6类型, A型为主( 80.71%, 92/114), B-F型分别为 4.39%(5/114)、 3.51%(4/114)、 3.51%(4/114)、 4.39%(5/114)和 3.51%(4/114),与 A型相比差异与统计学意义( χ2=15.736, P = 0.001)。 结论 CR-KP是导致临床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极易发生多重耐药现象,并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感染率逐渐上升,提示加强临床用药过程对交叉感染的防护措施,并及时监测致病菌的变化及耐药趋势对临床抗广谱耐药菌的治疗至关重要。

  • 标签: [ ] 耐药菌 痰培养 肺炎克雷伯杆菌 药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医院实验室分离出 92株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进行鉴定,并总结其药敏测试结果。结果:通过鉴定发现 92株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中有 32株肺炎克雷伯菌, 30株大肠埃希菌, 18株克雷伯菌, 12株阴沟肠杆菌。药敏测试发现, 92株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曲松、哌拉西林、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性最低。结论: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存在多重耐药的特点,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增加,因此需要加强临床检查和药敏试验,从而选择高敏抗生素治疗。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本院神经外科发生的一起耐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原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5例耐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为病例组,流行期间科室收治的其他47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5例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均为耐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平均年龄61.2岁,4例患者临床治愈或好转。病例组和对照组危险因素分析提示昏迷、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机械排痰可能是发生CRAB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工的手分离出耐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药敏结果与患者一致。结论此次神经外科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与护工手卫生落实不到位引起的交叉感染、CRAB感染患者暴露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 标签: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暴发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在儿童人群中检出率不断上升,所引起的感染临床治疗失败率极高,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分离自儿童的CRKP所携带青霉烯酶基因呈现多样化,且多位于可传递质粒上,极易引起广泛传播和流行,临床工作人员应引起重视。加强对CRKP所致感染的控制亟需多学科合作,临床医生应根据微生物室提供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菌药物,避免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同时采取相应的感控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RKP感染率。

  • 标签: 卡巴配能类 肺炎克雷伯菌 抗菌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耐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收集的187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开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评定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数。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数可以达到121株,占比64.71%,其中以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同时耐药为主。改良Hodge试验的阳性菌株检出率达到52株,阳性率为42.9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机制较为复杂,为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可以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此减少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酶 耐药性 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对血液病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寻找引起感染的预测因素和分析预后的风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CRPA提供依据。方法本项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血液系统疾病治疗期间住院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成人患者。比较CRPA和青霉烯类敏感铜绿假单胞菌(CSPA)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因素和病死率。主要观察终点是30 d全因病死率。结果共81例患者纳入研究,CSPA组58例,CRPA组23例,主要为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占79.0%(64/81),发生感染时中位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为0.24×109/L。CRPA的独立风险因素是感染前平均住院时间长(P=0.013,OR=1.045)和30 d内曾经使用青霉烯类药物(P=0.005,OR=8.132)。81例患者30 d全因病死率为29.6%(24/81);归因病死率为13.6%(11/81);肺部感染是主要死亡原因,占41.7%(10/24)。CRPA组30 d全因病死率显著高于CSPA组[60.9%(14/23)比17.2%(10/58),P<0.001]。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校正,仍证明青霉烯类耐药感染与30 d病死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1,OR=5.427),独立预后因素为年龄、青霉烯类耐药、感染发生前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和感染发生时功能状态。结论血液病患者CRPA感染后病死率高、预后差;肺部是主要感染部位,肺部CRPA感染是血液病患者重要死亡原因,应密切监测并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血液病 假单胞菌,铜绿 碳青霉烯类耐药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耐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和死亡危险因素,为临床CRAB血流感染的治疗选择、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断为CRAB血流感染的224例患者,根据患者自取标本日后28 d的临床转归,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CRAB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24例CRAB血流感染患者中,死亡121例(54.02%),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和血液科,基础疾病以急性重症胰腺炎和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多见。死亡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480.40 ng/L(1 432.95 ng/L),高于存活组的107.05 ng/L(263.08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26,P<0.01);死亡组和存活组的降钙素原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3.81 μg/L (17.26 μg/L)和2.12 μg/L(12.74 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验性使用无抗不动杆菌活性抗菌药物治疗组(单药或联合)、使用抗不动杆菌活性抗菌药物单药治疗组,以及使用至少含一种抗不动杆菌活性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组的病死率分别为57.14%(64/112)、45.68%(37/81)和64.52%(2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肾功能损伤[比值比(odds ratio,OR)=2.181,P=0.024]、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OR=20.376,P<0.01)是CRAB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CRAB血流感染患者病死率高,合并肾功能损伤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更差,除早期有效抗感染外,还需实施个体化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血流感染 治疗 危险因素
  • 作者: 陈剑 麻宁一 卢艳 Shahnazi Kambiz 赵静芳 陆嘉德 蒋国梁 茅静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放疗科 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15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放射物理科 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15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放射物理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放射物理科 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15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放疗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放疗科 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15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光子和质子离子(粒子)放疗计划在有可见胸腺肿瘤患者中危及器官受量的差异,并观察粒子射束放射治疗胸腺肿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于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接受非姑息性粒子放疗、至少经过1次随访的胸腺肿瘤患者。肿瘤分期涵盖Ⅰ~ⅣB期,其中Ⅲ~ⅣB期15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包括10例胸腺瘤,6例胸腺癌和3例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对13例有可见肿瘤的患者进行光子调强、质子和离子笔形束扫描放疗计划对比,光子和质子的处方为66 GyE/33次,离子为66 GyE/22次。未经手术的5例初治和7例术后肉眼肿瘤残留(R2切除)患者,接受根治性放疗:质子44.0~48.4 GyE/20~22次加离子推量21.0~23.1 GyE/7次;1例完整切除(R0)术后患者,质子45 GyE/25次;5例术后显微镜下残留(R1切除)者,质子60.0~61.6 GyE/28~30次;1例术后放疗后复发者,离子60 GyE/20次。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9.0(2.4~42.9)个月。13例可见肿瘤患者肿块最大径中位数5.7(2.7~12.8)cm;剂量对比研究显示粒子计划可显著降低脊髓最大剂量、肺、心、食管等危及器官的平均剂量、以及受照区域积分剂量,仅约为光子计划的25%~65%。除1例心肌梗死(4级晚期反应)可能与放疗相关外,未发现其他≥3级放疗相关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无局部复发,4例Ⅲ~ⅣB期患者在放疗开始后6.1~22.8个月出现区域淋巴结、肺、胸膜、颅底、骨和肝等部位转移。2年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均为100%,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均为64.6%。结论对胸腺肿瘤的剂量对比分析显示,质子离子放疗的正常组织受量仅为光子计划的25%~65%;临床结果提示短期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胸腺肿瘤 质子 碳离子 放射治疗 笔形束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二十二六烯酸(DHA)联合顺铂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协同抗肿瘤机制。方法构建28只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DHA组、顺铂组、联合组,每组7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DHA、顺铂和顺铂+DHA处理,治疗2周,观察裸鼠生长状况,记录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的变化;HE染色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标本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survivin的表达;反转录-PCR检测各组标本NF-κB/p65、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结束3 d后对照组、DHA组、顺铂组、联合组肿瘤体积分别为(3.13±0.25)cm3、(2.32±0.19)cm3、(1.00±0.08)cm3、(0.50±0.15)cm3,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14.050,P<0.001),对照组、DHA组及顺铂组均大于联合组(P<0.001;P<0.001;P=0.002)。对照组、DHA组、顺铂组、联合组肿瘤重量分别为(2.86±0.34)g、(2.14±0.22)g、(1.43±0.18)g、(0.73±0.03)g,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570,P<0.001),对照组、DHA组及顺铂组均大于联合组(P=0.001;P<0.001;P<0.001)。HE染色发现,各给药组肿瘤细胞出现凋亡特征,联合组更加明显。对照组、DHA组、顺铂组及联合组凋亡率分别为(3.89±1.03)%、(7.46±0.81)%、(14.85±1.10)%、(24.68±1.17)%,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5.620,P<0.001),对照组、DHA组及顺铂组均低于联合组(均P<0.001)。对照组、DHA组、顺铂组、联合组NF-κB/p65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89±0.027、0.312±0.032、0.258±0.031、0.163±0.036,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050,P<0.001),对照组、DHA组及顺铂组均高于联合组(P<0.001;P<0.001;P=0.018)。对照组、DHA组、顺铂组、联合组survivi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80±0.040、0.366±0.052、0.305±0.027、0.197±0.03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135,P<0.001),对照组、DHA组及顺铂组均高于联合组(P<0.001;P<0.001;P=0.012)。对照组、DHA组、顺铂组、联合组NF-κB/p65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02±0.020、0.780±0.040、0.560±0.040、0.350±0.03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468.705,P<0.001),对照组、DHA组及顺铂组均高于联合组(P<0.001;P<0.001;P=0.026)。对照组、DHA组、顺铂组、联合组surviv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90±0.050、0.760±0.020、0.510±0.030、0.280±0.04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099.107,P<0.001),对照组、DHA组及顺铂组均高于联合组(P<0.001;P<0.001;P=0.030)。结论DHA联合顺铂可协同抑制裸鼠肿瘤的生长,可能与下调survivin、NF-κB/p65的表达诱发凋亡,并提高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相关。

  • 标签: 胃肿瘤 二十二碳六烯酸类 细胞凋亡 Survivin NF-κB/p6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CRE)感染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及CRE直肠定植筛查的意义。方法对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8月1日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肝移植术的286例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术后出现CRE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CRE药敏分析、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所有患儿在肝移植术后均留取直肠拭子标本调查是否存在CRE定植从而分为CRE定植组和无CRE定植组,分析CRE定植与CRE感染的关系以及CRE定植的危险因素,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286例行肝移植术患儿中男132例、女154例,年龄(8±4)月龄,术后CRE感染率为7.3%(21/286),感染时间为术后第5(1~14)天。腹腔是肝移植术后CRE感染的最好发部位,占95.2%(20/21),其次是血流感染12例,肺部感染8例,两个及以上部位感染占71.4%(15/21)。共分离出27株CRE菌株,其中耐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24株(88.9%),耐青霉烯大肠埃希菌2株(7.4%),耐青霉烯产气肠杆菌1株(3.7%)。27株CRE菌株对青霉烯类、青霉素类、二代及三代头孢菌素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100.0%。CRE定植组与无CRE定植组CRE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4%(19/72)比0.9%(2/214),χ2=51.300,P<0.01]。CRE定植的高危因素为术前三代头孢菌素或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暴露、术前3个月内住院时间、术前CRE感染、术后非计划手术、术后机械通气时间>24 h(χ2=20.570、6.410、13.960、14.600、9.560,P均<0.01)。治疗方案主要有美罗培南+磷霉素(13例),美罗培南+替加环素(8例),治疗有效者共计16例,治疗时间为19(1~27)d。CRE感染组术后1年的存活率为71.4%(15/21),而无CRE感染组为98.1%(260/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60,P<0.01)。结论儿童肝移植术后CRE感染预后不良,需密切注意患儿有无CRE肠道定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及时诊断并治疗,进行CRE肠道定植筛查对CRE感染的早期预警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肠杆菌科感染 肝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行肠镜纳米淋巴结示踪法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术前明确为结直肠癌、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并有完整术后病理资料的患者,排除术前诊断为肠梗阻、急诊手术及肿瘤复发再次手术者,共1 421例结直肠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其中术前通过肠镜行纳米示踪156例,未行纳米示踪1 265例。病例对照匹配按照1∶3根据患者性别、体质量、肿瘤T分期和TNM分期以及术前化疗等方面进行匹配,最终纳入纳米示踪组145例,对照组435例。纳米示踪组患者于术前2.4(1.0~14.0)d行肠镜检查,在距离肿瘤边缘约0.5~1.0 cm处黏膜下,注射纳米混悬液,采用4点注射法,分别在0点、3点、6点、9点方向注射0.25 ml。比较两组淋巴结检出总数、阳性淋巴结检出数及淋巴结阳性率,并分析不同T分期、N分期、TNM分期、是否新辅助化疗等亚组中,两组淋巴结检出情况。结果病例对照匹配后,纳米示踪组淋巴结检出总数高于对照组[(22.2±11.2)枚比(19.0±9.5)枚,t=3.025,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淋巴结阳性数和淋巴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亚组分析显示,纳米示踪组的淋巴结检出总数在T3期(中位数:22枚比18枚,Z=2.435,P=0.015)、N0期(中位数:20.5枚比17.5枚,Z=2.772,P=0.006]、TNM分期Ⅱ期(中位数:23.5枚比19.0枚,Z=2.654,P=0.008)和术前化疗人群中(中位数:22.5枚比13.0枚,Z=3.287,P=0.001),均高于对照组;但纳米示踪组N2期阳性淋巴结数(中位数:4.0枚比6.5枚,Z=-2.530,P=0.011)和淋巴结转移度(中位数:16%比31%,Z=-2.862,P=0.00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米淋巴示踪技术能有效提高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淋巴结检出数。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淋巴结示踪剂 纳米碳
  • 简介:摘要环氧二十三烯酸(EETs)主要由细胞内花生四烯酸在细胞色素P450环氧化酶催化下产生,并可由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降解为活性较低的二羟基二十四烯酸。近年来研究发现,EETs在神经组织中具有抗炎症反应、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细胞凋亡和促进血管生成等作用,已成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防治的新靶点。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继发性脑损伤是其重要损伤机制之一。目前研究证实EETs对脑出血后的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因此成为了脑出血防治研究的新热点。笔者现围绕EETs在脑出血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以期为脑出血治疗中新的研究方向及治疗靶点的探索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脑出血 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 花生四烯酸
  • 简介:摘要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已成为临床感染的重要威胁,主要引起院内获得性感染,抗菌治疗可选择药物少。目前国际上对CRE治疗的主要药物为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磷霉素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对CRE体外敏感性高,不受细菌产生青霉烯酶类型的影响。多黏菌素因为存在异质性耐药,并且剂量与肾毒性呈正相关,临床常选择合适剂量,同时联合其他抗菌药物使用。常规剂量替加环素在包括血流、肺泡衬液等部位难以达到足够浓度,常需加大剂量并联合其他药物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产金属酶的CRE缺乏有效抗菌活性,可作为非产金属酶CRE感染治疗的重要选择。CRE最常见的定植部位是患者的胃肠道。若患者合并肠道黏膜破坏及免疫功能下降,CRE可由肠道入血引起持续性菌血症。

  • 标签: 肠杆菌科 抗菌药 碳青霉烯类耐药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150例,收集其血液、尿液、痰液、引流物、脑脊液等标本并送检,分离出耐青霉烯类细菌98株。统计耐青霉烯类细菌检出及其分布情况,以占比较高的两种耐青霉烯类细菌为代表,分析其耐药性。结果150例患者标本中共检出耐青霉烯类细菌98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9株(29.59%),肺炎克雷伯菌23株(23.47%)。98株耐青霉烯类细菌大多来源于痰液(38.78%,38/98)。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药耐药率较高(>70%),对阿米卡星耐药率(15.31%),对替加环素不具有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类、妥布霉素、庆大霉素药耐药率较高(>70%),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0%~70%,对阿米卡星耐、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38.78%、4.08%)。结论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者耐青霉烯类细菌主要由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构成,主要源于痰液,对大多数抗菌药耐药率普遍较高,对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敏感性较好。

  • 标签: 肠杆菌科细菌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一种诊断治疗一体化的多功能载药液态氟硅质纳米乳,研究其物理特性和超声造影效果。方法 采用超声细胞破碎法,以硅脂质、全氟己烷(PFH),盐酸阿霉素(DOX)为原料制备载药液态氟硅质纳米乳,以载药液态氟脂质纳米乳作为对照组分析其稳定性,并探究其体外超声造影的效果。结果 所制备的液态氟硅脂质纳米乳较脂质纳米乳有更好的稳定性,且超声造影效果显著。结论 成功制备出稳定性好,体外超声造影效果显著的多功能纳米乳,将很好地解决脂质造影剂稳定性差的缺点,实现诊断与治疗一体化。

  • 标签: 多功能,超声造影剂,诊断治疗一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直肠拭子培养主动筛查耐青霉烯肠杆菌定植对成人肝移植的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完成肝移植术的172例成人受者,在术后立即留取直肠拭子。统计随访术后90 d内发生耐青霉烯肠杆菌(CRE)感染或死亡事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直肠拭子阳性、CRE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拭子阳性与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172例受者通过直肠拭子培养的主动筛查显示15.7%出现CRE定植,出现定植的受者中CRE感染发生率为18.5%。多因素分析显示头孢菌素的使用及血液净化治疗是出现CRE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定植受者的CRE感染风险(OR 4.12,95% CI 1.15~14.70;P=0.029)明显增加。而CRE感染则是术后9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 15.17,95% CI 3.45~66.71;P<0.001)。结论对肝移植受者进行CRE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识别发生CRE感染的高危受者。

  • 标签: 肝移植 耐药菌 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