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金州新区农贸市场、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等不同生态环境蝇类种群构成及其季节变化规律,为蝇类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4-11月采用捕蝇笼法调查不同环境蝇种构成和种群密度、重要蝇种季节消长。结果金州区常见蝇种有4科8亚科12属15种,优势种依次为丝光绿蝇、厩腐蝇、巨尾阿丽蝇、家蝇、黑尾黑麻蝇,平均密度为19.04,活动高峰期为6-9月,密度指数最高的为居民区(39.96),其次是绿化带(32.08)、农贸市场(13.67),最低的为餐饮外环境(4.75)。结论金州地区蝇类种群密度较高,活动季节较长,种类较丰富。防治工作应以5-10月为重点,并充分考虑丝光绿蝇、厩腐蝇、黑尾黑麻蝇、大头金蝇、家蝇的生活习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科手术对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从我院选取60名HBV携带者,这些患者的入院时间是2011年的1月到2012年的6月。之后对其进行一下项目的定量检测抗-HBe、抗-HBs、ALT、HBsAg、HBeAg、、抗-HBc以及HBV-DNA。一周之后,对HBV血清学标志物5项和HBV-DNA含量变化进行监测。结果有19患者的HBV被激活,没有激活的人数是41。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之后,发现HBV激活的危险因素有手术创伤程度以及术中输血,OR值分别为4.671,3.818。单因素分析携带者的HBV-DNA、性别、以及对HBV激活会存在影响。结论外科手术引发的免疫抑制可以激活HBV复制,因此在手术之前应对风险进行评估,HBV再激活的预防工作一定要做好。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谷氨酸对脊髓小胶质细胞TNF-α释放的改变,探讨谷氨酸能否激活脊髓小胶质细胞以及激活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点。方法原代离体培养脊髓小胶质细胞,分别用细胞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组、50μM的ATP刺激细胞1小时作为阳性对照组以及谷氨酸通过不同浓度(500μM,1000μM和2000μM)分别作用三个不同的时间点(30分钟、1小时和2小时)作为实验组,通过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500μM的谷氨酸孵育1小时,小胶质细胞释放TNF-α并开始被激活,对于1000μM和2000μM组,TNF-α在三个时间点增加量都非常明显(P<0.05),在1000μM2小时组,TNF-α释放量最多(P<0.001)。结论谷氨酸能够激活脊髓小胶质细胞,且1000μM可能是其最佳浓度。
简介: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的激活剂衣霉素(Tm)能否激活心肌细胞的氯通道,并观察其电生理学特性。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用等渗外液灌流作为对照,然后改变灌流液为低渗或者含有衣霉素的等渗外液,同时通过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电流。结果(1)在等渗外液下,仅记录到低幅度的基础电流。与等渗外液相比,低渗外液灌流细胞时电流的密度在+40、+60、+80及+100mv时明显增加(P〈0.05),并且电生理学特性类似于容积敏感氯通道(VSOR)的电流,包括:外向整流、正电压依赖性失活,以及对氯离子通道阻断剂4,4’-异二硫氮氏-2,2’-二磺酸(DIDS)敏感。(2)与等渗外液对比,含有衣霉素(2.5μg/ml)的等渗外液灌流同样可以记录到电流密度的显著增加,电生理学特性类似于低渗外液诱导的VSOR氯通道电流。结论衣霉素可以诱发乳鼠心肌细胞的氯通道电流,并且符合VSOR的电生理学特性。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前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对其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eclottingtime,AC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市中心医院2008~2012年共41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LT计数和年龄分为4组:I组为PLT〈240×109/L,年龄〈14岁;II组为PLT〈240×109/L,年龄〉14岁;Ⅲ组为PLT〉240×109/L,年龄〈14岁;Ⅳ组为PLT〉240×109/L,年龄〉14岁。4组肝素化后5~10min抽取中心静脉血测定ACT。ACT〉480s为抗凝满意;ACT〈480s为肝素相对耐药;如追加肝素至50~60mg/kg后ACT仍达不到480s,则为肝素耐药。结果Ⅳ组与Ⅱ组相比,ACT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6.12±201.93)svs.(837.02±150.54)s,P〈0.05];且肝素相对耐药(ACT〈480s)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11/83)vs.1.1%(2/187),P〈0.05]。Ⅲ组与I组A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PLT计数增高且年龄〉14岁的患者,容易引起ACT缩短,引发肝素相对耐药的可能性较大。而年龄〈14岁,即使PLT计数偏高,也较少出现肝素耐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及血小板激活复合物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期间来本院就诊的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在发病72h、1周、3周时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及PAC-1的阳性表达率,并与25例正常组作对比。结果72h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D62p及PAC-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D62p及PAC-1的阳性表达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及PAC-1的阳性表达率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测定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对脑梗死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