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行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的患者68例,按照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行常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32例行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甲状腺危象及死亡。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持续时间、术后3个月抬头视物受限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且在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具有手术切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保证医疗效果的同时,兼具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与传统的甲状腺全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分别给予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75例甲状腺更能亢进症患者经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手术后高体温(超过38℃)率、甲减发生率、手足麻木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能保证甲状旁腺血供良好,进而有效避免甲状旁腺因缺血导致的手足抽搐,此外此手术方式能对甲状腺残留量准确估计,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术后复发率,因此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甲状腺一侧腺叶全切除加对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本研究观察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一年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疾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49例为对照组和49例为研究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全切除手术,为研究组患者实施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通过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后,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半年复发率较对照组均有所改善。结论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首选术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系统化护理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9月至 2019年 11月我院收治的 50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心率及疼痛程度。结果 麻醉时、手术开始时、手术后,观察组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0.05)。观察组无痛率为 60.0%(15/25),高于对照组的 20.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将系统化护理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可降低患者血压及心率波动程度,减轻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对甲状腺结节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本院治疗的4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2例患者,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性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90.91%),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传统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相比较,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在治疗甲状腺结节中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甲状腺癌患者,对所有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手术,同时以I131核素治疗和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为辅助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2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8例患者出现低钙血症,经过合理的术后治疗所有患者均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无一例出现永久性术后并发症。随访期间,无一例死亡,无肿瘤复发、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发生,也未见明显肝肾功能障碍、肺组织纤维化发生、骨髓抑制及白血病等严重后果。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癌上具有绝对的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通过术中正确严谨的手术操作和术后I131核素治疗,能有效抑制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8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血清钙离子及甲状旁腺素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究全切术以及近全切术应用于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甲状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应用双色球分组法进行,两组均分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近全切术进行手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全切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操作的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后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0(0.00%)例,低于对照组的6(12.00%)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切术的治疗效果较近全切术明显更优,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对于降低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全切术;近全切术;甲状腺癌;临床效果在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采用甲状腺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1。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发展和个人状况来选择全切术或近全切术治疗2。但通常情况下来说需要采用全切术进行根治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方案属于创伤性治疗手段,所以尽可能减少患者的创伤,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本次研究中探究将全切术以及近全切术用于手术对甲状腺癌进行治疗,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甲状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应用双色球分组法进行,两组均分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5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中患者年龄信息为22—46岁,平均年龄(31.9±6.7)岁,患者性别信息为男23例,女27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信息为23—47岁,平均年龄(33.1±6.0)岁,患者性别信息为男24例,女26例。本次试验中,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近全切术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取患者仰卧位,并在患者的颈前胸骨切开,大约4.5cm弧形切口,采用甲状腺近全切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沿外侧边缘游离出患者的甲状腺后,在远离患者的甲状腺部位,进行血管结扎,将大部分甲状腺切除掉后,保留甲状旁腺和大约6g左右的甲状腺组织,在手术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对患者的喉返神经造成损伤。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全切术进行手术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对患者进行常规气管插管。使患者保持平卧位,将患者的头部后仰,沿患者的颈白线患者的甲状腺被膜切开后,暴露患者的喉返神经以及甲状腺腺体,采用甲状腺全切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手术完成后,缝合患者的各层组织,对患者进行相应止血,缝合切口。1.3评价标准记录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后并发情况,对比分析数据。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进行表达,数据应用t值进行检验,而患者的治疗后复发状况用率(%)的形式显示,实验结果应用卡方值进行检验,若p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3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36例平均分成两组,以18例为一组,其中对照组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半年复发率及治疗后的甲状旁腺素与血清钙离子水平。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甲状旁腺素与血清钙离子水平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癌患者给予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治疗,不仅疗效较好,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不会对患者机体生理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兼具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