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选择某医院于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0例溶血脂血不合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了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在完成样本采集工作之后,对比控制前后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会受到患者情绪、行为以及采集部位时间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之前,所有溶血脂血患者中发现了13例(1.30%)存在不当操作行为现象。落实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之后,没有发现任何操作不当情况,检验准确率为13例,由此可见,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效果良好。结论 在进行医学检验工作过程中,检验准备阶段和样本采集阶段是出现不当操作行为的高发阶段,患者的情绪不佳、行为不当以及采集部位选择时机不合理都是造成医学检验失误现象的主要原因,对此,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来提高医学检验质量,以便能够将检验失误几率降到最低,保障医学检验效率。
简介:摘要: 目的:针对儿科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具体控制措施进行了临床研究。方法:选取 60 名儿科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儿人数各 30 例。其中,对照组的患儿接受常规的传染性疾病控制干预,而观察组的患儿则接受强化预防传染性疾病控制策略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知识掌握水平、院内传染性疾病发生率以及患儿亲属对于管理策略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组患儿的院内传染性疾病发生率显著更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较于对照组的患儿家属而言,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强化对儿科传染性疾病的健康知识教育,改善控制策略有利于预防院内儿科传染性疾病的肆虐,更进一步地保障儿童安全,提升儿童家长的满意度,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矛盾,具有优秀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尿液检验质量的因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方法:本研究时间围绕2020年7月开始,到2021年7月结束,1年时间,随机在我单位尿常规的检查样本中抽调1000份样本,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0份,首先分析影响样本质量的相关因素,然后予以处理措施,前者遵循常规检验流程,后者实施则予以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方案。结果:污染、采集、标记、容器、送检、检验等都是导致检验误差的主要因素,再针对性予以管理措施后,研究组的误差率更低2.6%vs15.0%,送检时间也更及时,送检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尿常规检查中,检验质量容易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人为因素也是其中一种,而为了提升检验质量,应严格把控检验流程,方可减少误差,促进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简介:结核病是困扰我国当前社会的一个重点难题,对结核病进行预防和控制有利于维护社会的雾滴,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结核病防控工作的过程中,疾控中心扮演着组织者与领导者这两个重要角色。本文就疾控中心对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展开探究,归纳疾控中心的防控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并对防控措施的改进提供几点意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品检验维生素B1片偏差发生的原因,讨论实验室质量控制针对性控制对策。方法:共计15名检验人员对不同批次的维生素B1片进行检测,分析偏差发生的原因,并讨论质量控制措施。结果:偏差发生原因为人员操作问题。结论:影响药品维生素B1片检验检测结的原因与检验人员操作相关,需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升实验室质量控制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护理风险及控制措施。方法:抽选本院在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期间接受静脉药物输注的患者共计268例,按照计算机乱序的方式进行分组,将所有被选定的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即实验A组(n=134,常规护理管理)和实验B组(n=134,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在整个护理期间,医护人员要准确和详细记录下需要进行观察的指标,以确保护理的实际效果。结果:根据研究数据可知,相较于实验A组,实验B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大,P<0.05。结论:就本次研究所得的具体数据做对比分析发现,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护理管理中,需要采用风险管理控制措施来展开具体的护理工作,可以大幅度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从而保障患者就医期间的用药安全。各项数据对比发现,采用该护理管理方式比之于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