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增强CT在肾癌的临床诊断中进行应用,对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为50例,该50例患者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至我院接受肾癌及肾盂癌的诊断和治疗。全部患者在术前均进行128层螺旋CT增强检查,随后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肾透明细胞值相关比较,其中BV/A、ps中整体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透明细胞值BF呈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临床中诊断肾癌及肾盂癌时可积极应用增强CT,具有一定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螺旋CT   肾癌及肾盂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PTNB)在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74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PTNB,取得病理标本后送检,与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评估PTNB的诊断准确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74例患者中,PTNB诊断成功率为91.9%(68/74),其中恶性肿瘤54例,良性病变14例;6例诊断失败者中,4例为良性病变,2例为恶性肿瘤。PTNB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8/74),主要为气胸和出血,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影响PTNB诊断准确率的因素有肿瘤大小、位置、形态、针路长度、穿刺次数等。结论 CT引导下PTNB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诊断方法,对于肺部占位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适用于纤支镜难以到达或无法取得充分标本的周围型肿块。

  • 标签: 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 肺部占位性病变 磨玻璃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谱CT碘基值(IC)参数术前预测胃癌脉管侵犯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至1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胃镜证实为胃腺癌并行手术切除的266例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分为有脉管侵犯组(150例)和无脉管侵犯组(116例)。于术前1周内行能谱CT增强动脉期(AP)、静脉期(VP)和延迟期(DP)扫描。基于能谱CT碘图测量增强各期胃癌病灶的IC,并计算标化IC(nIC)。测量肿瘤厚度。收集患者临床病理信息,包括有无溃疡、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分化程度、Lauren分型、神经侵犯、阳性淋巴结数目和阳性淋巴结比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计量资料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分类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联合参数。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IC参数和联合参数预测脉管侵犯的效能,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有脉管侵犯组与无脉管侵犯组间肿瘤厚度、有无溃疡、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分化程度、阳性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比例、Lauren分型和神经侵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脉管侵犯组胃癌病灶的ICVP、ICDP、nICVP、nICDP值高于无脉管侵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4.23、4.25、6.12,P均<0.001),其预测脉管侵犯的AUC(95%CI)分别为0.674(0.610~0.738)、0.677(0.614~0.741)、0.731(0.671~0.792)、0.700(0.636~0.7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厚度(OR为1.148,95%CI 1.085~1.237,P<0.001)和nICVP(OR为209.904,95%CI 14.874~644.362,P<0.001)是胃癌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子,联合参数预测脉管侵犯的AUC(95%CI)为0.790(0.736~0.937),高于单一IC参数ICVP、ICDP、nICVP和nICD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7、3.29、2.10、2.60,P=0.002、0.001、0.036、0.009)。结论基于胃癌能谱CT VP和DP图像测量的IC和nIC能有效预测胃腺癌脉管侵犯状态,nICVP联合肿瘤厚度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

  • 标签: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碘基值 脉管侵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将细节围术期护理对接受CT引导下肺肿瘤微创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接受CT引导下肺肿瘤微创介入术治疗患者,共计80例,收治时间为2019年12月到2022年12月之间。按照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其中40例设为参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另外40例设为研究组实施细节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 (P<0.05);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 (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将细节围术期护理对接受CT引导下肺肿瘤微创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有着极为确切的作用,能够对并发症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围术期 CT 肺肿瘤微创介入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将细节围术期护理对接受CT引导下肺肿瘤微创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接受CT引导下肺肿瘤微创介入术治疗患者,共计80例,收治时间为2019年12月到2022年12月之间。按照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其中40例设为参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另外40例设为研究组实施细节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 (P<0.05);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 (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将细节围术期护理对接受CT引导下肺肿瘤微创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有着极为确切的作用,能够对并发症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围术期 CT 肺肿瘤微创介入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浅析CT和MRI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与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选取参与治疗的疑似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例数74人,金标准:病理检查,患者均行CT检查、MRI检查,观察诊断结果。结果 经病理检查,74例患者中食管癌阳性患者69例;CT检出69例,MRI检出70例;MRI 检查对食管癌 T 分级评估的准确率高于CT检查,P

  • 标签: []食管癌 TN分期 CT MRI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影像技术在直肠癌患者临床手术前分期时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我院就诊并进行治疗的直肠癌患者62例,对患者进行CT检查,并与手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T1期和T2期的准确性是75%,T3期的准确性是83.87%,T4期的准确性是36.36%。结论:CT影像检查在直肠癌患者的诊断中具有比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CT影像 直肠癌 临床术前分期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上对结直肠癌患者展开术前评估,选择施用CT与MRI检查干预的效果。方法本院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由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3年1月阶段内接受诊治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划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25例。此次研究中的试验组受试者,MRI检查为具体的干预措施,CT检查为对照组受试者具体的干预措施。结果检查开展后,所得研究数值术前T分期准确率,试验组干预对象评估结果,比对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MRI检查干预投入临床接受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评估中,效果更好,值得被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CT MRI检查 结直肠癌 术前评估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以8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化疗,观察组实施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 化疗 治疗有效率 不良反应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锥形束CT图像引导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选取了40例接受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入组时间跨足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采用电子射野影像仪图片引导治疗,20例)和观察组(采用锥形束CT图像引导治疗,同样20例),并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有效率显著提高,而且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显著降低,这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对胸部肿瘤患者施以锥形束CT图像引导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放射治疗的有效性,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具备广泛推广应用的潜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本院在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9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每组各46例,参照组执行超声检查,探究组执行US-FNAC,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 探究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甲状腺结节患者诊断中,采用US-FNAC,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研究。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子宫肌瘤患者在术前筛选中运用超声造影与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研究对象是我院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共120个子宫肌瘤,患者在术前筛查中均采用超声造影,患者开展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观察患者的超声造影结果。结果:患者的子宫肌瘤血供评价主要为Ⅱ级与Ⅲ级,Ⅱ级百分比为33.33%(40/120),Ⅲ级百分比为41.67%(50/120)。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在术前筛选中科学运用超声造影,能够对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子宫肌瘤 超声造影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钡餐和螺旋CT扫描在食管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食管癌患者的术前检查资料,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X线钡餐检查,观察组进行螺旋CT扫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结果:100例X线钡餐检查中,食管癌诊断的敏感度为76%,特异度为81%,准确度为80%;100例螺旋CT扫描检查中,食管癌诊断的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95%,准确度为94%。螺旋CT扫描的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均高于X线钡餐检查,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扫描和X线钡餐检查在食管癌的术前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螺旋CT扫描的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均高于X线钡餐检查,由于CT扫描具有无创性、高分辨率等优点,应优先选择作为食管癌的术前诊断方式。

  • 标签: 食管癌 X线钡餐 螺旋CT扫描 术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26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对照组(13例)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患者(13例)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的肺部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在围术期为其开展具有针对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进而提高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 肺部恶性肿瘤 护理体会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202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根据患者有无发生并发症分为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与对照组(术后未发生并发症),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多因素分析法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①本次研究中202例患者有25例(12.4%)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气胸 18例 (其中7例,术后即刻扫描过24小时复查,气胸量≥30%,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余病例气胸量<10%,无需特殊处理;肺气肿11例;咯血4例,穿刺术后少量咯血,5-20ml,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胸腔少量出血 3例,穿刺术后10min扫描及24小时后,出血无明显增多;②单因素分析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针尖调整次数、肺气肿、病灶周围直径2mm左右小血管相比,差异有意义(P<0.05);③多因素分析发现,针尖调整次数≥3次、肺气肿、病灶周围直径2mm左右小血管是造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且针尖调整次数≥3次、肺气肿、病灶周围直径2mm左右小血管是造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经皮肺穿刺活检 并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的髋关节翻修术前CT影像分割算法,并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10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有清晰CT数据资料的翻修病例706例,其中男520例,年龄(58.45±18.13)岁;女186例,年龄(52.23±16.23)岁。均为单侧,左侧402髋、右侧304髋。搭建transformer_unet卷积神经网络并使用Tensorflow 1.15进行网络模型训练,实现对翻修髋关节CT影像的智能分割。基于已研发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三维规划系统,初步构建髋关节翻修手术智能规划系统。分别采用dice overlap coefficient(DOC)、average surface distance(ASD)、Hausdorff distance(HD)参数对transformer_unet、全卷积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FCN)、2D U-Net、和Deeplab v3+的分割精度进行评估,统计分割耗时对上述网络的分割效率进行评估。结果与FCN、2D U-Net和Deeplab v3+学习曲线相比,transformer_unet网络可通过较少的训练量实现更优的训练效果。Transformer_unet的DOC为95%±4%,HD为(3.35±1.03) mm,ASD为(1.38±0.02) mm;FCN分别为94%±4%、(4.83±1.90) mm、(1.42±0.03) mm;2D U-Net分别为93%±5%、(5.27±2.20) mm、(1.46±0.02) mm;Deeplab v3+分别为92%±4%、(6.12±1.84) mm、(1.52±0.03) mm。Transformer_unet各系数均优于其他三种卷积神经网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割时间方面,transformer_unet分割耗时为(0.031±0.001) s,FCN为(0.038±0.002) s,2D U-Net为(0.042±0.001) s,Deeplab v3+为(0.048±0.002) s。Transformer_unet分割耗时少于其他三种卷积神经网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transformer_unet与全髋关节置换术三维规划系统相结合,可初步完成髋关节翻修手术智能规划系统的构建。结论与FCN、2D U-Net和Deeplab v3+相比,transformer_unet卷积神经网络可更精准、高效地完成对翻修髋关节CT影像的分割,有望为人工智能髋关节翻修手术术前规划及手术机器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再手术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计算机 多探头的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和多层螺旋CT在临床直肠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临床拟诊断的直肠癌患者78例。通过收集术前磁共振成像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及术后病例检查确诊结果,分析术前两种检查的准确率,通过统计学计算两种检查术前分析的检出率。结果 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准确率为96%,多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为88%,但多层螺旋CT的误诊率显著高于磁共振成像,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在术前T分期中,磁共振成像的T1期和T2期检出率高于多层CT的检查率(P <0.05),T3和T4期检出率基本相同。结论 直肠癌患者通过磁共振成像和多层螺旋CT能够相对准确的诊断,,但相较于两种检查方法,磁共振成像误诊率更低切术前T分期的检出率更高,更有利于临床医生作出手术方法的判断,推广价值更高。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 CT,直肠癌 T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CT-GPLB)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病原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3月病例数108例临床疑似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的CT-GPLB病原学诊断结果,并与痰、血、支气管镜常规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T-GPLB组织培养的阳性率为21.1%,高于痰培养的阳性诊断率(2.7%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的阳性确诊率(7.3%)。结论:CT-GPLB组织检查对肺部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诊断率高于常规病原学检查。

  • 标签: 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 肺感染性疾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结节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CT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各60人。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并发症低(P<0.05)。结论:CT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结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

  • 标签: CT引导 经皮微波消融 肺结节 安全性 短期疗效